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东院情购买地皮(2 / 2)

加入书签

叶氏把菜放下,“都干好了没”

梅香忙不迭地点头,“都好了,油滤过了,油渣

饼都在篮子里,地上的东西都收拾过了。”

叶氏顾不上整理菜,“梅香,你择一把韭菜,煎几个鸡蛋,把猪油渣弄一,一起剁碎了,咱们来包馍馍吃,我去和面。”

还没等梅香去干活,叶氏又拦住她,“算了,你和面吧,我来调馅儿。茂林,你帮我烧火。梅香,赶快些,做好了给茂林带一些回家去吃,他还要回去做豆腐呢。”

黄茂林忙摆手,“婶子,不用那么急。”

叶氏一边干活一边笑道,“你早些回去,早些干好了,晚上早些睡,明儿还要早起呢。”

梅香快速和面,叶氏也很快把馅儿调好了。c0

因要包大饺子,用的就是死面。梅香擀饺皮,叶氏和黄茂林一起包大饺子。

正包着的功夫,兰香醒了。那馅儿是熟的,叶氏已经用大勺子喂梅香和黄茂林各吃了两口,兰香来了后,问道盆里的馅儿香味儿,哪里还忍得住,立刻嚷嚷着要吃。

叶氏点了点她的额头,“小猪罗,成日家吃了睡睡了吃。”

梅香哈哈笑了,“阿娘,妹妹可乖呢。”

叶氏笑了,“你们都乖,阿娘都喜欢。”

梅香顿时不好意思了,黄茂林冲她挤挤眼。

包了一半后,叶氏立刻上锅蒸。c0

等饺子蒸熟了一锅后,叶氏让几个孩子一人吃了一个,又给黄茂林装了一些带走,并立刻打发他回家去做豆腐。

黄茂林恋恋不舍地走了。

回家后,他把猪油渣大饺子给了淑娴,让她热两个和茂源先吃,剩下的晚上大家一起吃,他自己往豆腐坊里做香豆腐去了。

黄茂源见大哥整日忙活个不停,心里也有些羡慕。自从平安镇官道修好了之后,茂松家的山货越来越好卖了。原来茂松还能经常来找他玩,现在都没工夫来找他了。

黄茂源忽然有些着急,大哥会磨豆腐,茂松跟他亲哥一起跑山货,堂哥黄茂忠会干木匠,连黄茂忠的儿子如今头开始学木匠活儿了,只有他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干。

到腊月中旬的时候,黄茂林再也没有功夫到韩家来了。黄家豆腐坊整日都在磨豆腐,叶氏和黄茂源都跟着帮忙,家里做饭洗衣裳的活儿都交给了淑娴。韩家油坊整日也有顾客,还要上街照看摊位,叶氏母女两个也忙的脚不沾地。

这天夜里,吃过夜饭后,黄炎夏忽然要和杨氏商议事情,把黄茂林也叫上了,黄茂源和淑娴在一边旁听。

黄茂林好奇,“阿爹,有什么事情”

黄炎夏用火钳扒拉了一下火盆里的火,“今儿你大伯找我了。”

杨氏忙问道,“当家的,大哥有什么吩咐”

黄炎夏敲了敲火盆边,“大哥要在镇上买地皮了。”

杨氏愣住了,“买地皮作甚”

黄茂林试探性地问道,“阿爹,大伯是不是想在镇上盖房子”

黄炎夏点头,“不错,你大伯预备到镇上买一块地皮,盖个院子当作坊,以后就在镇上干木匠。”

杨氏想了想,“当家的,镇上可是有一家木器行了,大哥去镇上,还能讨个好”

黄炎夏用火钳不停地把火盆里烧红的柴火夹来夹去,“我现在跟你们说的,是买地皮的事情。”

黄茂林反应过来了,“阿爹,您想到镇上买地皮”

黄炎夏点头,“我打听过了,镇上的地皮如今越来越贵了。我挑着豆腐担子风里来雨里去干了十几年,难道你们兄弟以后也要跟我一样趁着现在还没有人到镇上开豆腐坊,咱们要是能提前一步站稳了脚跟,以后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黄茂林想了想,“阿爹,就算咱们搬到镇上,以后背集的时候,难道就不用挑担子到各个村子里卖豆腐咱们不去,人家最多不吃豆腐,但咱们家的赚头却少了不少呢。”

