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寻迹(2 / 2)

加入书签

淳于几道:“会不会也是凶手遗落的。别人以为是若云的遗物,就放入了棺木。”

谭叔手指轻叩案几,一面想着一面说道:“是了。若云和庄主都是被勒颈,用的应该就是这种冰纨。”

其华道:“那么说来,谋害若云和秦庄主的或是同一个人。”

谭叔道:“这样想来也不差。”

淳于几心中却有困惑,“这两条冰纨怎么都会遗落在现场?”又想不透其中原委,一时无语。

其华拿起冰纨翻看一番,道:“这冰纨虽说是凶手遗落之物,但也是寻常之物,用的人应该很多,要是追查的话,恐怕不那么容易。”

谭叔道:“这冰纨轻薄透明,冬不可御寒,夏不可避日,内地妇人用的很少。而塞外风沙大,西域女子喜欢用这种丝巾蒙面。商贾往往尽数收购贩到塞外,获利颇丰。这冰纨只在齐地出产,数量不多,所以内地市场上寻常见不到,而有货源的商肆也就那么几家。如果能找到丝巾出处,就可以追寻相关人等,凶手很可能就在其中。”

淳于几点点头,道:“谭叔说的是,事事都有个端绪可寻,这冰纨就是追查凶手的线索。我们这就去北市。”

谭叔起身拱手告辞,淳于几将他送到门外。

其华目送谭叔离去,回转身神秘兮兮道:“这谭叔性格沉稳,你可发现——他身怀武功。”

淳于几道:“你也看出来的?”接着又说道:“他当年是跟着若云的外祖父贩私盐,那可是很危险的勾当,会些武功也在情理之中。”

其华俏皮地吐了下舌:“你好像什么都知道。”

淳于几伸了个懒腰,道:“明日我们就去寻这丝巾的出处。”

其华凑近他,眼盯着门外,轻声道:“你不觉得谭叔早有准备,给我们线索去查。”

淳于几笑而不语。其华推了他一下,嗔道:“你倒是说呀。”也不等他回应,颇为八卦的自说自话道:“谭叔是若云的外祖父从小收养的,与若云的母亲一起长大,情分应该是很深的,或许就是他的爱慕之人。所以,他对秦简的死并不在意,他愿意帮我们,就是为了若云,那是谭家留下的唯一骨肉。”

两人唏嘘良久,淳于几字斟句酌说道:“人世间最放不下的是一个情字。”

其华听到这话又惊讶又好笑,瞥了他一眼,道:“你也知道这世上有一个情字啊。”淳于几蓦地涨红了脸。

·

入秋农忙,阳周县城北市的行人少了许多,街上也显得冷清。淳于几和其华去了几家布店,拿出那条冰纨作样,说是要买。那几家掌柜都说没货,两人虽然知道这种丝巾不常见,但也诧异怎么会都没有货,而且店家也是爱理不理的。

他俩又拐入一家布店,掌柜倒也和善,其华于是好奇地问为何布店里都没有这种丝巾。

这掌柜闲暇无聊,又见他们是外乡人,便与他俩说了其中原委。这种齐地出产的冰纨货少且贵,汉地妇人少有佩用,却在塞外极受欢迎。不过,以往边塞战事频繁,关市时开时关,商旅不畅,而且这冰纨也算是小宗物品,虽利厚但量小,所以当地布店里很少备货。久而久之,也就几个专事关市交易的商贾在做这种丝巾的买卖。

其华问掌柜:“我若要进货,可以去找谁。”掌柜朝街上张望了一遭,道:“有个叫马贵的人,他做这种丝巾的买卖。刚才还见他在街上。”

其华与淳于几相视一眼,又问:“他是那家店铺的?”

“他没有店铺,是个行商。”

两人有些失望,其华问道:“能找到他吗?”

掌柜很干脆地说:“能找到。他经常在街上逛的,三十多岁模样,中等个子,右眼角处有道疤痕,戴白巾,穿短襦长袴。”其华喜出望外,连连道谢。

到了街上,其华得意地说:“怎么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淳于几也是一笑。

两人便在北市寻找,从街头到街尾,但凡看到穿着装束差不多的就凑上前打量,这么来来回回找了一个多时辰,并无踪影。其华越走越泄气,终于累了,盘腿坐在树下的一块石板上,道:“脚也走酸了,不找了。”淳于几站在她边上,也不说话,双眼还在巡睃街面。

其华歇了一会,缓过劲来,站起说道:“走吧。再找找。”才转过身,有一人低着头从她面前走过。

她不经意扫了一眼,忽然浑身一哆嗦,脸上露出错愕的表情。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