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梳妆之前 悲吟唱词(2 / 2)

加入书签

公子徐徐点头,拱手笑道:“在下潞州别架李隆基,见过娘子。”

赵氏很是惊讶:“啊,小女失礼了,不知是临淄王,还请恕罪!”

李隆基笑着摆了摆手:“何罪之有。”

“此番拦住娘子,乃是因娘子之歌声堪比韩娥,所以想请娘子前往王府,为我再唱一曲,可好?”

“这……”赵氏眼中露出一丝犹豫之色。

她向来不喜和达官贵族打交道,因为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李隆基温润儒雅之态,却也让赵氏心中萌生欣慕之态。

当即,竟鬼使神差,道:

“既然是殿下所请,赵氏岂敢怠慢。”

“赵氏不敢托大,自比韩娥,只望殿下满意即可。”

李隆基似乎非常满意赵氏的说辞,旋即取出了自己腰间令牌:

“那就如此约定了。”

“明日,我在王府等候娘子前来。”

……

第二日,赵氏在家梳妆打扮之后,便照例蒙上白纱,前往临淄王李隆基的府邸。

在将李隆基所给予的腰牌取出之后,镇守府邸的亲兵都有些诧异地看了赵氏一眼。

旋即,便有人带着赵氏进入外院之中。

偌大的屋内,却不见他人,只有李隆基一人。

赵氏虽疑惑,但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一曲唱罢,李隆基不由赞叹:

“当真妙哉!”

“娘子说自己不必韩娥,着实是过谦了。”

赵氏微微颔首。

却见李隆基起身,徐徐走到了赵氏面前。

赵氏有些诧异,却见李隆基忽然拱手道:

“我倾慕娘子已久,愿以侧室之位待之,不知娘子可否愿意?”

赵氏浑身一颤。

侧室?

诚然,侧室不过是妾而已,但也要看是谁的妾。

眼前的李隆基,是临淄王,是凤子龙孙,和一般的官宦人家还不一样。

更何况,赵氏清楚,自己也只是一个歌女,身份低贱,就算是普通人家,也很少会娶自己这样的女人作为正室。

可以说,临淄王李隆基的求娶,对于赵氏而言,已经算是非常好的前程了。

然而……

赵氏思虑再三之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带着一丝畏惧之色,害怕激怒对方,柔声说道:

“多谢殿下垂爱。”

“只是……我不过是一个歌女而已,不论身份、地位、家境,哪怕是侧室,恐怕都是和殿下不相衬的。”

“这桩姻缘……属实不妥。”

“还请……殿下恕罪!”

赵氏是在十分恐惧的情况下说完了这些。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李隆基却并未发怒,而是哈哈一笑:

“赵氏娘子,果然和寻常人不同,这番性情,让我佩服。”

“今日,是我唐突了。”

说着,李隆基取来了准备好的赏钱:

“这是给娘子的赏钱。”

“我让人送娘子回去。”

赵氏微微松了口气,旋即颔首:“多谢殿下宽容。”

旋即,赵氏便在旁人的引领下,离开了王府。

离开王府的赵氏,忽然觉得背后仿佛有什么人在看着她。

转身看去,竟是不知何时已然站在门口的李隆基。

赵氏脸色微红,顿时匆匆离去。

……

上元佳节,整个潞州城热闹非凡。

满目所见,均是风雅之文人才子,互相以灯谜打趣。

更有诸多男亲女眷,也纷纷走上街头,有些结伴而行,有些则跟在家人身后。

这一日,赵氏依稀在画舫之上,为了营生而过活。

只是,此时的赵氏,多多少少有些心不在焉了。

自从不久之前,李隆基第一次在其府邸说出倾慕之语后,对方依旧是三天两头,邀请自己前往王府。

虽然自始至终,李隆基没有再提过任何求娶之事,但赵氏却隐隐感觉,对方……似乎并未放弃。

仿佛是被自己这般不自量力的想法给惊到了,赵氏一个疏忽,竟是唱错了词。

顿时有岸边宾客不满了。

“这唱的是什么!”

“上元佳节唱错也太不吉利了,滚!”

一时间,倒喝彩声中,一个个石块纷纷砸落下来。

赵氏一时不察,额头被石头擦破,鲜血顿时染红覆面白纱。

“住手!”

一声呵斥,却是临淄王李隆基,一把抓住了那个带头之人。

“你算哪根葱,赶来搅合大爷我的事情!”这扔石头的人,似乎也只是一个市井门户,没有什么眼界,因而更未看出李隆基本身之特殊之处。

旋即,一拳狠狠砸出。

李隆基冷哼一声,竟是轻而易举的将其反制,一翻手,直接将对方扔进了河里。

岸边宾客纷纷惊呼起来。

赵氏不由地抬头看去,正好看到李隆基温润柔情的眼神,和那抹让人心驰神往的笑意。

【作者题外话】:小贴士:

本王当中所提到的韩娥,乃是春秋时期韩国的一名女子,。

韩娥有一次前往齐地,却因为没有盘缠,而住不起店,只能在齐国卖唱,那声音哀婉动人,犹如仙音。

后来,韩娥便和其他十一人,在后世被尊称为十二音神。

不过,这些神严格来说,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

乃是各行各业,对于顶尖人物的一种尊称和供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