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科学的方法”(2 / 2)

加入书签

“其实我觉得电影如果不叫《万里长城》的话,或许会更加合适。”

“不知道为什么,看电影看到了一半我的眼皮直打架。我可能脸盲,直到电影结束我都没记住那个男主长什么样。”

“其实我觉得自己走进电影院观影后,觉得电影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主题曲《缘分》。”

“搞不懂我们泱泱大国,为什么要几个白人来帮我们。”

其中有一名叫做陈辰的网友,所发的评论有着最多的留言和点赞。

“我是一名资深的电影迷,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电影,我都看过了不少。对于《万里长城》这部电影,我自认为还是能发表一些看法的。抛开【华国元素】不谈,《万里长城》就是那种最标准的好莱屋生产的概念电影。

请原谅我用生产这两个字,因为电影骨子里就是好莱屋那套练习了数千遍的万金油模板,角色的性格、电影剧情走向、冲突设置,这一整套都在套路之中,真是一点意外和惊喜都没有。

这样的电影好莱屋一年能拍至少几十部,如果脑缺的投资人足够多,给钱足够爽快的话,他们还可以批量生产得更多,可以说这就是一部电影工业流水线下“生产”的电影。

这部电影也不是没有优点,《万里长城》在场面以及特效方面,确实是创造出了目前华语电影之最。这点还是值得表扬的,推动了国内电影工业的发展。

但本质上这些东西,又和我们这些普通观众没什么关系。我们走进电影院的初衷,就是为了在这个春节里看一部自己觉得不错的电影......”

陈辰的推文很长,他以一种很中肯的态度去评价《万里长城》。

没有故意贬低,对它的优点也有予以夸赞。

但这样的观影评论,可不是《万里长城》剧组想要看到的。

正如之前所说过的,水军压制得不管有多狠,终归是会反应到电影的真实票房上。

......

到了傍晚。

赵宇也不是真就一点都不关心电影的票房。

此时他拿在手上的资料,正是一份由自己公司内部统计的电影收据表。

这些个数据分析师,可是他特意从吡哩吡哩视频总部里借调过来的。

大过年的都让他们在公司加班加点的干活,赵宇都在心里“痛骂”自己是一个万恶的资本家。

随后又想到这些喜欢玩数据的技术宅,估计回到家里过年也是被父母逼着去相亲。

自己这么做让他们免受相亲之苦的同时,他们也能够获得足够丰厚的酬劳,一箭双雕了不是。

想到这儿,赵宇又觉得自己果然非常的“心地善良”。

唐馨苒看着自己老公的脸上一会儿表情严肃,一会儿又嘴角扬起来像个傻子。

“咳。”感受到自己媳妇那怪异的目光,赵宇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始认真的看起分析师所给的资料。

他之所以找来这这些个分析师,主要是想在春节档玩一点不一样的。

按照他的想法,他是想要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去判断电影的走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