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同时制造(2 / 2)

加入书签

        再者,杨小涛说的也有道理。

        国内第一个,这名头就够响的了。

        <div  class="contentadv">        要知道,解放之所以名传大江南北,不就是靠着生产出全国第一辆卡车吗?

        他们泉城汽车厂,还真要拿下这重量级的荣誉。

        “那就,做这个…”

        “擎天柱!”

        刘德辉一愣,随后也没多想,“做这个擎天柱。”

        会议继续,既然主调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确定部件的生产制造。

        等几人讨论完设计图纸的事,杨小涛刘德辉和汪大海三人才走到办公室里。

        “老杨他们呢?”

        汪大海坐在一旁,拿起烟点燃。

        “老杨去了延州主持钢铁厂的建设工作。”

        “老刘去了一机部,老陈去火车站,老王也去了一分厂。”

        “所以,数来数去,就剩我了。”

        将茶缸放在两人跟前,屋子里娄晓娥又不知道跑哪去了,只能自己动手。

        “听说了没有?”

        “啥?”

        “沪上那边做出三轮车了!”

        刘德辉说完,杨小涛目光一凝。

        可旁边汪大海却是笑起来。

        “这事可是有意思。”

        随即汪大海端着缸子一边吸烟一边笑着,“他们坐三轮车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要分一杯羹。”

        “可惜啊,可惜。”

        刘德辉将汪大海的椅子踹到一旁,“你就幸灾乐祸吧。”

        “哪有,我实话实说。”

        说完,汪大海就将具体情况说了一遍。

        原来,这些天过去,关于沪上生产汽油三轮车的事已经传开。

        毕竟是第一次国产汽油发动机的,国家也很重视。

        可惜,只有重视是不够的,想要在国外打出名声,还是要有过硬的技术。

        然后…

        送到西北检验的十辆汽油三轮车全部被打回来。

        理由很简单,跟全通三轮车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为此那些商人、代表的还特意找到了当地的代表王科长那。

        让商部的人很是无奈,陪着说了一顿好话。

        国内收到信息后,立马制止了沪上三轮车出口的心思,转而将其用于国内使用。

        正好填补全通三轮车出口后留下的份额空缺。

        这事传开后,沪上汽车厂可是丢了老脸。

        但上面的文件下了,订单也收了,只能咬牙认下。

        “谁让他们拾人牙慧了呢。”

        汪大海抱怨两句,杨小涛听了没有说话,只是在心里将小型汽油机和摩托车提上日程。

        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们做的了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

        沉默片刻,刘德辉继续开口。

        “现在,就看咱们这款擎天柱,能不能一炮打响了。”

        “放心吧,老刘,这车子一出来,你肯定会爱上他的。”

        见杨小涛这么说,倒是让两人生出了信心。

        随后的两天,杨小涛坐镇研发科,有遇到问题的就解决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给出解释。

        朗工几人也将设计理念说的清楚。

        杨小涛还带着刘德辉几人去车间参观了八缸柴油发动机的生产现场,让汪大海等人不住的惊呼。

        再看机械厂其他车间,也是如火如荼,两人明白,现在的机械厂那是蒸蒸日上啊。

        经过两天的探讨,汽车厂与机械厂这边也算是‘结盟’了。

        若是一切顺利,机械厂将负责提供发动机,而汽车厂负责提供必要的帮助。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当然,双方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若是这款擎天柱不受欢迎,根据双方合作关系,杨小涛就得生产四缸柴油发动机,相应的,泉城汽车厂也会根据新的发动机重新设计卡车。

        第三天上午,刘德辉将设计图纸小心收好,贴身保管。

        UI后便带着人坐上返程的火车。

        他们要尽快回去将‘擎天柱’做出来,尽快让人见到实物,是不是像杨小涛说的那般,霸气。

        等刘德辉等人离开后,代青钢几人再次拿着修改后的设计图来到杨小涛办公室里。

        杨小涛认真看了一遍,跟自己先前提到的差不多。

        三人也是通力合作了一把。

        因为在这款车上,都有三方的影子。

        车子整体架构有别于普通卡车,车身上的折角,而且关键部位增加了厚度,此外头上还有一挺机关炮。

        车子两侧也有射击孔,除了没安装上导弹,其他设计很符合当下的潮流。

        知道这是三方已经商量好的了,随即不再多想,让人找来逄国,然后打着去车间,开始制造。

        与泉城汽车厂不同,他们是来寻求合作的。

        而装甲运输车是机械厂自己的任务。

        代青钢他们只是来帮助的。

        很快,逄国就找到了正在制造发动机的刘大明,将情况认真说明。

        刘大明听了是杨小涛亲自交代的,立马抖擞精神,开始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