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阴毒的日军,(2 / 2)

加入书签

这型战斗机被誉为二战中最好的战斗机,也是活塞式战斗机的巅峰作品,产量足足超过一万五千架,其航程遥远,机动性优秀,火力也不差,是实打实的六边形战士,实战中几乎没有任何短板,足足击落了四千多架敌机,还击落了二百多枚德军发射的v1巡航导弹,表现堪称亮眼。

而当这些装配了6挺大口径航空重机枪的单引擎战斗机出现在栖霞县机场上的时候,李景林和刘光华两人都乐疯了,二话不说就翻阅飞行手册,接着便乐不可支的要实操一番看看。接着,两人便兴冲冲的各自驾驭一架p51战斗机加速升空。

在呼啸声中,两架造型优美的单翼战斗机直冲云霄,二人无比兴奋的凌空做出各种各样的机动动作。高空俯冲、低空爬升、连续滚筒、模拟咬尾,飞的那叫一个过瘾,就是不肯落地。江强无奈的让这俩人先下来,二人则恋恋不舍,请求燃油消耗过半再降落。

江强更加无奈的告诉他们,p51野马战斗机的航程超过2750公里,你们就算飞到晚上也飞不完,先下来再说。二人只好驾驶战机降落。

同时集中目前的12架运5和24架c47展开一次大规模空投,能够一次性投送一个空降营的兵力,这样才能让空降旅具备成编制投送的实战能力。此刻的栖霞县机场上,各种机型已经挤的满满当当了,足足四十八架战斗机和运输机一排排的停在机场跑道两侧,显得十分壮观。

而李景林和刘光华二人则继续培训菜鸟飞行员,最优秀的飞行员驾驭p51升空模拟空战,表现一般的飞行员则驾驭c47运输机,表现最差的则仍然飞运5。胶东地区的云层上空,几乎每天都会隐隐约约的传来活塞发动机的呼啸声,那是飞行员正在驾驶着安装照相枪的战斗机在一次次模拟空战,互相磨炼着格斗技能。

而几十公里之外,正在包围胶东的日军自然是无从察觉这一点的,因为他们正忙着按照畑俊六大将的命令驱赶更多的难民到胶东地区呢。日军一心想要让难民们耗尽江强的粮食,丝毫不考虑抵达胶东地区的难民日后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麻烦。这些日子以来,日军从整个山东驱赶而来的难民浪潮如涓涓细流一般汇聚向胶东地区,保守估计数量也有六十多万人。

这些数量庞大的难民们战战兢兢的来到了胶东地区,本以为等着自己的是一片吃人的炼狱,却没想到这是一片广阔安全的新天地。难民们惊奇于这里的景象,在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了这里发生的一切,于是参军热情也变得十分高涨。

但各个部队的员额都已满了。于是,江强又下令组建了四个预备役师和三个生产建设师,他要先用这些部队的骨架去把数量庞大的难民们暂时整编起来,建立初步的秩序,免得内乱。这些预备役部队们除了进行最初步的军事训练和最初级的武装之外,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生产和建设。

等到日后战局进一步扩大,这些预备役部队才有上阵的机会。总结下来,此刻的江强足足手握着十五万精锐正规军和十六万预备役部队,飞机坦克大炮也是样样都有,堪称是兵强马壮了。

但如此规模的军队每天消耗的资源数量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胶东地区原先就有几百万人,再加上鬼子驱赶而来的六十万难民,这加起来的数字可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其中,光是吃饭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也是鬼子希望江强遇到的问题。因此,这便涉及了军事建设之外的另一个领域。

农业。江强解决吃饭的问题主要靠两条路子:第一就是靠上海虹口救济,第二就是靠自力更生。所以,粮食这种初级产品,能够依靠其他途径解决就靠其他途径,尽量避免消耗宝贵的黄金。

在江强来之前,胶东地区一年就算风调雨顺,过个顺利的丰收年,粮食的亩产量也不过三百斤到四百斤,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江强可瞧不上这么点粮产量,大手一挥,直接按照现代条件进行农业建设。

优质稻种、营养丰富的氮磷钾化肥、各种机械化设备一时间走到了台面上,进行非传统意义上的播种和开垦,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产粮计划。当初随着难民潮来到胶东地区的几个农业教授看着这个大计划,简直无比惊讶。在这些农业教授的传统思维里,还从来没有过一个计划会用到这么多机械化设备种粮,更没有见过如此优质的稻种,至于如此之多的化肥,那简直是教科书上可望而不可及的产品!区区一个农业,居然汇聚了这么多豪放的条件,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农业教授们二话不说,亲自下地,在胶东地区地图上规划着一块块农业区域,这一片种植水稻,那一片种植玉米,另一片种植土豆,眼神里充斥着希冀。一种能大干一场的希冀!

