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巴黎至莫城的铁路正式通车(2 / 2)

加入书签

所以这一次,在安德鲁重返莱茵兰战场之前,他决意公开乘坐火车,亲眼目睹火车在铁轨上呼啸而过的壮观景象。

1796年1月30日,安德鲁在议会下院发表了“出征宣言”的第三天,在万众瞩目之下,当两位执政官安德鲁与图里奥用各自手中钉锤,象征性的埋下连接两座城市铁轨桥梁的金道钉后,世界上第一条使用高压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巴黎到莫城的铁路正式通车了。

在盛况空前的通车典礼上,由机车头、煤水车、15辆货车和3辆客车组成的载重量约80吨的“勇敢者”号列车,由两位法国工程师小居纽和特利维柯亲自驾驶。

当然,第一执政和随行人员,以及两地政-府官员包下了整个3列客车厢,至于16个货车厢里面,都是前线所需的医药物质。

“勇敢者号”从上午9点整从巴黎站出发,于当日中午11点35分顺利抵达莫城,共运行了52公里,平均时速20到22公里。为保障安德鲁执政官的绝对安全,小居纽少校还在“勇敢者号”的行驶过程中,强行停车检测过一次,耗时了12分钟。

这条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实际营运的铁路,相对于另一时空1825年,斯蒂芬斯建造的那一条铁路,整整提前了30年。

不仅如此,这条铁路上还运用了当时英国不曾出现的“先进科技”,包括使用旗语信号来指挥井然有序,令行禁止的火车行驶;而“扳道叉”的发明,可以确保火车各行其道、互不相扰;至于6管谐音汽笛则让火车之间彼此联络,并警示人畜及时避让……

等到“勇敢者号”顺利驶进莫城车站,最后稳稳停下后,表情愉悦的安德鲁已第一时间从客车厢里走了下来,他没有理会前来欢迎自己的地方官员,而是快步向前,径直走到火车头,热情拥抱了研发火车与建造铁路的两位功臣,小居纽和特利维柯。

在看到记者们走过来时,第一执政也顾不得清洗身上那黑漆漆的煤灰,在接受《费加罗报》记者克拉克的采访时,他手指着“勇敢号”火车不无炫耀地说道:

“看看吧,这就是我们的钢铁奴隶,我们喂它煤和水,它就干百倍回报我们,以老鹰的速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未来还将从一个国家跨越另一个国家。创造这样神奇的机器,还有什么能阻挡人类的进步……克拉克公民,请务必写下这一句话:‘一个注定伟大的,无与伦比的蒸汽铁路时代,已经在法兰西共和国诞生了!’”

听到这里,一旁的小居纽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老居纽,一名因为研发蒸汽车而破产的前法国炮兵军官。

去年的这个时候,当小居纽将父亲的发明重新呈现在执政官面前时,那是他看到了上位者一副欣喜若狂的表情。

事实上,老居纽发明的蒸汽车模样很怪异,长长的车架下面装着三个轮子,车架前端装着一个大锅炉。锅炉下可以生煤火,锅炉上有一根管子,把锅炉里的蒸汽引入车子前轮上方的气缸里。由于蒸汽有较大的压力,便可推动气缸内的活塞移动。而活塞是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的,曲轴又与轮子连在一起。因此,活塞移动时就会带动曲轴转动,曲轴带动车轮,从而使车子行驶。

这种在公路上行驶的蒸汽机车走起来时浓烟滚滚、蒸汽腾腾,远远看去,就像要把一大锅滚烫的汤送到什么地方去似的。不过,这种车子的力气很大。在执政官面前,老居纽的蒸汽车居然能毫不费力的将一堵石墙撞倒……

安德鲁在耐着性子看过表演后,还是肯定了老居纽蒸汽车的某种成功。尽管他的目光时不时的,会盯着被蒸汽车破坏的路面,以及被撞倒的石墙。

最后,安德鲁强烈建议小居纽放弃这种公路蒸汽车的改进工作,而是在“懂王”的亲自指导下,将这个笨重无比的金属大家伙,成功搬到含锰铁轨上运行,从而大大提升其效能。

安德鲁对近代科技树的攀登很是清晰明了,那就是历史上能够广泛运用的东西才是好东西;否则就不是,顶多算个聊胜于无的黑科技。以蒸汽为动力的道路汽车,从来没有在欧洲交通历史上成为主角,甚至连个配角都算不上,自然不会进行投资……

2月1日,作为督政-府官方喉舌的《费加罗保》,刊登了第一执政在铁路开通典礼上的两段讲演词:

“……巴黎至莫城的铁路的正式开业运营,标志了铁路运输业的开端。铁路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等优点,势必深受人们的重视。毫不夸张的说,以行驶在铁轨之上的蒸汽机车位代表的运输业的发展,直接彰显了一个国家工业化实力的程度和水平.

……火车的名字是和威严、强大、豪迈联系在一起的。当滚滚沉雷般的列车疾驶而过,大地为之战栗。纵横的河流架起桥梁,绵延的群山挖开隧道,迎候钢铁长龙‘君临万邦’。火车轰轰烈烈又气定神闲,激越的汽笛是一往无前的号角,翻飞的玄烟白雾则是工业革-命的旌旗。”

……

在从莫城站下车后,等候近卫骑兵旅聚集的当日,安德鲁收到了由波旁宫督政-府转发的,来自凡尔赛的一份唁电,那是第五执政官勒让德尔最终没能挺过,无法看到1796年2月的阳光。

此刻,德意志战争在即,身为最高统帅的安德鲁当然不会停下脚步置“国运战事”而不顾,但他让上任不久的私人秘书夏尔代表自己,以其双重身份,前往凡尔赛参加第五执政勒让德尔的葬礼。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