黄炎夏内心有些焦虑,“你说的我也想过了,暂时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各个村里家里有能力的,都在想着到镇上去。以后镇上越来越热闹了,生意定然也好干。”

杨氏的内心也左右摇摆,“当家的,你说的我心里也热腾腾的,谁不想去镇上住呢。只是,咱们家里还有田地呢,这一大摊子,难道都扔了不成”

黄炎夏笑了,“你想哪里去了,我说的是先买块地皮,就算去镇上,也要等他们哥儿两大一些再说。盖房子早晚都能盖,可那好地皮眼见着就没了。原来镇子上就两条主街,如今有了三条主街,且每一条街都变长了许多。街中间的咱们买不上了,那靠边沿子一些的,再不下手就没了。”

黄茂林点头,“阿爹,您要是决定买就快些。我也听说了,过了年就要有人开客栈,还有货站呢,还有人想卖草料吃食,多的是人想到镇上去。”

黄炎夏看向杨氏,“你怎么想的”

杨氏看向黄炎夏,“当家的,你比我有眼光,你说买就买。只是,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咱们家如今银子够不够,买过了地皮,会不会手里就空了。第二,咱们有两个儿子呢,他们兄弟早晚要分家各过各的,是买一块还是两块”

黄炎夏思索了许久,忽然看向黄茂林,“茂林,我跟你商量个事儿。”

黄茂林急忙应到,“阿爹只管说。”

黄炎夏放下火钳,“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我预备买两块地,以后可以盖两个院子,你和你弟弟一

人一块。但咱们家还有豆腐坊,买的地皮定然不小,你也出些银子,把你手里的积蓄都给我拿去买地,你放到手里也没用。”

黄茂林愣住了,过了半晌后,他摸了摸头,“阿爹,去年买了四亩地,当时我手里都空了。今年狠攒了一年,还有这几个月卖香豆腐的钱,我也没有多少,将将六两银子的样子。”

黄炎夏笑了,“都给我,有六两算六两。”

黄炎夏把黄茂林的私房打劫了,杨氏心里暗自高兴。

黄炎夏趁着年前就买了两块地皮,一块大一块小,他直接把两块地记到两个儿子名下,黄茂林因为出了六两银子,得了那块大的,黄茂源的小一些。

杨氏想着黄茂林出了银子,也不再计较一大一小的事情。

这日早晨,爷儿两个在豆腐坊磨豆腐,黄炎夏趁着杨氏没起来,往黄茂林手里塞了五两银子。

黄茂林急忙推脱,“阿爹,给我银子作甚”

黄炎夏瞥了他一眼,“给你的,你就拿着。买地的时候我就想过了,家里有豆腐坊,总得有个院子大一些才能放得下。若是从家里掏钱给你买块大的,你阿娘必定不高兴了。我拿了你的私房钱,把大地皮给你,你阿娘也无话可说。你放心,咱们家还没到买块地皮就要你出私房钱的地步,要过年了,你手里空空的怎么去丈人家。快收好了,别让你阿娘看见。”

黄茂林鼻头有些发酸,“阿爹,我以后一定好生孝敬您。”

黄炎夏又瞥了他一眼,“哦,给你银子才好生孝敬我”

黄茂林不好意思地笑了,“阿爹故意打趣我。”

正说着话,杨氏出了正房门,爷儿两个忙岔开话题。

等到了镇上后,趁着杜氏还没来,黄茂林抽空偷偷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叶氏和梅香。

梅香听得心头火热,“阿娘,咱们家要不要买地皮”

叶氏愣住了,“买地皮搬到镇上来家里的田地和油坊都不要了”

梅香想了许久,斟酌着劝叶氏,“阿娘,过完年明朗就十二岁了,很快他就要参加科举。阿娘想过没,若是明朗和明盛以后都能考上功名,他们兄弟二人自然不能再开油坊了。他们身上有功名,住到镇上不是更好若是,若是一时半会的得不了功名,阿娘还可以继续开油坊。但油坊在镇上,阿娘就再也不用起早摸黑地赶集卖油了。至于田地,咱们只中了五亩地,若是搬到了镇上,油坊说不定生意更好,那五亩地交给敬杰叔去种,咱们也损失不了多少。”

叶氏心里有些烦乱,“这事儿,我夜里回去再想想。”

黄茂林不好在这件事情上说什么,只得打岔,“婶子,王家给你结菜钱没”

