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孙峰科室的政府精英(2 / 2)

加入书签

上一回在彭山镇参加工作,孙峰、付云两人是在村里的村两委开展领导工作。

这一回不同,两人在乡镇大院有着独立的办公室,就在领导小组的隔壁。

政委书记是正科级干部,孙峰、付云两人一个是挂职正股级岗位职务,行政级别还是副股级,另一个是副股级小领导。

由于这一次工作的特殊性,孙峰、付云两人虽然是在乡镇政府开展工作,却不需要想乡镇领导班子进行汇报。

孙峰在日常的工作里有了任何问题,只需要向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就可以了。

在孙峰的要求下,申请了以前很大的办公室,临时从一间小会议室改成的办公室,挂着乡村振兴办公室的牌子。

孙峰、付云两人走进去,已经有三名政府公职人员在里面等着了,看到两人进来以后,站起来迎接。

孙峰立即走了过去,伸出手掌,依次与三名乡村振兴办公室的公职人员握手。

孙峰作为科室的领导,却说出了感谢的话:“我是真没想到,你们会愿意过来。”

这三名乡村振兴办公室的公职人员不是普通科员,全都是孙峰在吴州市参加学习的时候,认识的年轻储备干部。

黄淮市市直机关,再加上六县一市的公职人员,总共挑选了二十几名储备干部前往吴州市进行学习。

那些年轻储备干部全都是各个机关精英里的精英,才能跟着一起前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先进工作经验。

孙峰这一次主持彭山县的乡村振兴工作,整个科室只有孙峰、付云两个人,是个光杆司令了。

孙峰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准备招满了科室的编制,早先的想法是从县委办公室挑选几名年轻科员。

后来,孙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关系不错的学习小组同学打了电话,居然真的借调了三名储备干部。

孙峰看着科室里的三名储备干部,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了,对于这一次做出突出的工作成绩充满了信心。

三名储备干部全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如果不是因为前往吴州市学习,见识到了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情况,触动了所有储备干部的内心,三位精英中的精英不可能借调来乡村振兴办公室。

第一位同意的储备干部叫做张兵,原来是人武部的干事,在学习小组预与孙峰的关系最好。

第二位同意的储备干部叫做史诚,孙峰当时给他打电话的时候,认为史诚最不可能答应前往乡村振兴办公室。

因为史诚是税务局的一名优秀公职人员,税务局是中央垂直管理的政府机构。

孙峰没有想到的是,史诚听说要去贫困镇参加扶贫的工作,当场就答应了下来。

第三位同意的储备干部叫做魏明,原来的机关单位比较普通,来自于街道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