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夏素娟的气概(2 / 2)

加入书签

“可是我们并没有像样的资产进行抵押?”

“产业基地。”

听到夏素娟的回答,张国全赶紧摆手:“这不可能,我原先想购置五金厂机器的时候,就这样想过了,最多贷出来五万。”

五万要是放在购买地皮上,连一点水波也激不起来。

夏素娟接过话:“那是你找的人不对,房地产同你其它实体产业不一样,房地产前期更偏向于虚拟产业,换句话说,可以用空手套白狼来形容也不为过……”

夏素娟耐心解释了一下房地产是怎么回事,他也明白了为什么鼎盛集团会在短短的几年内,扩张的那么迅速。

其实说白了只有一个模式,前期只需要一笔启动资金用来买地皮,这笔资金可以是自己的,比如鼎盛集团的老总冯培文,早期靠着倒卖建材起家,积累了一笔原始的资金。

正是靠着这笔资金,又遇到一个机遇,拿到一块地皮,先建房子,在房子未建成之前,仅仅是封顶状态,便开始了预售,回笼资金。

这样的话,虽然还没完全建成,但房子在大力的宣传下,已经被提前预购,销售一空了,有了大量的资金,再去拿更大的地皮,用地皮再去质押贷款,建房,封顶,预售,回笼资金,循环往复,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每次建房子的成本和赚取的利润,会快速的回流到账上,节省了一半的时间成本。

这种建房子的模式,风险小,时间成本低,获取利润快。

鼎盛集团就是靠着这种模式,得以迅速扩张。

黄永康想进军房地产,复制这种模式是最好的办法,他的原始资金投入了矿场,但可以用质押资产的方式获取资金。

夏素娟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说,未来的房地产一定是依靠这种模式,像她前期那种,等房子盖好了,才去卖房子,是不适合大发展的。

在这个前提之下,必须得有银行资金链的保障,才能促使这一模式能循环往下的健康进行。

同时意味着资金链的重要性,一旦资金链在过程中撤走,或者出现其它意外,对于开发商来说,将是一个致命的灾难。

因此,能和一个银行负责人交好,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给夏竹治病之前,夏素娟便尝试着去和这样的人接触了,吃过几次饭,关系拉近了不少。

那现在将产业基地进行质押获取资金,之前可能办不到,但现在可以了。

产业基地隶属于源火集团,后来再将傲龙建筑公司并在了一起,这时候的源火集团便不同往日而语了,规模上不再是一个小作坊。

借着商业街的项目,夏素娟觉得这是一次壮大实力的好机会,有了可靠的项目,还是政府规划的,一定能得到银行负责人的同意。

正好,以后苏锦城真要建立一座新城,那拉拢住这个负责人更是有必要的。

夏素娟说:“即使把产业基地质押出去,拿到这笔资金,也无法用于给白鸽的治疗费,要不然用途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下,银行是不会放贷的,必须专款专用,所以我们的机会只能放在商业街上。”

张国全听明白了,也彻底了解了房地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眼下里资金有了保障,确实有和黄永康抗衡一下的资本了,可是……

“方县长那一关怎么过?”

张国全觉着这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他和黄永康同样有实力去完成商业街项目的前提下,方县长肯定会选择黄永康。

这是毋庸置疑的。

夏素娟早就想到了这一层,说道:“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方县长急需扭转口碑的状态下,你这个敌人也能变成朋友。”

“和方县长成为朋友?”张国全喃喃自语。

“干掉黄永康,方县长自然和你成为朋友。”

可能是因为夏竹的病已经治疗好,此刻的夏素娟再也不用顾忌,至少不会像以前小心翼翼的,现在的夏素娟竟然变得如此豪迈,敢于大胆的去尝试。

夏素娟的气概,是很多男人都望尘莫及的,张国全心生佩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