第三百二十回 祭知己怀川泄天机 赠遗作林…(1 / 2)

加入书签

邵雍正纳闷之际,一位清秀的少年正好推门而出。见门外有三人在徘徊不定,遂问道:

“不知三位这么早到此地来可是有何贵干?”

“哦,这位小兄弟,我家先生乃‘和靖先生’故友,特来祭拜于他。”

魏胜抢先答道。

那人闻言,一面往院内让着三人,一面打量着邵雍道:

“这位先生看着面善,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

邵雍也觉得眼前这位少年似曾相识,盯了半晌,猛地以手加额道:

“你是梅生贤弟,先生身边那个奉茶的童子。我是邵哥哥呀,共城邵雍。”

“哎呀,还真是哥哥,那时你来拜见先生,我还是个孩童呢。”

梅生见来了旧识,越发热情起来。

“梅生,先生的草庐缘何不见了?”

“哦,自你离开之后,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二位大人均敬先生为人,故常棹舟前来与之唱和。

有些时候未得尽兴,索性留宿孤山。因嫌草庐拥挤,故而出俸银为先生重建了新宅。”

邵雍闻言,复又问道:

“那先生如今葬于何处?贤弟不妨先引我前去祭拜一番,你我再叙旧情不迟。”

梅生正为三人准备瓜果点心,闻他心诚,遂起身道:

“哥哥请随我来,先生生前便于草庐旁为自己建了一座墓。如今便在宅子后面。”

言罢,转身出了院子,来到后侧。果见一墓,碑文上刻着一首诗。

湖上青山对结庐,

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

犹喜曾无封禅书。

邵雍一见,当下十分诧异,遂问道:

“据我所知,先生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我曾问过他缘何不录之以示后世,先生却道其一生隐迹林壑,不欲以诗文名于世。但不知这一首又从何处得来?”

梅生一面与魏胜摆放祭品,一面回道:

“哥哥有所不知,先生之诗澄澈淡远,又多奇句。故而早被有心人窃记了去,方得有如今的三百余首流传于世。不过这首诗确是小弟所存。”

邵雍闻言,躬身施礼,对着墓碑恭敬地拜了又拜。

一抬头,却见洛怀川面色十分凝重,似乎有心事一般。遂问道:

“怀川,你兀自对着先生的墓碑发呆,可是这首诗有何不妥之处么?”

洛怀川正在脑海中回忆着那本《大宋宝典》里记载的资料。

说的是宋高宗时,金完颜宗弼挥军南下,宋朝廷被迫退至临安府后,高宗曾下令将孤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尽皆迁出,大肆修建皇家寺庙。

唯独留下林逋的坟墓,然恰也因此,导致其身后魂魄不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