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头铁哥(2 / 2)

加入书签

只是没成想周世仁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只当做自己有能力遇到了伯乐被欣赏,完全没听懂士族想嫁女儿的潜台词,进了刑部之后没去提亲不说,还把刑部的人都给得罪了个遍

所以说,对着周世仁这种人话不能说得太委婉,必须给挑明白,不然十之八九要搞乌龙。

仔细考查了番对方的律底和见解,唐钰觉得可以之后,便直接快刀斩乱麻的挑明了身份和来意,邀请对方进宫编写新的法典。

这个周世仁没意见,编写法典更是他心中所愿,但是听到唐钰身份后,就马上变脸了,翻脸比翻书还快。

“走你们走,我不去了”

周世仁二话不说马上翻脸,直接将他们赶出了屋,连乔玉春都不例外。

“砰”的一声关门让唐钰有些懵逼,这说得好好的,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呢还直接轰人。

“我看起来很讨人厌么”,唐钰摸摸自己脸,自我感觉良好,还是芝兰玉树帅的不得不了呀。

乔玉春也摸不着头脑,“难道因为公子是男后这身份”

除了这个乔玉春想不出其他理由,周世仁就是在听见这个变脸的,对方是个固执与律法和王室祖制的人,男后这事儿现在表面没人说,但还是有不少朝臣心里不赞同的,以周世仁的性格很有可能是这其中之一。

唐钰点头赞同,他也觉得估摸有这个原因吧,毕竟他不认为王后的位置有多稀罕,可对古代人来说却是意义非凡。

不过他觉得应该没这么简单,以周世仁对律法的重视,不至于为了他这个身份就放弃理想心愿,应该还有其他原因。

首次上门从相谈甚欢到吃闭门羹,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转折让唐钰有点措不及手,但好在他有心里准备,自古有才之人多傲世,少不得有几分独特脾气,碰点灰,被拒绝几次不是稀罕事。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今儿他唐钰也能效仿一二。

只是回头把这事儿跟暴君一说,暴君脸色有些不怎么好,他什么都可以忍受和宽宏,唯独唐钰这里不容退步半分,怎舍得自己的人去受人气。

“下次孤去。”

殷禹不待唐钰反对,直接做决定。

其实他并不是太喜欢像周世仁这种有些恃才傲物的人,没有周世仁他同样可以找其他人来编写法典,其实人才虽然重要,但有时候也不值钱,他们并非这人不可。

只是殷禹清楚唐钰做下的决定不会轻易改变,唐钰想留这人,他便不会反对。

只是让唐钰去三顾茅庐这事儿他也是不答应的,既然这是钰给他找的人,那自然该他亲自前去。

“主子去也行,但我还是要跟着,宫里太无聊了”

唐钰没争执,暴君去也更显诚意,日后周世仁也会对暴君更忠心,但是他也要出去,他这人根本在宫里宅不住。

“好。”

殷禹点头,笑容宠溺。

不过说去也不是马上就能去的,殷禹先让人下去再细细查周世仁的底。

就像唐钰猜测的,他也不认为周世仁只是单纯的因为男后身份,这跟周世仁对律法的理想固执有驳论。

唐钰虽然之前已经让人查过周世仁了,但由于古代技术所限,短时间内查到的消息自然不会太全面,只是能够大概判断对方是否威胁而已,更细致的东西,就得等待花时间彻查。

在结果出来之前,唐钰也没闲着,在系统购买了本后世的宪法出来研究,这可是后世华国的根本。

因为时代国情不同没办法照搬使用,但是可以参考一二,毕竟这可是经过几千年沉淀出来的知识,很多系统律法已经完善了,对现在的秦国律法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参考和学习价值。

暴君如今治国是本着以民为本的方针,与后世华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不谋而合。唐钰作为红旗下长大的,自然也更加偏向让秦国走这种社会主义特色道路。

