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机械外骨骼?!(2 / 2)

加入书签

    里面一片杂乱,到处堆积着各式各样的零件,地上安置了好几台功能不同的小型操作台,有专门做切割的、有做铣削的、还有做打磨的。

    其他的工具更是数不胜数,什么角磨机、电钻、手锯、焊枪.简直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他瞪着眼睛,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

    “这都是你攒出来的?”

    “是啊!我这工具可全了,只要时间够,什么小玩意儿都能造出来!”

    一旁的王建成满脸骄傲地回答。

    随后,他拉着陈念向这一片“机械森林”的深处走去。

    “快来!明光1号就在里面!”

    绕过了一大堆的操作台,陈念终于看到了那架被王建成称之为“明光1号”的外骨骼。

    这一看之下,他发现自己还是想得保守了。

    这玩意儿的站立高度高达两米多,臂展甚至可能超过了两米。

    整架外骨骼都是纯黑色涂装,只有少数区域染成了红色。

    总的来说,它看上去压迫感十足,但又有那么一点.不伦不类?

    看着眼前的明光1号,陈念有些无奈地说道:    “你这玩意儿吧.又不像外骨骼、又不像机甲,更不像明光铠。”

    “也亏你造出来.你这传动是怎么设计的?”

    “纯机械传动!”

    一边说着,王建成一边费力地“爬”上了那具外骨骼。

    随着他把各个连接结构扣紧,陈念也看出了这具机甲的工作方式。

    总的来说,跟后世的无源机械外骨骼一样,这具外骨骼的基本设计思路同样是把位于手臂、腿部的受力传导到脚底,用机甲的机械结构来支撑物体的重量,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不过,由于缺乏电子传感器,正如王建成所说的一样,这一整具外骨骼都是纯机械传动。

    它完全依赖于使用者自身的力量去做初始启动,使用者不仅需要在搬起重物时首先承担重物的重力,还需要对抗机械本身的自重。

    这哪里省力了?

    搬起来之后倒确实是省力的,可问题是,你也得搬得起来啊!    看着王建成费力地表演行走、抓取等等操作,陈念的脑子里不禁闪过了一个念头:    这兄弟跟手工耿怎么那么像啊?

    不会到最后,他真的造出一堆没有的东西吧?    但还没等这个念头转过一圈,陈念却又突然愣住了。

    因为他发现,这架外骨骼的手指,居然可以灵活地根据操作手柄上操作者的动作活动。

    甚至每一根手指,都是可以单独活动的。

    这也就是说,整个外骨骼的传动机制设计得极为精密。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精致的废物”?    陈念赶紧叫停了王建成的试验,费力地把他从外骨骼里解救出来,随后开口说道:    “乍一看这玩意儿还挺帅的,但实用性真的太差了,就目前来看,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啊!”

    “是的是的!我也觉得这个不实用,所以它只是明光1号!”

    王建成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不过,我后面会对它做小型化优化,估计等到第三代、第四代的时候,它就能真正变得有用起来了!”

    听到王建成的回答,陈念满意地点了点头。

    搞科研,尤其是搞应用技术的科研,最怕的就是自己没用而不自知。

    但还好,现在王建成还是知道自己没用的。

    于是,他思索了片刻,开口说道:    “你这个外骨骼吧,起码有三个地方需要改进。”

    “第一个,现在纯机械的传动方式肯定是要被放弃的,虽然我们都说机械结构可靠,但在这种复杂程度上,机械远不如一般的电子传感器可靠。”

    “过多的连接件、轴承很可能会导致零件老化之后出现卡壳、滞涩,影响活动。”

    “这绝对不是一件成熟的外骨骼应该出现的问题。”

    “第二个,跟你说的一样,外骨骼的体型应该缩小。”

    “毕竟,你做的东西是为了辅助作战用的,而不是把它本身就变成一款武器的‘机甲’。”

    “第三个,无源外骨骼的应用场景还是太小了,既然你已经把结构都摸索清楚了,那我建议你更进一步,直接开始做有源外骨骼吧。”

    王建成一边拿着本子记一边连连点头,但写完之后,他又忍不住抬起头,满脸苦相地说道:

    “学长,你说的这些东西我都知道,但问题是,真的操作不来啊。”

    “电子传感器这个问题倒是还不算难,用扭力传感器就能搞定。”

    “但是,用了电子传感器,那说明动力系统也要变,液压、伺服电机都很难搞,复杂程度也直线上升。”

    “更别说动力源了——有源场景下,我总不能搞核聚变吧?那电池能经得起几下用的?”

    陈念下意识地挠了挠头。

    王建成说的问题确实不小,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乔麦不是在搞机电液一体化吗?    让她过来一起啊!

    如果能解决王建成这架外骨骼的问题,那她做的机电液集成一体化技术一定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毕竟,实用,才是技术研发的最大推动力。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    “前两个问题,你可以去找乔麦。”

    “她对这方面的了解比你要深得多,应该能有帮助。”

    “剩下一个问题,能源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

    “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我来做一款足够你用的电池!”

    “真的?!”

    王建成惊喜地瞪大了眼睛,但很快又有些迷惑地问道:    “你们把问题都解决了,那我干啥?”

    陈念愣了一愣,随后突然又笑了起来。

    “你嘛.我觉得你应该做点你擅长的事情。”

    “现在玉井02的成熟度已经很高了,你不应该只满足于这种程度。”

    “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广阔的方向,它的应用场景也很多。”

    “我建议你想想,怎么把人工智能搬到外骨骼上面来。”

    “当然,我不是说让你搞智能机甲。”

    “但是,如果有一套算法,能让电机响应更快、效率更高,那这套算法,一定能让外骨骼的灵活性和战斗力,呈指数提升的”

    “好!就这么办!”

    王建成猛地点头回答。

    从他的眼神里,陈念看到了一种独特的光芒。

    他隐约感觉到,这一次,也许在他手里,真的要有一些划时代的东西诞生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