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魔音灌耳(2 / 2)

加入书签

余尚听着这首歌的感受,就像是小时候陪爷爷一起听收音机那会所听的歌曲类似。

而且这略带鼻音的唱法,也是张彦清刚出道那会才使用的。

这复古的曲调,这充满年代感的唱腔,无一不在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了。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只为伊人飘香。】

这副歌部分居然更绝,那股挥之不去的年代味更重。

余尚一边听一边在心里吐槽。

一曲终了。

他摘下耳机,抬头看了看自己家的液晶大电视,还有各种现代化家具。www..net

不禁喃喃自语道:“这首歌某种程度来说也挺可怕的,居然让我和现实产生割裂感。”

“难以想象,这居然是赵宇创作的,而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些大师的作品。作为开山怪的赵宇,难道他判断这种调调会重新流行起来,所以才创作了《一剪梅》这么一首歌?”

“不行,我得再听一遍,再找找这首歌的亮点。”

余尚又戴起了耳机,重新点击了播放键,复古的伴奏又在耳边响起。

赵宇不知道自己,在此刻居然成为了“名人效应”。

余尚在听完《一剪梅》后,虽然觉得这首歌不太符合现在的流行风向。

但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歌曲的问题,而是先怀疑是否是自己的欣赏水平问题。

其实不仅是余尚陷入了这个“效应”里,就连乐坛里不少的作曲人也被赵宇带进了沟里。

拿到了【金曲奖】最佳作曲和最佳作词奖项的赵宇,他的创作水平牛不牛逼,根本就没人怀疑。

这些作曲人首先想到的是赵宇是不是又发现了新的流行风向,那自己是不是可以跟风。

还真别说,有些脑子灵活的作曲人,在往后的时间里还真创作起了复古风格的歌曲。并且靠着歌曲的上线数量,居然硬是带起了一小阵复古音乐的风潮。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当下的网络争议,更多的还是来源于对赵宇的过度解读。

赵宇让张彦清发行这首歌,只是想让它作为《夏洛特烦恼》的电影插曲,仅此而已。

他哪里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归咎于【名人效应】。

......

已经不知道把《一剪梅》单曲循环了多少遍的余尚,十分艰难的把耳机摘了下来。

此时的他深深的呼了一口浊气。

余尚终于发现了《一剪梅》的歌曲特点,就是它好像有一种魔力,让情不自禁的将它一直单曲循环。

它有着类似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各种神曲,仿佛都是这么的魔音灌耳。

有些年轻人或许欣赏不来《一剪梅》,但中老年人却很喜欢这首歌。

因为年纪稍大的人总喜欢怀旧,而《一剪梅》恰好就是一首“老歌”。

不管网上是怎么评论这首歌的,但有人关注就有热度,张彦清终归是又火了起来……

scriptapp2();/script

()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