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第七章:小孩子的那个意识,什么时候产生?(1 / 2)

加入书签

下午,我继续给春来讲风水。

    春来问:“城市的套间,有人买100来平米,有人买两三百平米,是不是有钱就要住得越大,越大就是享受?”

    我摇头:“从风水学上来说,住宅大,住人少,有钱也会逐渐贫困。

    信宅小,住人多,这种家庭挤巴巴的,反而会出人才。

    所以,房子的大小合适即可。”

    春来的思维有些跳跃,又问道:“东南西北,中国人为什么称东夷、南蛮、西羌,北狄呢。”

    我说:“中国人最开始是集中在中部一带居住。俗称中原。由于当时的见识有限,他们对东面的人认识,来源于东边靠海,古人捕鱼,无非是撒网,用叉子叉,还用弓箭射。所以称东夷。

    夷字面里含有一个【弓】字,弓就弓箭。

    那么南方呢,中原人对它的认识就是野蛮。所以叫南蛮。事实上在北宋时,南方确实还没有得到开化。

    在中原人看来,南方就是荒蛮之地,那里的人很野蛮,南方都是高山峻岭,人们天天要和野兽搏斗,才能获得食物。

    蛮字面里含有一个【虫】字,虫就是老虎。就是现在的云贵川、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那么西方呢,叫羌。中原人对西域的认识,就是他们是游牧民族,主要是放羊。

    羌字里含有一个【羊】字。就是现在的宁夏,甘肃、西藏等地方。

    那么北方呢,叫狄。中原人对北方的认识,就是狼多,歌里唱,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狄字里面都含有一个【犬】字。

    当然,西域人也叫胡人。这是【胡】字里面都含一个【肉】旁。记住,右边的月旁,古代也指【肉】,比如:

    有,因为有肉,才叫有,几个月吃不上一顿肉,那是贫困家庭了。

    胡,胡人因是以肉食为主。

    脸,有肉才最叫脸。

    胖,肉多才叫胖。

    关于东南西北的称呼,都带有些贬意,现在,我们多半把夷、蛮、胡(羌)、狄用来称呼外国人。”

    我教了春来这些知识。春来正在消化,进来一人。

    我一看,果然是张先生的邻居。

    他进门作了自我介绍,姓曾,叫曾宪平

    我望着他笑笑,说:“严格按班序来取名啊。”

    他也笑笑。

    春来给各人倒了一杯茶,问道:“师父,班序是什么?”

    “班序是某个姓氏分支,为了长幼有序,编了一个班序歌。比如曾先生叫曾宪平,他就是宪字辈。

    曾姓是全国统一班序,这件事是曾国藩为首办成的。全国统一班序的姓氏不多。就是孔、孟、曾、颜四姓。”

    “哦——”春来点头道。

    我问:“曾先生有什么事?”

    曾宪平说:“万先生,我想和你单独谈谈。”

    我点点头。领着他进了里间的密谈室。

    春来帮我们加满茶水,把两个杯子端了进来。

    我们相对而坐,曾宪平压低声音说:“我发现我女儿不正常,还只有四岁,每天晚上要夹着被子睡觉,而且我观察了,她夹着被子时十分兴奋。是不是中了什么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