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讲课(三)(1 / 2)

加入书签

“即使这样,荷兰人还不满足,为了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又在船只上加了一种特殊的设计。”这时助理很机敏的立刻拿了一张新图赶紧覆盖在了开始的图纸上面。

姜元指着新图说道:“这种设计很独特,这种船的肚子很大,所以,就像大家见到的这样,船身很大很圆,但甲板却很小。大家能猜一猜为什么这样设计吗?”

有学生试探着回答道:“为了多运些东西?”

姜元未置可否,问到:“还有别的看法吗?”

学生们没有回答,姜元露出微笑:“在斯堪的纳维亚,船只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就越少。所以,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吧?”

众人都有些明白了,但是感觉开始他们想得也没错啊,姜元仿佛看穿了他们的想法,肯定道:“是的,扩大了运输容量是意外之喜,这就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就这样,荷兰人凭借这种设计获得了更多的利润,荷兰人很大程度上也因为这种船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众人听明白了,认认真真的做了笔记,姜元继续道:“但是,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特殊的船只显然不够,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是那些驾驶船只的人。”

“荷兰历史上有个很出名的商人,他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做出了一件了不起甚至是当时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壮举。

巴伦支试图找到从背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大家看地图都知道,北面是北冰洋,无法到达亚洲。可是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和他17名荷兰水手往北边航行,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

到了这里他们发现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于是他们在这个地方度过了八个月漫长的冬季。大家换位思考下,换做你们在那种严寒的天气下,周围一片冰封,食物极度匮乏,你们会不会选择吃掉穿上客户的订单来保住自己的性命?”

众人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但脸上满是疑惑的神情。

姜元说道:“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在这样恶劣的险境中,到最后他们获救时,8个人死去了。

但人们却发现了他们干出了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客户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物。”到这里,姜元止住了话语,学生们陷入沉默,一个个的脸上充满了错愕、不解、震惊还有佩服。

姜元接着说道:“这些荷兰商人用生命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同时,这样的做法也使得荷兰商人声誉大增,从此各国都更愿意选择荷兰商人,荷兰从此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他们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

讲到这里,所有人都对荷兰的崛起有了初步的理解,纷纷产生了同样的想法:这样的做法活该荷兰人垄断海运贸易市场!

“在某一段时间,荷兰船队的数量比英格兰、法国和苏格兰海上商船的总和还要多。荷兰的商船大概有1800艘,它们可以把货物运到欧洲的每一个角落。”姜元介绍了荷兰海上商船的情况。

紧接着又转过话题说道:“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作为交易的市场、储存货物的仓库、维修船只的工场,在荷兰逐渐兴旺起来。

渐渐地,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人们发现,一个超越商业贸易甚至是超越经济生活的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这个问题就是到底应该由谁管理城市、应该怎样管理城市?

和欧洲其他城市一样,一开始荷兰城市的主人是那些贵族们,因为城市总是建立在某个贵族的领地之上,贵族们建立起小型的军队名义上是为城市提供保护,实则是依靠武力取得税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