叶氏拉回了思绪,“王家跟我说了,等腊月底一起结了,他家生意好的很,不会差我这点子菜钱的。”

黄茂林知道叶氏一时半会肯定转不过弯来,阿爹不也是想了多少天才决定的。

夜里吃饭的时候,叶氏问了明朗的意见。

明朗一边吃饭一边思索,过了许久之后,对叶氏说道,“阿娘,儿子不敢说以后一定能考上功名,但阿爹阿娘和姐姐辛苦供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儿子就算以后考不上功名,去给人家当账房先生,或是做个别的营生,在镇上都会方便些。”

叶氏沉默了半晌,对明朗说道,“你和你弟弟还在读书,虽说如今家里进项多,但我也不能把存银都花了。若是你们都觉得好,咱们先买一块地,记在你名下,你弟弟的,以后再说罢。”梅香忙道,“阿娘,那主街上偏僻一些的地方,也就十来两银子,咱们家如今有近一百两存银呢。”

叶氏看了梅香一眼,“说是有一百两存银,你两个弟弟读书,一年得花近十两银子。等过两年要去考试,县城、府城省城,那车马费住店费,一次得多少钱过两年你要出门子了,也得准备嫁妆。明朗再等个一两年也要说亲,家里哪一样不要钱再说了,一下子买两块地,未免太打眼。先买一块吧,以后再说。”

梅香不好意思地笑了,“还是阿娘想的周到。”

叶氏说完放下碗,摸了摸明盛的头,“阿娘不能亏待你们任何一个孩子,明盛尽管放心,等过两年你打了,阿娘以后一定也会给你买一块地。就算到时候主街的地皮没有了,阿娘给你买一块次街的,分家时多给你几亩地,定不会让你吃亏的。”

明盛也七岁了,渐渐懂了些事情,笑着安慰叶氏,“阿娘,我不要,都给家里。”

叶氏笑了,“阿娘没有你们有见识,既然你们姐弟都觉得可行,那就托你们黄大伯给咱们买一块。若是你们以后出息了,阿娘也跟着沾光到镇上去住,再也不用种田种地。”

明朗笑着对叶氏道,“阿娘放心,不管儿子以后能不能考上功名,儿子一定会好生孝顺阿娘,再不让阿娘种田种地。”

叶氏遇到大事时会由于布局,要挨个问孩子们的意见。一旦家里统一了意见之后,她会立刻行动起来。

第二个集,她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黄茂林,请黄炎夏帮她看一块地。她一个寡妇,家里孩子又小,实在没办法操持这种事情。

黄茂林笑着点头,“婶子只管放心,我阿爹才买了地,晓得里头的门道,定不会让婶子吃亏。等看好了地皮,到时候叫上婶子和明朗一起去。”

叶氏点头,“银子我都备好了,麻烦你阿爹帮我看看,我们不要那门脸对着街道的热闹地方,稍微僻静一些也行。”

黄茂林笑了,“婶子想的有道理,两个弟弟都是读书人,到了镇上自然不能住在太吵闹的地方。况且,婶子家开的是油坊,僻静一些也无妨。若是买僻静的地方,倒是可以买大一些。两个弟弟还小呢,一时半会的肯定要住在一起。等他们两个都成亲有了孩子了,再加上兰香妹妹,还有家里的油坊,地方小了真不行。”

叶氏又点了点头,“你说的对,那就请你阿爹帮我挑块大的,不超过二十两银子都行。”

亲家母也要买地皮,黄炎夏自然是高兴的,这都是实在亲戚,若是以后儿子能和舅子们离的近,相互也有个照应。

“你去跟你丈母娘说,让她放心,我这几天就帮她看一块地。”

黄炎夏又去找了中人,才两天的功夫,他就帮着看好了地皮,又亲自带着叶氏和明朗去看了。

叶氏问明朗的意见,明朗见这里离秦先生家里不远,虽说僻静,但走几步路就到主街上了,很是满意。

叶氏见儿子满意了,当场付了银子和中人钱,过了契书。

买过了地皮之后,两家都不着急盖房子,地又跑不了。

叶氏原来还有些举棋不定,等发现年前陆续有人去买地皮,顿时又庆幸自己听了孩子们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猪油渣是小时候最喜欢的美味之一

作者晚上9点想加更,亲亲们同意吗同意的话请给个好评吧,么么,爱你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