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水镜回溯 无面妖人(2 / 2)

加入书签

“但是,作为你们的虔诚信徒,驿馆的驿卒,倒是以异教徒的说辞,想要杀死我和我的朋友。”

云晴双并未露出任何表情,不论是诧异、反驳、愤怒等情绪,仿佛在她的身上都不存在一样。

“这件事情,我们已经知晓,两位郎君稍安勿躁。”

“我刚才说的话,两位可能也无法相信。”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便请两位郎君,先一观当年,松阳县发生之事吧。”

说着,云晴双已经打开了手中的书册。

这一刻,书页“哗哗”作响。

冬暝盯着那不断翻动的纸张,隐隐发现,上面记录的,似乎都是一些古老的符号,不符合自己认知当中的,任何朝代所产生的字体。

疑惑之间,却见四周的水晶柱,还有亭子的顶上,伴随一阵水滴坠落的声响,泛起阵阵涟漪。

逐渐的,涟漪之中出现了一些画面,旋即越来越大,并直接吞没众人视线。

……

这一刻,冬暝睁开双眼,陈篁和叶丹阳也在旁边。

看着眼前,晴空万里、人来人往的县城,冬暝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怪异的感觉。

那就是……这里仿佛是真实的一样。

却见叶丹阳说道:“倒是好久……没有看到晴空下的松阳县了。”

陈篁笑道:“既然知道,这里不过是水镜秘术,我们且往四周看看?”

冬暝点点头,叶丹阳也自然没有意见。

一行三人,看似漫无目的,实则满怀心事的走在这片热闹的街道之中。

一路上,冬暝细细观察着,若此处展现的,是永夜之前的松阳县,那倒是和其余县城没有太大的差别。

摊贩走卒,都是集市上做着买卖。

街道虽然热闹,但看上去却远不如长安。

换句话说,这时候的松阳县,就是大唐境内,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县城。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三人循声看去,却见是不远处的城门口,一个身穿盔甲,却满身鲜血的人,踉踉跄跄的从马背上滚落下来。

这一幕,让四周的百姓十分惊恐,以为外面来了盗匪。

守门的士兵立刻将对方扶起:

“喂,兄弟,你没事吧!”

然而,浑身是血的士兵,却早就昏死过去。

“当时……是发生了什么兵戈之事吗?”冬暝不由的看向了叶丹阳。

叶丹阳则说道: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奇怪。”

“松阳县的地理位置还是很好的,平日里也没有盗匪,士兵虽说也会日常外出巡视,但基本上不会出现受伤的情况。”

“所以,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士兵只是碰到了意外。”

“但是……真正的问题,却出现在了夜间。”

随着叶丹阳话音落下,四周的一切,仿佛被突然加快了一样。

天空中的太阳,也快速落下,整个天际,化作一片夜幕。

此时,应该已经到了宵禁的时候。

松阳县内,一片寂静。

巡夜的士兵,走街串巷,略有些潮湿的冷风,将挨家挨户挂着的红灯笼吹得东摇西晃。

有些灯笼内的烛光,直接被冷风扑灭。

冬暝皱了皱眉,在镇魂司办案多年,对于一些怪力乱神出现之前的不祥征兆,他也有了一些基本的认知。

却见此时,一阵怪异叫声隐隐浮现。

“呜呜……呜呜……哇哇哇……”

那声音,宛若婴儿之声,稚嫩非常,可细细听来,却又觉得十分诡异。

婴儿之音,绝对不会有如此邪门之感。

陈篁此时的笑容则十分的玩味,只见其手腕之上,忽然涌起阵阵金色祥云。

仿佛是从里面取出什么一样,片刻之后,一盏看上去十分粗陋的青铜长明灯落入陈篁手中。

“冬暝,接着这个。”

冬暝有些诧异地看了陈篁一眼,老老实实接过一看,巴掌大的青铜长明灯上,竟是雕刻着一种十分怪异的猛兽。这猛兽如同老虎,却长了九张人脸。

“阁主,这是……”

陈篁笑眯眯地说道:

“你拿着就好,防止遇到危险。”

一旁,叶丹阳似乎觉得陈篁有些谨慎过头了,解释道:

“这里应该只是水镜之法,我们看到的画面都是过去的画面,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是吗?”陈篁玩味一笑,旋即指向不远处的屋顶:“那你告诉我,那玩意儿现在盯着我们,是什么意思?”

话音落,冬暝脸色一变,长明灯猛地照向了屋顶之上。

眼前,却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怪物。隐隐看去,怪物仿佛有着人最基本的形状。

但是,这怪物却有着一对牛角。

此时:

“呜呜呜……哇哇……”

伴随刚才那阵邪门的婴儿叫声,却见这怪物毫无五官的面部,从额头到下巴,竟开始出现一个十字形的痕迹。

一阵怪异的撕扯声中,却见那痕迹出现的从上下、左右的方向对称撕裂开来。

那是一张满目锯齿的血盆大口!

血液一般的口水,不断从齿缝之中滴落,于瓦片之上发出牙酸的腐蚀声。

“噗通!”

怪物纵身一跃,明明是人形,却又如猛兽一般四肢着地。

此时,他的身体微微僵硬着,在月光之下,逐渐走向众人。

而直到此时,冬暝在看得分明,其前端的两条胳膊上,竟各生长着一只铜铃一般的眼睛。

这双诡异的眼睛一眨一眨,有着微微的弧度,仿佛……是在微笑一样……

【作者题外话】:小贴士:

长明灯的说法,广为人知的一般有两种。

一种就是通过灯笼的做法,和结构的更改,让烛火可以在里面一直燃烧,不被人为外力因素而熄灭。

这种做法,一般就是内置灯油,特质灯芯,且在整体结构上,呈现双层。

但我们都知道,只要氧气不够,长明灯自然就会熄灭。

还有一种,则是更古老的,来自不熄之火的说法。

所谓不熄之火,就是天宫之火,换句话说,那是不属于人间的火焰。

而这种不熄之火,相传在上古神话里,也是某位人类的始祖,意外得到,并悄然传承。

因为古代有“人死如灯灭”的说法,所以长明灯的火焰若能永远不熄灭,便意味着是一种祥瑞的表现。

因此,在中国古代的传说当中,有很多就和长明灯挂钩。

比如,《史记》记载,秦始皇的墓穴中便有长明灯。

还有说法,归墟之国的鲛人,其油脂制作的长生烛,也能燃烧不灭之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