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南下5(2 / 2)

加入书签

李睿望向裴炜:“裴团帅,你认为如何?”

裴炜说:“襄阳王此计甚妙,想要安心南下,只能这样做。”

李睿没作声,又问傅声:“傅团帅,你认为呢?”

傅声说:“朝廷此次南下的计划就是打通洛阳与荆州的联系,从荆州获得粮草与兵员的补充,南阳是整个计划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不能收复南阳,就算我军顺利抵达襄阳,征到粮和兵,也运不回洛阳的,这一仗非打不可。”

李睿拧着眉头说:“可是少将军一再叮嘱此行务必尽量避免与胡人或者流民爆发战斗。南阳离许昌这么近,我们打南阳,会不会把王弥、石勒大军给吸引过来?要是把这两个魔头的大军给招过来,靠我们这区区几千人,真的招架得住吗?”

傅声说:“石勒现在正在围攻许昌,在拿下许昌之前他是没有余力兼顾南阳的,只要我军行动足够迅速,就能抢在他拿下许昌之前拿下宛城,进而收复整个南阳!”

李睿说:“就算我们拿下了整个南阳,石勒和王弥大军杀过来也抵挡不住,这又该如何是好?”

傅声不假思索的说:“要是石勒、王弥真的杀过来,我们就将这几万流民全部押往襄阳!这二贼不是哪里有大量流民就喜欢往哪里扎堆,靠吞并一股股流民来壮大自己的声势吗?我们就彻底清空整个南阳的人口,一根人毛都不留给他们!”

李睿一击掌,说:“这主意好,就这么办!你们赶紧商量商量,尽快拿出个可靠、可靠的方案来。还有,襄阳王,麻烦你派人前往洛阳和襄阳传信,就说我们要打南阳,让大伙想办法帮帮忙!”

去洛阳传信是让洛阳那边知道自己要在南阳干一票了,让洛阳有个心理准备;去襄阳传信则是告诉那边自己要揍王如,替他们解决一个心腹大患了,赶紧派兵过来帮忙……尽管襄阳那边的军队垃圾得很,根本就不是王如的对手。在李睿看来,质量固然重要,但数量也很重要,襄阳那边的军队垃圾是垃圾了点,但壮壮声势还是可以的,赶紧给老子过来,老子不嫌你们战斗力差!

司马范倒没有意见,立马照做,派出心腹兵分两路,一路沿着来时的山路一路狂奔飙向洛阳,一路则乔装打败成难民飙向襄阳。

军官团则集思广益,很快便拿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二月二十六日傍晚,李睿下令大军饱餐一顿,然后乘着夜色卷甲衔枚,悄悄的走出山区,朝着数十里之外的宛城飞奔而去。

宛城外十里,一座破庙里。

这座庙原本是祭祀诸葛亮的,名“武侯祠”,香火之旺,丝毫不亚于祭祀刘秀的光武祠。西晋自己本身得国不正,在三代谋国的过程中做过的缺德事有点儿多,所以西晋有点资本的人都想学习司马懿好榜样,抄司马家的作业,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忠诚度都很成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司马家决定将那位以忠诚坚毅而流芳百世的丞相抬出来,给那帮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们竖个良好的榜样,让他们都学学这位丞相是如何忠心为国的,别一天到晚净琢磨着如何让我司马家死一户口本!所以有晋一朝,诸葛亮的声望和地位那是直线上升,很多地方都为他建庙立祠,纪念这位壮志未酬的人杰,关于诸葛亮众多不靠谱的,诸如他能够呼风唤雨、搬运星辰之类的传说,也是在这个时代被炮制出来的,造神嘛,当然得神一点才行。而南阳坚定地认为自己是诸葛亮的娘家,诸葛亮就是在卧龙岗遇到刘备,开始自己壮丽无比的征程的,所以在给诸葛亮建庙这方面格外热心,在南阳境内,光是官方出钱修的武侯祠就多达十余座,民间自发修的就更多了。

不过,如今这座武侯祠已经残破不堪,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墙壁上,柱子上,都是干涸的血污,屋顶破了几个大洞,寒风呜呜往里灌,往日香火鼎盛的场面已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有凄凉。

二十几号叛军呆在庙里,用破破烂烂的衣物,裹着自己的身体,围着一个火塘,一边烤火一边盯着架在火塘上那个边上豁了个口子的大釜。

大釜内泡末翻滚,粟米和豆子随着米汤上下翻动,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一大釜主要还是以水为主,粟和豆少得可怜,饭是不要想了,哪怕是粥也嫌稀,可他们还是看得直流口水,要不是勺子拿在个刀疤脸手里,而釜里的食物又太烫,估计他们就要直接动手抢了。

一名身材高大却瘦得皮包骨的叛军操着浓浓的关中口音,吸着口水说:“鲁大,应该能吃了吧?”

那叫鲁大的刀疤脸用勺子小心的搅动着釜内的粥,说:“再煮一会儿,煮稠一点。”

瘦巴巴的高大汉子说:“再煮这粟和豆就烂了,吃下去只消两泡尿就全没了,下半夜可怎么熬!”

鲁大说:“不煮烂点,一个人也分不到几粒粟米,几粒豆子,那更不顶饿。”

一名脸庞黝黑的汉子愤然说:“那羯胡真不是个东西,表面上我们愿意加入他们的话就是兄弟,转手就将宛城最富的地方给占了,把我们撵出来喝西北风!他们没来之前我们不敢说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也能吃顿饱饭,等他们来了,就只能天天喝凉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