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削甘蔗(1 / 1)

加入书签

运动会举办了一天半,除了沈听澜,那位平平无奇的同学张宁也表现得非常好。这段时间是他们最轻松的时刻,中午各科任老师都不会再留作业,有意让大家放松心情。

“老黑”从家里拿了两副扑克,叫上江诉声和沈听澜。他们一共六个人躲在教室后门旁边斗地主,安明冷不丁进来,逮个正着,要他们一人交一份检讨。

沈听澜最会写这种东西,以“代为润色”的名头蹭了五顿饭。运动会结束的这一段时间里,他一直都在等学校通知,到艺术楼去学画画。他怕自己基础太差,买了两本关于绘画基础的书,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一会儿。

虽然是纸上谈兵,但也好过什么都不知道。

学校的通知是在一个星期后下来的。

沈听澜兴奋了一上午,他终于要正式接触美术方面的知识了,脑子里忍不住幻想今后未来的生活。先是考上清华,然后扬眉吐气,举办一场个人画展。被某个艺术大佬赏识,一幅小小的涂鸦作品,卖出三十万。此后声名水涨船高,通过努力,拥有北京三环的两套豪宅,一套给沈青仪,一套给江诉声。

江诉声见沈听澜美了一个上午,趁课间的时候问他:“你在想什么事,这么高兴?”

“我在想我发财了。”沈听澜这才记起来自己还没有问江诉声的离校时间,“对了,班主任让我问问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敦煌?”

“敦煌?我去敦煌干什么?”江诉声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随即又笑,“想多了,我跟大家一样六月十一二号走。不去敦煌,我觉得我基础不行,和我爸说了,准备到北京找个好画室踏实学一阵。”

没等沈听澜开口,他又说,“如果我出门写生,也不会选敦煌。我要去的是麦积山,班主任她是不是搞错了?”

沈听澜挑眉:“天水?”

“天水麦积山,陇上林泉之冠,人少画好。在那儿临摹,可以画个尽兴。”江诉声停顿片刻,小指头勾勾沈听澜的衣袖,“有兴趣和我一起吗?”

“有不小的兴趣。”沈听澜伸手去抓江诉声的小指头,但后者反应快,嗖一下躲了回去。

艺术生和文化生是分开的,他们在操场另一边的楼中上课和学习专业,和教学楼相对。那栋楼盖起来还没两年,外头刷的油漆还新得逼人眼,名字也颇为大气,叫做“兴华楼”。

下午第二节课结束,十一班这些个半道出家的艺术生三五成群地进入了兴华楼。美术教室在二楼,沈听澜和江诉声挑了个后排靠近窗户的位置坐下,趁人不注意,悄悄在桌底下拉住了对方的手。

江诉声稍微低头,轻轻地笑:“好久没和你当同桌了,你知

道这种感觉像什么吗?”

沈听澜猜到他想说“牛郎织女”,笑了笑,顺着他的话问:“像什么?”

江诉声慢悠悠晃着手臂:“像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隔了这么长时间,总算找到个机会。”

沈听澜嘴角噙着笑意:“以后有的是机会。”

江诉声曲起手指在他掌心挠了下:“对,有的是机会。”

沈听澜转脸去看江诉声:“我想起来还有件事要问你,那个真心话大冒险群,剩下的五个群员是你买的机器人吗?”

江诉声身体一僵,抬起另一只手,攥成拳抵在唇边咳嗽了声:“不是,那五个都是我的小号,一键切换。”

沈听澜的眼神一下变得嫌弃,自从江诉声“坦白从宽”后,他一直以为群里那五个弱智人是他买的小号。

沈听澜短暂回忆那五个小号仿佛失智的彩虹屁言论,张张嘴想说什么,但对方又是一片丹心,又摇摇头:“算了。”

江诉声再次笑起来。

很快,教室里坐满了来听课的学生。因为是第一节课,老师并没有讲些长篇大论,而是用PPT简单介绍了些和美术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素描在文艺复兴时期,只作为绘画的底稿。后来有大师发现了这种绘画方式的特点,一步步发展起来......”

江诉声抬头望着投影屏幕,嘟哝道:“一步步发展起来,成了咱们的考试内容。”

沈听澜听出他抱怨的语气:“等晚上那些大师就跑到你梦里找你谈心。”

“那太好了!”江诉声一拍大腿,“随便来一个大师,莫奈梵高蒙克...甭管是谁,我都立马跪地拜师,别说清华美院,列宾美术学院我都能考上。到时候我就是著名旅俄青年画家,诉声·江·科夫斯基先生。”

“啧。”

“你啧什么,诉声·江·科夫斯基一世生气了。”

“啧啧。”

沈听澜摸到江诉声手上有很多茧子,这些茧出现的位置都很奇怪,一处在小拇指的关节左侧,另两处在食指和中指侧边。

他摸了两下,“怎么弄的?”

江诉声略有得意:“一会你就知道了。”

课间时,他们到隔壁的材料室买了个铅笔盒和一大把铅笔、两块樱花牌的橡皮、以及绘画用的纸张。铅笔从2H到10B各三支。以H结尾的铅笔硬度大,画出来的线条轻。B类的铅芯相对较软,其中数12B最重,再往上就是炭笔,现在还不太用的到,没有必要买。

江诉声拆开美工刀的包装,将刀片推出来,略微倾斜着削起了铅笔。他动作很快,削出来的斜面也很平滑,猛一看和机器削的没区别。

沈听澜学江诉声的样子削了会儿,觉得这真是个力气活,几根手指已经出现了红色压痕,微微有些酸疼。心想,如果以后失业了,还可以到大街上削甘蔗。

转念间他又觉得这个想法晦气,摇摇头,暗自“呸”了声:削什么甘蔗,没出息,北京三环的房子还要不要了?

这时候,坐在他们前方的男生回过头,他认真看了看江诉声的铅笔,低头瞅瞅自己的:“认识认识,我,五班蒋淮扬。哥们,你怎么削的?还挺美观?你看我这根,像狗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