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先放一边(2 / 2)

加入书签

司马诠眼睛一亮:“大司农的意思是,应该集中全力先解决掉破坏能力最强的对手,那些破坏能力有限的可以先放一边,等腾出手来之后再慢慢收拾,对吧?”

李睿说:“对。想要结束这场大动乱,必须先拿下中原,只有拿下了中原,我们才能余力去对付西北和西南方向的敌人。”顿了顿,他笑了笑,说:“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成汉爆发内乱或者出了个孙皓那样的混帐,就要抓住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丫。敌国出了这样的主子,那是老天爷在追着你喂饭吃,不吃的话可就太亏了。”

眼下还远没到对四川用兵的时候,所以李睿努力推动南阳小朝廷与成汉建交,以确保自己在攻略南方的时候不会受到来自四川方向的威胁,同时维持一条可以沟通凉州、西域的通道。这条通道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西域有很多地方是他急需的。

比如说亚麻。

比如说名马品种。

比如说西瓜。

比如说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关于天文、水利、建筑、数学、几何等等领域的著作。

文明生命力在于交流,当交流停止之后,文明很快就会随之枯萎。世界那么大,外面有那么多好东西,他当然要想办法将它们一一弄回来,让华夏文明变得更加璀璨!要不是现在的航海技术实在不行,他都恨不得派人去探索美洲,把士豆、玉米、花生、番茄、辣椒等等这些作物通通弄回来了!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罢了,估计他派出的使团现在正在秦岭山区艰难地爬着,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抵达陇西呢。他现在能做的,也只是老老实实利用好手上这数量有限的棉籽,将它们一粒粒的播种下去,并且小心呵护,别让它们被霜冻了,被冰雹砸了,毕竟种子数量有限,育出来的秧苗被毁了,那就完蛋了。

还好,老天爷挺给面子,育秧的时候没有给他来个气温断崖式下降,更没有给他来一场鸡蛋那么大的冰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播下去的种子长成了差不多有一尺高的苗子,绿油油的堪是喜人。他开心地指挥农夫将这些棉苗小心翼翼地移栽到早已整理完毕的棉田去,一口气种了两亩田呢。

老天还挺给面子,移栽下去后不久便下起了雨,雨量还不小,把士地给浇得透透的。萧焱甚是满意,很好,有这场雨打底,这些草棉肯定可以茁壮成长了。

搞定了棉花移栽事宜之后,他便离开了襄城,前往襄樊和江夏,监督那里的屯田兵种植水稻。

如果只是种植寻常的水稻,那自然用不着他来操这个心,但是这些屯田兵种的是占城稻,他就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了。

他来到襄樊的时候,育秧工作已经完成了,秧苗长得挺好,看样子是下足了底肥。来自交趾的种田小能手正操着生硬的官话,连说带比划的指挥农民拔秧、平整水田,准备移栽。而诸葛慧也站在田边,指挥人手将一种带轮子的、内部结构看上去有点着纺织机的机器组装、调试。

李睿走过去笑着问:“这玩意儿也做出来啦?”

诸葛慧说:“当然,又不是多难的东西……秧苗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的话就放上来,试试行不行!”

把上就有人将一把把秧苗放到了机器上,解开捆住秧苗的稻草。然后一个后生拉着那台机器,在水田里大步前行。随着他的走动,机器内部那类似主纺积机那样的结构快速运转起来,机器所到之处,一排排秧苗整整齐齐的出现在水田里……

这是畜力插秧机,当然,没有畜力或者觉得畜力不好控制,容易毁坏秧苗的话,人力也可以。整整一个冬天,诸葛慧都在忙着捣鼓这玩意儿,现在看来,她又成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