云磨山和封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一派热血沸腾的景象。挂着铁犁的拖拉机在轰鸣声中开辟出一块块良田,自动水泵则将大量清水从河流抽到农田之中,插秧机则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插入一排排秧苗,水稻喷雾机则把农药喷洒出去杀虫灭草……那效率,杠杠的!

外围的日军自然也不安分,虽然在特情局的情报封锁之下,日军也不知道胶东地区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这不妨碍他们来捣乱拆台。

到了夏秋交接之时,日军决定来找一找胶东地区的麻烦。于是乎,日军准备派出一些战机去轰炸胶东地区的农田,给他们预想中已经沦为饿殍遍地的胶东地区再添一把火,加速江强的灭亡。在日军的阴谋下,十几架日军战机带着白磷火烧弹呼啸而来,企图烧毁胶东地区的农田。把胶东地区彻底化为人间炼狱。

然而迎接日军战机的是一枚枚毒蛇般的地对空导弹。在几轮地对空导弹的迎头痛击之下,这些日军老旧战机只剩下死路一条的结局。这些战机被击落的击落,被打爆的打爆,只有几架幸运儿能够捡一条命逃回机场。

吃足了苦头的日军陆军航空兵表示,在陆军或者情报部门搞清楚胶东军区究竟掌握了什么神秘防空武器之前,他们绝不会再出动一架战机去自寻死路了!可进入胶东地区的间谍令他们大失所望,那些间谍就没一个能活着出来的,就算能潜伏下来的也压根没办法与外界沟通联系!

所以他们同样是一头雾水。没办法,华中派遣军只好取消了轰炸胶东地区农田的计划。不过日军将领们却并不失望,毕竟就算胶东地区那点农田能够顺利产粮,又能喂饱多少人的肚子?现在的胶东地区的人口已经达到一千多万。

那点粮食用来养活华军自己都很不容易了,再想养活六十万难民的肚子,呵呵,痴人说梦去吧!所以,在日军将领的眼中看来,轰炸或者不轰炸,完全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有了锦上添花,没有也不影响大局。只要他们熬得够久,胶东地区里一定会爆发巨大的饥荒!到那时,那个该死的卫平所率领的军队必将不攻自破!无根浮萍,也许一时间威胁很大,但时间一久,必将枯萎!

在这些日军将领美滋滋的盘算着到时候怎样摧垮江强的时候,秋天已然悄然无声的到来了。这时,胶东地区已是一片大丰收的景象。而且农民们这一次也不用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收割粮食了,因为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纵横驰骋的联合收割机,第1装甲旅的坦克兵们获得了一项新的任务——驾驶联合收割机帮助农民收水稻。

于是乎,在农民们瞠目结舌的表情里,一台台钢铁怪物在整齐的农田里驰骋着,以惊人的效率收割着粮食,广袤的农田顷刻间便如同被剃了头一般空荡荡的。而老人和小孩则自发组成队伍,跟在联合收割机后方捡一些碎粮,避免浪费。农业教授们同样欣喜若狂的看着这丰收的一幕,这些粮食就像是他们的儿女一般,如今儿女茁壮成长了,怎能令他们不激动欣喜!

一个老教授兴冲冲的跑到称重台上看看一亩地的收成,结果大跌眼镜:“我的老天爷啊!亩产量居然达到了一千斤!这怎么可能!这完全违背了教科书上的规律!”老教授着急的抓住身边人问道:“你们是不是搞混了?是不是把三亩地的粮食都弄到这边了?可不能糊弄我!”

身边人哭笑不得:“教授,我们也不敢相信啊,但是真的就是一亩地产量两千斤,所有的农田都有这么多粮食,穗子又厚又大,皮薄肉满,我们之前种的粮食跟这些穗子一比那就跟杂草似的!”说着,这人指了指不远处:“您看,老百姓们都乐疯了!”

老教授看过去,发现好多老百姓果然乐疯了,他们围绕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兴冲冲的打着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人甚至还一头埋进了粮食堆里,贪婪的嗅着粮食的味道,有人则把一捧捧粮食往天上撒,让阳光照耀在他们满足的脸上。不远处,一些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更是揉花了眼睛,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这些粮食,一副难以相信的表情。他们活了这么多个年头,打从清朝到现在,还从来没见过哪一年的收成能如此夸张!要是年年能收成这么多粮食,那他们这些年也就不会过的这么苦了……老人们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泪水。

scriptapp2();/script

()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