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余握管至此,几于一字一泪【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崇祯皇帝被陆晨扶起之后,

        他转身看着天边残阳。

        此刻,残阳浴血,

        似乎代表着什么不好的兆头。

        陆晨屏气凝神,同样目视前方。

        “回禀陛下。”

        虽然崇祯现在已经众叛亲离,可是名义上,他依然是大明江山的皇帝。

        所以陆晨仍旧用上了陛下的称呼。

        崇祯也值得他这么称呼。

        很多人一提起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

        大多人立刻想到的词语就是:亡国之君、守财奴、刚愎自用、滥杀功臣、横征暴敛等贬义词。

        但历史真实的崇祯真的是这样的昏君吗?

        其实不是。

        以明末的流寇为例子,再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明朝末年,全球了出现了罕见的小冰期,在四十多年里,有史料明确记载,在中国发生了连续八年的严重干旱。

        很多省份连年特大旱灾,未下过一滴雨,百姓都在饿死的边缘挣扎,甚至开始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同一时期,南方各省又出现了洪水。崇祯元年,陕西巡按御史李应公记载:“连年凶荒,灾以继灾。五月不雨,以至于秋,三伏亢旱,禾苗尽枯。白昼剽掠,弱肉强食,铤而走险。”

        崇祯二年,马懋才上奏:“延安府去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乡民争采山间蓬草剥食,到十月后,蓬草吃尽,则剥树皮而食。

        到年终,树皮又尽,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乡民中有不甘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

        由此看见,“秦中大饥,赤地千里”才是农民作乱的真实原因。

        当一个地区发生大规模、常年性的重大自然灾害时,这些饥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必置法律道德于不顾,开始抢劫杀人。

        后来的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的天灾的叙述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重点描绘明朝征收赋税过多,地方官催逼钱粮,使得农民无法承受而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如果政府减轻赋税或不征收赋税,那么就不会有人造反了?

        答案是否定的。

        连年的特大旱灾,粮食没有收成,即使国家不征收赋税,老百姓也是会活活饿死的。

        事实上,明朝政府对灾区赋税确实是减免了的,北方地区的赋税比南方轻得多,赋税最重的江南地区恰恰没有叛乱。

        灾民造反的真正原因是饥荒,而不是催逼赋税。

        在平定内乱的时候,明朝政府军在初期和中期都取得了很多的胜利,最著名的有两次。

        崇祯六年,在明军的围堵下,大部分流寇都被困在了HEN省黄河以北地区,走投无路之下,他们用了最低级的诈降策略,报上去投降的头领名单有几十人,其中就有几个后来的“名人”——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几乎可以一网打尽。

        但明军相信了他们,使得他们从容渡过黄河,从包围圈中扬长而去。

        这是第一次,史称“渑池渡”。

        崇祯七年,李自成、张献忠部队又被五省总督陈奇瑜率领的明军,围堵在了车厢峡。

        当时,出口被堵死,又连续下了几十天的大雨,李自成、张献忠部队饥困交加,马匹没有草料死亡过半,连弓箭都霉烂到了不可用。

        甚至到了无须明军动手,只要再围困一些日子,叛军会饿死。

        结果这些流寇又一次故技重施,表示要投降。

        而明军再次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甚至护送这些已经“投降”的流寇成建制的走出峡谷,没有盔甲的换上盔甲,丢失弓箭的换上新弓箭,多日没吃饭的也都吃饱了肚子。

        但是,李自成、张献忠的部队,一摆脱困境,就开始屠杀护送他们的官兵,继续攻城略地。

        于是,后来的史书,又大书特书这两次明军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是因为明朝崇祯皇帝愚蠢昏庸,还把围堵流寇的明军将领描述成白痴一样的腐败分子。

        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当然没这么简单,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而且,

        不仅仅是陆晨,很多人在这些记载中看到的是崇祯皇帝的爱民之心。

        在这其中。

        崇祯皇帝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寇亦我赤子,宜抚之。”

        然后又说:“若肯归正,即为良民”,意思就是说,希望通过招抚赈济的手段加以解决。

        听说洪承畴准备处决投降的王左桂等数十人,他还发火,

        在和陕西参政刘嘉遇对话中质问:“王左桂既降,何又杀之?”

