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回 惊魂魄吕乾脱蟒口 求借宿…(2 / 2)

加入书签

远观其势,但见嵩阳书院属于灰筒瓦覆盖、硬山卷棚式建筑。形制古朴雅致,代表着儒家质朴、中庸、谦和之理念。确是一处绝佳之讲学、读书、著书之好所在。

此时已迫近黄昏时分,三三两两的学子进进出出,边走边研讨着学问。

司马光拉住一位年轻人道:

“打扰了,敢问这位兄台,院长可在?”

青年人闻言,停下脚步,回身指着一位中年男子道:

“瞧见没,那位面上有须者,便是院长谢大人了。”

司马光谢过他,径直来到谢大人面前,躬身施礼道:

“晚生夏县司马光拜见院长大人,因山下客栈满员,我主仆二人无处栖身。固特来此叨扰,求借一晚。”

谢大人捋着黑而直的胡须,上下打量他一眼道:

“原来你便是那个七岁能诵《左氏春秋》,尚能晓得其中要意,且以‘砸缸救友’轰动洛阳的小君实(司马光字君实)。

好啊,竟长成英俊的后生了。我曾闻老友孙文举提到过你,言说你曾与明道(1032)年间,以郊社斋郎之身份拜访过他。

夸汝学识广博,犹精通历史。要知道我那老友可是心高气傲得很,既然对你赞誉有加,想必有些真本事。

我且问你几个问题,若答得合我心意,今后的嵩山书院任你来去自由。倘若徒有其表,怕只好夜宿孤山了。”

“但请院长大人发问,晚生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言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且说自始皇以下,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则天女皇,隋文帝、宋太祖、何人堪为汝心之最?”

司马光闻言,略一沉吟道:

“我心中所赏,非大人口中所言,乃五代后周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是也。

此人曾因家道败落而到江陵贩茶,因办事谨慎,为人厚道,被郭威收为义子。

继其帝位后,便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之宏伟夙愿。

更以诚信御群臣,以坦义责诸国。大邦畏其威,小邦怀其德。真正做到了无偏无倚,王道荡荡。故为吾心之最。”

谢院长闻言,不禁微微颔首道:

“可惜这位干古帝王年仅三十九岁便离开人世,不得不说乃乱世之悲哀。

窃认为论功,莫大于秦皇汉武。且不言始皇帝将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成为干古一帝。

单言刘彻开创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尊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立太学之举,足令我辈读书人敬仰。

况其善识人、能容人、会用人。于晚年敢下罪己诏,深责己过,世间帝王除此,更有何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