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法庭上的婚礼 (下)(2 / 2)

加入书签

伊丽莎白很是得意的,扬了扬手中的一份报纸,解释道:“从昨天开始,我就咨询了好几个律师,他们都告诉我,《宅地法》的各项规定,也可以适用于军事法庭的审判。”

“所以?!”罗姆本人就是一名从业律师,他立刻猜到了伊丽莎白想要做什么。

只是伊丽莎白说的“也可以”一词,应该改为“或许能”。毕竟,最终的司法解释权,不在伊丽莎白,也不是自己的辩护律师这边,而是国民公会指定的“十日独-裁者”,安德鲁-弗兰克的那里。

女人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开心的说道:“所以,我会陪你去流放地,无论是10年,20年,或是一辈子。”

下一秒钟,伊丽莎白和罗姆又重新紧紧拥抱在一起,旁若无人的他们连说带笑,沉浸于无限的柔情之中,完全不顾身边的其他人。

这一次,是罗姆主动松开了拥抱女人的手臂,他说道:“伊丽莎白,我的爱人,时间不多了。你应该认识一下我的同志们。”

说着,罗姆招来一旁的战友,开始为自己的女人逐一介绍起来。

“这是古戎,这是布尔勃特、迪罗瓦、迪凯努瓦、普里厄和苏布拉尼。另外,待会你出门之后,就请给他们的家人带上一句刚才你对我说的那一句话,让他们务必在明天上午都来军事法庭,也是来见证一下我们的婚礼。”

此刻,古戎等人已经将自己家人的姓名与联络地址,写在一张纸条上,穿过铁栅栏,递到伊丽莎白的手上。

尽管这一批“最后的山岳党人”已做好了为革-命殉道的准备,但如果有生得希望,是不会有人加以拒绝的。

五分钟的时间转眼即逝,在听到牢房的铁门再度打开的声音时,伊丽莎白再度热吻了自己的爱人,准备转身离开之际,对面的牢笼里伸出一只手,手中也有一张纸条。

一名保王党议员在苦苦哀求,他说:“善良的女公民,请你也为我们的家人带去一个口信,好让他们明天也能来军事法庭的现场,并祝福你们的婚礼。”

伊丽莎白回头望了一眼,罗姆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即,她接过了纸条,塞进内衣兜里,还手脚并用的快速爬上楼梯。

很快,带着10名死囚最后希望的伊丽莎白,她的娇弱背影就消失于地下酒窖的入口。

一刻钟后,安德鲁听完了来自副官的报告。

“需要拦截勒巴夫人吗?”科兰古小心翼翼的问。

安德鲁摇了摇头,笑了笑,说:“呵呵,明天就应该称呼她为罗姆夫人了,随她去吧。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

下一刻,科兰古还想从安德鲁那里打听一点内幕,但被执政官赶了出去。

事实上,安德鲁本人还没决定好,针对10名原国会代表的最终处罚意见。不过,就在第二天清晨,埃尔隆伯爵夫人就带着一对双胞胎来到了巴黎,进驻了波旁宫。

5月29日上午8时许,囚犯们的家属们已早早赶到荣军院,想着在军事法庭上,做挽救丈夫(情人),或是儿子生命的最后一次机会。

由于人数的限制,每个人犯最多允许3名家属进入到法庭的旁听席上,听取军事法庭的最后宣判。

上午9时,最后的10名囚犯被带上法庭。此刻在大厅里,坐着的法官、检察官、陪审员与辩护律师,一个个都穿着黑色制服,身披三色绶带,头戴有羽饰的宽边帽。

此刻在旁听席上,能够容纳三四百人的座位上仅有60人左右,这其中的一半,属于被邀请的新闻记者,以及国民公会的代表。

当罗姆走上被告席时,伊丽莎白不顾一切的冲了上去,她跨过木栅栏,紧紧的拥抱着自己的男人。

此时,罗姆身边的5位山岳派战友,以及4名保王党人,赶在宪兵来到之前,迅速将这对男女严严实实的围了起来。

罗姆一边掏出戒指,一边对着旁听席,大声的说道:“我宣布,我现在要迎娶我的爱人!伊丽莎白,你愿意吗?”

“我愿意!”伊丽莎白用尽自己最响亮的声音回应道。当他们共同戴上戒指的那一刻,她就是罗姆夫人了。

下一刻,囚犯们发出欢乐的祝福声,“快点亲吻!”

而在旁观席上的家属们掏出事先藏在她们衣兜里的花瓣,用力抛洒在军事法庭的上空,为新人们祝福;至于那些记者与议员似乎也被感动了,他们一个个的站起身,纷纷鼓掌与欢呼。

此刻,众人的辩护律师也留意到审判席上的法官与检察官,仅仅是相视望了一眼,表情似乎很淡定,没有恼羞成怒的模样,心想着奇迹或许真会出现。

只是未等这对“新婚夫妇”相互亲吻,有些愤怒的宪兵们已经将所有囚犯与伊丽莎白,哦不,是罗姆夫人强行分开。

在宪兵干涉下,大厅里再度恢复了平静,而宣判很快就进行了,不出意外的,10名囚犯都是判处了缳首死刑。

未等家属们再度低声哭泣,一名辩护律师主动站了出来,他对着高高在上的法官说道:“我当事人的亲眷,签署了一份声明,愿意陪同当事人一同流放海外。而依照之前国民公会颁布的《宅地法》的相关规定,那些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犯下故意杀人罪的政治犯,都应该得到上述的死刑赦免……”

正如所预料的那般,30分钟后,这个皮球重新丢到了“十日独-裁者”,安德鲁-弗兰克那里。

在询问了法律专家康巴塞雷斯的意见之后,安德鲁又望了伯爵夫人一眼,最终签署了针对10名死囚的流放令。

不过,安德鲁最后也补充了一句:上述10人必须在国内先服苦役3个月,然后再流放到法属圭亚那,负责在当地种植橡胶树。

另外,所有人必须服刑20年后才能释放,中途不得假释,也遇赦不赦。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