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水至清则无鱼(2 / 2)

加入书签

        还有比这来钱更快的吗?

        潘玉堂笑着道:“其实我们都应该感谢陛下,若不是陛下,怎么能有这么快的来钱路子?”

        “是啊!”

        徐方年也忍不住感叹。

        本来好好的干就行了,偏偏搞一个个人承包,这是给机会官商勾结吗?

        徐方年是州牧,是封疆大吏的存在。

        能到这个位置的人凤毛麟角,本想做出一番功绩,可还是没有忍住金钱的诱惑。

        谁又能做到绝对的清廉呢?

        水至清则无鱼啊!

        徐方年常用这句话安慰自己。

        在跟潘家接触之后,他逐渐深陷其中。

        义芜渠工程只是其一,实则他们早有勾结。

        潘玉堂又开口道:“徐大人,盐引又不够了,能否麻烦您再想想办法?”

        “又没了?”

        徐方年皱起了眉头。

        “月初已经给你超发了盐引,怎么就不够了?”

        “我的徐大人啊,您难道不知道吗?大宁跟蛮族互市了,盐可是紧俏热销之物,只要运过去,就能赚取到暴利!”

        徐方年当然知道。

        近两年,大宁跟蛮族也不是仇敌了,双方反而越发的和睦,边市彻底开放。

        蛮族的奇珍异宝,珍稀药材等都进入大宁,大宁同样也有受欢迎的物品,其中盐就是很重要的一项!

        盐一直都是紧俏硬通之物。

        因而也被国家牢牢掌握,这就有了所谓的盐铁专卖。

        最开始,国家严格控制,从生产制作到售卖皆由国家完成。

        可因为地域交通不便等关系,以及生产力不够的原因,国家单独完成,并不能满足日常需求。

        也造成暴利的流逝。

        渐渐地开始放开,允许盐商私产。

        盐被大量制作出来。

        可国家该怎么管控呢?

        也有办法。

        那就是卡着销售渠道,于是便有了盐引的诞生,实际上这盐引就是支领和运销的凭证。

        也就是说,你只要有盐引,才能运输售卖盐,否则就是违法的。

        这样朝廷控制了渠道,也卡住了脖子,生产和销售都交给了商人。

        可想而知盐引的价值有多大?

        盐引的获得很难,并不是谁都能有资格得到,首先你要有一定的资质,比如你确实是经营盐业并有一定规模。

        再有,要想得到盐引还需要花钱购买。

        购买的钱就是盐税,并且盐引都是有斤称的。

        而且盐引只能从户部,兵部,以及地方州府,边境驻军等少有的几处得到。

        光有钱还不行,还要有关系。

        当真是一引难求。

        而徐方年这个州牧就有资格发放,这才是他们更深层次的勾结。

        见得徐方年皱眉,潘玉堂也不紧张,他淡笑道:“还是按照老规矩,百斤盐引,您留三成……”

        听到此。

        徐方年皱着的眉头才是舒展开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