虽然后世的社会仍旧存在许多漏洞和不好的地方,但在唐钰看来,比起权贵和资本,以名为本的道路才是真正有远见、以及能够长久走下去的。

古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唐钰为律法这事儿绞尽脑汁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江汉奕也在为让赵国索赔而想办法。

尽管对着自家王兄他的智商比不过,被兄长玩得团团转,可能够被秦王选中,江汉奕本身自然不可能是吃素的。

如果不是出了殷禹这个意外,现在秦国王位上坐的人绝对是他。这就是传说中的既生瑜何生亮,私底下江汉奕心中可没少生出这种悲叹。

既然在秦国没能大展神威,那他当然要在别的地方找安慰来满足自己受挫的心灵,比如说庸碌的赵王身上。

第150章赵国的赔礼

比起老秦王的老谋深算,赵国的赵王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儿。

秦国素来骨子里争强好胜,以彪悍闻名,先祖乃是苦寒之地出来的部落,因此无论是王位的竞争,还是其他,都以强者为尊,以能者居之的理念行事。

而赵国则恰恰相反,更注重嫡系传承,不管嫡系王子能力如何,只要不是傻子,王位就只能嫡系坐;百姓整体民风也比较柔和,说直白点就是没啥血性,贪图安逸。

所以数百年发展到现在,赵国自然就比不得秦国强大,日渐衰败,当今赵王就是个酒囊饭袋。

可偏偏这个酒囊饭袋没脑子还贪心,被秦二王子稍微游说,眼馋对方许诺的城池疆土,就爽快的同意了对方借兵请求,参与到了秦国的王位之争当中。

这简直不可谓蠢到家,七国虽然纷争多年,动不动就打架,私下里搞各种小动作,但基本都默契不会去参与别国的王位之争,因为一旦不成功,这就将成为别人出兵的理由。

秦国本来就比赵国强盛,赵王没骨气,江汉奕抵达赵国问罪,还没怎么发力,对方就妥协表示愿意赔罪了。

鼓足力气准备大干一场的江汉奕老子心中有句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不过赵王可不知道他心中的郁闷,面对气势汹汹来问罪的秦国队伍,是吓得心肝胆颤。

殷禹对外宣称的是赵国图谋不轨,杀了殷王室十数位王子和秦王,但这事儿真假赵国自己最清楚,简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压根就没做,也没胆子做

赵王是庸碌没骨气,但基本智商还是有的,何况他下面还有群智囊大臣提点呢,怎会想不到这根本就是新任秦王在推卸的罪责但借兵勾结二王子的事情却是事实,想赖都赖不掉。

所以不管如何,他们若是不想和秦国打仗,这个锅就必须背,这个罪就必须赔。

赵王也不想背这个黑锅赔罪,可是他们又打不赢秦国,殷禹的暴戾之名在其他国君耳中也是有所闻的,对方真动起真格来就是个不要命的疯子。

所以思来想去只能忍气吞声,打哈哈表示误会,又割土又赔钱,最后还赔上一位身份足够尊贵的公主联姻求和。

“芸香是寡人最小的女儿,也是寡人最看重喜欢的,才貌双全,绝世罕见。寡人本是不打算将她外嫁,但既然秦国新君继位理应庆贺,又听闻新任秦王青年才俊,芸香能入秦后宫也是番好归处,寡人甚慰”

