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迎接港商(2 / 2)

加入书签

赵明哲就是这次从港九过来准备批量购买咸水鸭的那一位。

此时他正移动着胖胖的身体从小车里挪了出来,一副我兴致缺缺的样子。

也是,任谁在一个星期里连续转悠了十多家企业,还没能谈成任何一笔生意,都不会高兴到哪里去。

市里轻工局的相关陪同人员也是很无奈,今天下午这算是在南淮市的最后一站,行就行,不行,这位港商可能就要去别的城市了。

可这家小企业能满足他的要求吗?

美林食品厂的门口只站了三个人来迎接考察的队伍。

罗明,冯金山,再加上一个张军。

是的,好几天不出现的张军,今天早早地就来到了美林食品厂,已经忙了一早上。

经过昨天那场放纵般的大醉,后半夜醒来后,张军将重生以来的事情从头到尾的捋了一下,总结起来,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

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有意无意间得罪了古俊峰,可是两人之间好像从前也好不到哪里去,矛盾一直都是有的。

那么李凤玲到底是因为什么来陷害自己的呢?他敢肯定的是,绝对不是李二毛,认真想一想,李二毛没那个的智商,这般滴水不漏的设计,一般人搞不来。

他想找李凤玲问个明白,但是出事的第二天,刘炳义和许老四就去找过李凤玲,没找到,据说有人在火车站看到过她,好像说是去了南方。

这就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

站在美林食品厂的大门口时,张军仍在心里推演着那天的事情,直到赵明哲从小车上挪下来。

赵明哲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厂子的大门,钢筋焊制的大门,大部分都是用乳白色油漆刷的,只有中间的一朵盛开的荷花用了鲜红的颜色,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再一看接待人员,只有三个人,但都特别精神,态度不卑不亢,其中的一位年轻人还用港语跟他说了一句欢迎的话。

这让他有了些兴致,站在门口跟那位年轻人聊了起来。至于都聊了些什么,包括罗明及轻工局陪同人员在内都没听懂,只看到港商略显严肃的脸上渐渐地多了笑容,最后,还递了一张名片给年轻人。

张军的广东话是在前一世时特意学的,曾给他带来极大的方便,眼下跟这位港商交流片刻,让他又有了一种回到了前世的感觉。

赵明哲对张军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很是欣赏,而且眼前这种只有三个人的迎接团队,与参观其他工厂时敲锣打鼓,百十号人闹哄哄的场面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也让他心里也痛快了很多,感觉来到这地方后连呼吸都顺畅了。

他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显摆港商身份的。

接待的三个人,说话声不高也不低,不抢话,也不让场面冷下来,并没有万分的热情,却让人感到很舒服。

但是所有参观考察的人都没想到的是,走进车间之前发生了一小段插曲。

赵明哲带领的团队是五个人,而轻工局陪同人员包括电视台报纸的记者有二十多人,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很是意外地被拦在了车间外面。

罗明陪着笑脸解释,车间是生产食品的,有规定,非本车间操作人员,一次最多只可进出十人,并需要严格消毒,外穿车间工作服。

这就让市里陪同来的同志们感觉很是丢面子,一个小小的厂子哪里来的这么多规矩,人家外商来参观考察是给你面子,咋还能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呢。

这可是整个南淮市数十家食品企业从未做过的事情。

于是带队的市轻工局一位科长满脸不高兴地说道:“我说老罗啊,我们这些人可不是来闲逛的,这是有可能给你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外销订单的,你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么?”

这位科长还要继续训话之时,另一边的赵明哲却已经开始在张军的帮助下,进行全身消毒,并指定跟随的四人中的继续跟随,另两人在车间外等候。

之后,也不等这边的协商结果,带着人一头扎进了车间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