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股份合作制(2 / 2)

加入书签

原因就在于姜山所说的经济发展模式里,在别人看来最大的弊端是民间拉动经济。

姜山所在的沙河林场是进行乡村振兴的扶贫工作,不是吴州市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进行转型。

没有民营经济,也没有多少民营企业,只能全靠政府推进。

姜山看到市委大领导的反应,知道市委大领导不认可海州市发展模式的根本原因,在于沙河林场根本没有民营企业可以进行拉动。

姜山没有结束工作汇报,扶了扶无框眼镜说道:“当然了,对于我这一次前往主持工作的沙河林场来说,没有几家民营企业可以进行拉动当地的经济。不过,我已经提前给圈子里的朋友打过招呼了,在沙河林场进行一场招商会,到时候应该会有三家大型企业、十几家中型企业、还有几十家小微企业过来参加招商会。”

孙峰听到姜山提到了招商会,最不愿意见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地方经济最大的发展难题,就是难以吸引企业过来投资。

这个时候,体现出姜山这位金融圈子弟的优势了,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远远超出了普通公职人员的想象。

招商局局长黄鹤成为了第一个认可姜山工作方向的市委大领导:“小姜还真是人脉广大,一个镇子召开的招商会,拉来的企业规模和数量,甚至是比起六县一市的县委和县级市拉来的规模还大,数量还要多。”

副市长谢标也认可了:“有了几十家企业的入驻,完全可以实现姜山所说的股份合作制发展模式,民间有了足够拉动经济的资本,政府只需要稍加推动,完全可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副市长谢标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用快速这个词,用的是高速。

副市长谢标在市委主抓经济发展的工作,又是从沿海发展地区调过来的大领导,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很大的话语权。

副市长谢标认可了姜山的发展模式,市委大领导纷纷点头了,再次对姜山多出了着重的关注。

有了适用性,姜山这一次主持的经济发展工作就完全不同了。

王涛不会让风头全都让姜山给占了,等他结束了工作报告的汇报,又主动汇报了起来:“为了支持我这一次的经济发展工作,通过校友会,联系了一些在银行担任领导的学长,专注于开发了聚焦三农的金融产品。”

王涛张嘴一个校友会,闭嘴一个学长,有着拉帮结派的嫌疑。

不过,却也在市委当领导面前展现了深厚的人脉关系。

姜山的优势在于金融圈的社会资源,认识很多民营企业,以及上市公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