        崇祯七年三月,当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唐世济上疏说,应区分流寇的成分,因为流寇中大部分是驿卒、饥民,崇祯大为肯定,并把这份奏章专门转给剿寇前线指挥刘奇瑜。

        他的这种心理,大臣们也心领神会,连一向主张剿杀流寇的杨嗣昌也改口说:“这些流寇原本是朝廷赤子,杀他的官兵也是朝廷赤子,让赤子杀赤子,乃万万不得已之事”。

        与之对比,

        崇祯对东北地区的后金态度截然相反。

        崇祯十一年,清军不断在边境骚扰,甚至闯入关内屠杀劫掠。

        崇祯皇帝始终把与后金作为最重要的敌人,他总觉得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毕竟属于自己的子民,一切好商量,而对于后金这个以分裂国家、屠杀抢劫为目的残暴政权,没有商量的余地。

        于是,把洪承畴、孙传庭等名将及其率领的明军精锐部队调往辽东,这才给了已经被基本肃清的流寇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也可以解释,已经被明军打成“光杆司令”的张献忠和李自成,为什么可以在崇祯十三年重新发动叛乱,并一发不可收拾的原因。

        因此,

        对于崇祯问出的这个问题。

        陆晨没有意外,观众也没有意外,

        其次,当观众看到崇祯皇帝可以放下皇帝身份。

        不惜向自己作揖。

        这就表明,在他来看,

        后世百姓如何,天下如何这件事情,在他心中,远比帝王身份更加重要。

        这也是他明明是亡国之君,

        陆晨仍旧对其依然心有敬意的原因。

        “大明,还没有亡。”

        想了想,陆晨说道。

        崇祯眼神黯淡:“朕一死,这天下再无君,大明怎么可能不亡。”

        陆晨也不直接回答,而是淡淡说道。

        “我先回答陛下的第一个问题。”

        “你死之后,后事如何。”

        崇祯身躯微微颤动,但是一言不发。

        陆晨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来:“《南明史,义例》记载。”

        “清人入关,攻城略地,屠戮之惨,人理灭绝。”

        “余握管至此,几于一字一泪。”

        崇祯闭上双眼,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与此同时。

        无数的明粉以及众多研究明史的诸多学者,同样眼眶潮湿。

        研究院的老爷子也缓缓合上眼睛,口中同陆晨一起缓缓默背。

        “有不忍书而不忍不书者。”

        “明室渡江,庙堂上下前仆后继赴死,甘死如饴。”

        “其义烈忠直足耀日星而动山岳。”

        老爷子睁开双目。

        陆晨所背,是史料记载,这段史料,他同样会背。

        每每读到,句句痛心。

        尤其是那一句,“余握管至此,几于一字一泪。”

        记载这段历史的人手中握笔,每记载一个字,一滴泪就滴在纸上。

        何其痛心啊!

        作为历史研究者。

        他们当然知道为什么后来的史书对崇祯评价不好?

        原因很简单,因为有制造谎言的人,也有明知道谎言是假的,但希望谎言延续下去的人。

        至于谁是制造这个谎言的人。

        谁是制造谎言的人?

        答案也很简单,

        是张献忠和李自成这样的农民军,也是后金满人。

        因为他们要掩盖自己被明朝招抚后受到的优厚待遇,

        比如明朝政府招抚张献忠时,给他发了十万人的军饷,并允许他在谷城县买地种田征粮收税,

        比如李自成被打的只剩十八人逃入深山而明军没有继续追杀。

        他们更要掩盖的是,自己忘恩负义,配合后金军前后夹击自己国家政权的罪行。

        谁是希望谎言延续下去的人?

        是那些明朝投降清军的旧臣和遗民,他们希望推卸自己的责任,把亡国的过错全部推到崇祯一个人头上。

        更希望这个谎言延续下去的当然是满清,他们要给统治下的汉人灌输明朝的灭亡是咎由自取,他们的入侵、屠杀和压迫乃是替天行道,顺应民意。

        历史书,是可以篡改的,因为,他们和他们,需要这样的谎言……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