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回 品佳酿三贤论易像 读策论仁…(2 / 2)

加入书签

之后,来到集英殿,按自己的位置坐定。

只见文武百官个个精神抖擞分立两旁,仁宗在一片管弦丝竹声中缓缓升殿。

大学士从殿内黄案上捧出试题,授予礼部官员,再由礼部官员放到殿外的黄案之上。

文武百官及考生参赞礼拜后,礼部官员开始散发题纸。

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考生逐一跪接题纸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答题。

邵雍提笔在手,略加沉思,随之唰唰点点,在旁人依旧伏案作答时,他却已然一蹴而就。

拿起来吹吹上面未干的墨迹,心里总算释然了。

志在必得的他,交了试卷后,心情大爽,连日来的压抑之感一扫而光。

舒展开双臂,似乎欲将西垂的太阳拥入怀中。

邵雍沿着汴河两岸一路观赏风景,河上一艘艘货船与客船往来穿梭。

码头附近尽是用来储货的塌房区,及提供住宿的邸店区,小酒馆、饮食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略带寒意的微风伴着河水的清凉拂过他的面颊,使其感觉到少有的惬意。

待行的累了,索性寻处小摊子来几个太和包子,一碗热的紫苏水,一边吃,一边极目远眺。

眼前浮现出自己十九岁那年外出云游,日久未归。

娘亲李氏因思子心切,以至倒诵佛经。也即是在那一年,他失去了一生最爱之人。

想着想着,一行珠泪不觉潸然而下。待回过神来一看,已是遍地烛影摇曳,红灯如织。

他忽觉丝丝寒意侵身,方才意犹未尽的回了客栈。

此时已进入冬月,邵雍所居的小屋阴冷潮湿。夜里被子又薄,加之昨日在河边吹了冷风,身体不免有些微恙。

好不容易央着掌柜的乞了一个汤婆子搂在怀中,总算觉得身子稍微暖和了些。

这日仁宗精神大好,手里捧着一篇策论,正与吕夷简侃侃而谈:

“卿家,朕本就晓得邵雍有才,却不想乃是大才、高才。

你看此篇策论针砭时弊,不独对贡举制度有中肯之建议、还言明官吏升迁制度、以及均公田、厚农桑等举措。

无不与我心中所想不谋而合,颇有范卿之风范呐。理应擢为甲等甲榜第一名无疑了。”

一言已出,吕夷简原本平静的脸上忽地现出一丝惊异之色,随即恢复如初。

心里不免暗自嘀咕道:

“一个范仲淹已让我防不胜防,寝食难安,再来一个朝廷新贵那还了得?

倘若二人结成共盟,我这宰相之位还不早晚被人觊觎了去?”

想到此处,眼珠一转,躬身施礼道:

“哦,此事臣早已知晓。不过依然要贺喜官家,又为朝廷选了一位栋梁之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