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闲谈(2 / 2)

加入书签

“那太好了。”江禾曦笑盈盈地看了一眼众人,她之所以找里正帮忙做这些看起来根本不需要什么人手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管控好酒坊和酒楼的原料,更何况里正要是管辖这些事情,村民们定然不会不服气,以后平安村也能更稳妥些。

“对了,这是我送给李二哥的贺礼,祝贺他考上了举人,还请里正叔不要推辞,让我沾沾李二哥的喜气。”江禾曦从溶月那里接过一个木盒子,一看里正就要推拒,忙笑道:“里正叔不必客气,这里面都是笔墨纸砚,如今李二哥考上举人了,定然要去京城参加来年的会试,这些东西也能派上用场,我与叔认识多年,难不成叔连这个都不肯收吗?”

里正娘子瞥了一眼不好意思的里正,干脆走上前来,直接接过江禾曦手中的盒子,笑呵呵道:“我替二郎收下了,多谢江姑娘了,江姑娘你别理这老头子,他这是害怕了,前几日县城的富户老爷突然过来了,说要赞助二郎去京城赶考,那场面话说的那叫一个好听,老头子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到了原来富户是想让二郎休妻再娶呢!”

“这下子可把老头子气得不轻,在家里生了好几天的闷气,幸亏我当时一个大扫帚把那些富户都给赶出去了,要不然二郎回来还不知道怎么生气呢。”里正娘子调侃地朝里正笑了笑。

“婶子好厉害。”江禾曦赞赏地看了一眼干脆利落的里正娘子,一看里正有些涨红的脸色,不由得有些好笑。

一旁的二儿媳也是一副劫后余生的庆幸感,要不是婆婆反应及时,估计她如今说不定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不过李家到底不是那等子趋炎附势之人,要不然也不会拒绝富户的要求。

看到眉眼带笑的李家婆媳,江禾曦眉心微动,突然有些明白里正为何答应了此事,原本她还想好了许多措辞劝他一番,没想到里正倒是很快就答应了,看来李二郎进京赶考这事给里正留下心理阴影了,想要多攒些银子,日后才不会受人牵制。

看到这一家子不谗不媚的做派,梁冉暗暗点头,要是李二郎是个不错的,他们家倒是可以扶持一把他。

不要说镇南侯府势利,李二郎考出成绩了才帮扶一把,以他们家的门楣,何必费尽心思招揽一个寒门进士,不过是看在江禾曦的面子上,帮一下相熟之人罢了,这也算是官场的一种普遍现象,也不至于如此苛责。

“李二哥何时进京赶考呢?”江禾曦问道。

里正开口道:“过几天就去了,二郎已经与同窗约好了,大伙一起进京,也好有个伴,今日他去书院了,找夫子说些话。”

“如今京城的客栈定然被进京赶考的举人挤满了,李二哥要是不嫌弃的话,我待会派人去信一封给陈贵,让他接待一下李二哥,这样也免得到时候不方便。”江禾曦笑道:“我待会把京城的地址留下来,到时候李二哥去那里找人便可,所幸陈贵也认得李二哥,到不麻烦了。”

“这感情好,多谢江姑娘了。”里正求之不得,自然笑着应下了。

“作坊那边还有些事情,那我就先回去了,里正叔要是有事尽管来找我。”江禾曦站了起来,告辞道。

“江姑娘慢走,我送送你。”

几人又慢悠悠地离开了里正家。

平坦的田野上站了星星零零好几个农夫,正在弯腰除草,几个老人坐在大树底下乘凉聊天,满是褶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远山一片片金黄色的果树,诱人至极,一切的一切,岁月静好。

梁冉不由得有些艳羡,她自幼在青州长大,所看到的大多数是贫苦的渔民,残暴肆虐的倭寇,每年战争不断,直到近年来才有些好转,青州不再是那般荒芜贫瘠。

原本她以为远在边境,甚至紧靠北狄与西域的荆州定然要比青州还要艰苦,但这边的百姓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却比京城的百姓坚韧得多,就像青州的百姓一样,风雨过后,终将会如彩虹般绚丽。

加上近两年大盛推广了红薯土豆等作物,荆州自然是第一个响应朝廷的号召,种植了大量的红薯土豆,如今的荆州俨然已经一片如火如荼的盛景,不久后说不定就能摆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战后惨像。

而平安村,更是在这普遍贫穷的荆州中的一个特例,梁冉可以很肯定地说,平安村比起京城的普通老百姓也不差什么,只不过是地域上的不同罢了。

那健硕的身姿,灿烂的笑容,是她在许多地方都没有见过的。

这一切,都是身旁的女子带过来的。

一想到这,梁冉不由得看了一眼身旁嘴角噙笑的女子,有时候她也会觉得奇怪,明明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姑娘为何总会想出不一样的奇思妙想来。

“表姐,我们去针织作坊那边吧,你不是说很想去看看吗。”江禾曦笑看着梁冉道,却发现她眼神有些呆滞地看着前方,不由得有些疑惑,在她面前晃了晃手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