赵王冠冕堂皇说了一堆漂亮废话,实质上就是怂,低头又不想丢面子。

江汉奕心知赵王意思,王兄现在不打算开战,他们的目地也就只是坑点好处,适可而止就行。只是金银和城池他们可以收下,这赵国公主咋办

他要是做主给王兄收个女人,回去必定没有好果子吃,钰弟弟也饶不了他。

可不收也不好交代,芸香公主才貌绝色他也有所耳闻,并且这位公主母妃乃是姜国嫁过来的王女,赵王拿这位公主出来诚意十足,若是拒绝不仅拂赵国的面子,也间接打姜国的脸。

跟赵国他们不怕开战,但姜国参与进来却就不妙,现在还不是和姜国翻脸动手的时候

江汉奕有些为难。

不过很快他就不为难了,非常爽快和高兴拍桌决定,收下赵王的重礼。

这不是江汉奕胆大包天的想找死,而是他发现了一个绝佳立功的机会,一个搅浑六国河水,让秦国坐收渔利的机会。

秦王从小就培养他智谋,能够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的胜利,才是最好的成果。

这个机会也不复杂,缘由则是他发现赵国的芸香公主在感情方面颇有些不检点。

其实具体要说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倒也没有,只是由于芸香公主相貌漂亮追求者颇多,而对方又是正处于喜好追捧的年龄,所以暧昧的对象颇多。

这对现代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可是对古代人来说,芸香公主此举就非常不检点了。

而且这位公主模样是漂亮,书也读得不错,确实称得上才貌双全四个字。但是年纪太小,又被赵王宠得过于娇气,为人处世实在青涩鲁莽,容易惹事。

赵王开口赐婚的时候,芸香公主竟然直接不顾两国紧张关系,当场就站起来表达了强烈的不愿意。

并且还半点不忌讳,直呼新任秦王名讳,大肆以表反驳和委屈,“不要父王我不要嫁去秦国,那个殷禹弑杀成性,上位不正,我不要嫁给这样的人”

当时别说江汉奕表情诡异,赵国自己的朝臣也满脸呆滞,显然也没有料到被他们引以为荣的芸香公主竟然做出这般没脑子的事

就算心中不愿,那也下来再说啊,直接当着秦国使臣的面说这种话,不是存心想打架嘛

最重要的是紧接着还有几位赵国的青年才俊也纷纷站起来,虽然话说得委婉,但意思也是赞同芸香公主所言,表示秦赵和亲哪位公主去都行,反正就是不能让芸香公主去联姻。

不出意外,事后江汉奕让人打听,这些站起来开口的青年才俊都是芸香公主的追随暧昧者。

自家的一国之君被人如此鄙视,他们若是不发声,秦国的脸面往哪里搁以后王兄在六国君主面前如何处

现在不管王兄要不要,芸香公主都必须去秦国否则秦国日后就将成为六国笑柄,秦国之位也将大减。至于带回去怎么处理,收不收进王宫,就是他们秦国自己的事儿了。

心中思索,江汉奕当即决定,

“我王兄与王后鹣鲽情深,父王又刚刚去世须得守孝三年,就不耽搁公主了。不过赵王好意代表我们两国的友好邦交,岂有拒绝之理芸香公主才貌出众,我秦国的王孙俊杰也不少,本王子定好生护送公主回秦,让公主好生挑选,以结秦赵之好。本王子就在此先替我秦国儿郎多谢赵王美意了。”

一番连珠妙语听得赵王脸色大变,跟君主联姻与王孙联姻差距犹如沟壑,芸香公主乃他所有女儿中最出色的,如若外嫁定只能与国君相配才是,若真按照江汉奕的话,那他岂不是血亏

赵王想补救,江汉奕哪能让他如愿,“赵王不说话,可是瞧不起我秦国王孙”

话落,另一桌的相貌凶狠鲁莽的秦国将军附和拍桌,站起来怒吼,“王子,他们赵国分明就是羞辱咱们,以末将看,议和个屁,就应该开战”

秦国民风彪悍,士兵骁勇善战,一言不合就开打是六国众所周知的事情。

赵王庸碌没骨气,两国之力相比明摆着开战是必输局面,手一抖,哪敢再多说争执,只能咬牙点头,将这颗哑巴黄连给吞下去。

“如此,那就多谢赵王美意了。”

江汉奕怒气消失,几月来的郁闷心情终于舒爽,果然幸福都是比较出来,以前不是他太笨,而是王兄脑子不是正常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