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不信这个邪(2 / 2)

加入书签

        杨佑宁肯走点头,“领导,最少七成把握。”

        夏老听了带头往车间里走。

        此刻,半自动铣床前,一群人都看向中间。

        <div  class="contentadv">        张冠宇正测量着部件精度,一旁的杨小涛面色平静,等着结果。

        “小涛,夏老来了。”

        身旁王国栋开口提醒,杨小涛反应过来,立马回神迎接。

        夏老直接来到近前,先走看了下工作场景,随后对杨小涛问道,“今天能做完?”

        “领导,按照现在的进度,估计上午能做出来,我已经让钢厂那边准备好了,东西做完就送过去组装检验。”

        “好!”

        夏老也不知说什么,现在唯有等,等着最终结果。

        上午十点半的时候,各车间加工件均已完成,张冠几人对所有部件进行测定,均附合纸设计要求。

        见此,杨小涛对夏老几人点头。

        夏老也是精神一振,“装车,我们去钢厂。”

        说完,早就在在外面等待的工人开始往卡车上装载。

        没多久,两辆卡车拉着部件,另有一辆拉着研发科的人,还有刘怀民杨佑宁几个坐着吉普车,轰隆隆的离开机械厂。

        至于留守机械厂的事,就只能委屈王国栋了!

        车队离开机械厂,在最前面的吉普车上,夏老与杨小涛坐在后排,副驾驶上杨佑宁汇报着这段时间机械厂的事。

        随着车子前行,当杨佑宁说起杨小涛那废寝忘食、一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时,杨小涛平静的表情下,对杨佑宁伸出大拇指。

        老杨这点非常好,是他的功劳他绝不会让,但其他人的他也不会抢。

        还会帮着邀功。

        这自己邀功跟别人替自己邀功那可是不一样!

        果然,夏老听杨传宁这么说,再看向杨小涛的目光中多了份关怀。

        如此有毅力还有才华的年轻人,他是越来越喜欢了。

        “小杨,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是,领导。”

        “没有外人,不用拘来。”

        夏老笑着,杨小涛自然要顺着来,随后略一沉思缓缓开口,“好的。”

        “这上次我去金陵的时候,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大家说,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拆的。”

        “还说什么国内只有一个,拆坏了负不起责任!”

        “我当时那个气啊,就不明白了,这东西到现在都二三十年了,难道咱们的技术连人家三十年前都比不上?”

        “我就不信这个邪!”

        杨小涛说着,前排的杨佑宁立刻挥舞手臂,“对,就不信这个邪。”

        夏老也是肯定点头,他们开始建设的时候才叫一清二白呢,现在,怎么也得进步点吧。

        夏老笑着,杨小涛继续说道,“所以我就想,既然人家能做出来,咱们没理由搞不定。”

        “何况这东西对咱们有用,更不能被人卡脖子了,要是万一哪一天那台机器坏了,难不成我们还要求人家来修?”

        “正因如此,我就查资料,结合以前的经验知识……”

        一路上,杨小涛将设计的初衷、过程、想法通通说出来。

        那口才,就是杨佑宁听了也觉得条理清晰清楚明白,不当解说员白瞎了。

        嗯,有些话还真得记下。

        杨佑宁在心里想着,若是这次成功了,机械厂的纪念堂里又的多一篇幅,到时候杨小涛说的这些可都是上好的解说词啊!

        心里盘算着,对两人的谈话听的越发认真。

        一路上,众人都在讨论着,不止是杨小涛他们,后面车子上也是如此。

        大家都期盼着,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红星钢铁厂。

        自从接到小涛的通知电话后,管志勇就带人来到液氧制备车间等着。

        同时让工人熟悉相关从器的使用,还有储备液氧用的罐子准备好,免得用的时候用了没有,那在领导面前可就丢人了。

        至于能不能做出来这不是他考虑的,他只需要做好准备,不论成功与否。

        安仲生跟在管志勇身,自从得到消息后,仍是处于震惊当中。

        这消息,来的太突然了。

        自从上次杨小涛回来后,他便得知国内液氧的生产状况,越是了解越是对液氧的制备不报希望。

        这两天,他都想跟杨小涛说明情况,先用氧气来实验,获得一手数据。

        至于其他配套设计,等技术成熟来后再进行。

        但他也清楚这些天杨小涛在忙什么。

        那是摆明了态度,不指望别人自己动手干啊。

        如此情况下,他才没说,一直等到现在。

        可也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同志们的热情就会没了。

        而今天,按到电话后,他才意识到,杨小涛让他们等,那是有底气的啊。

        “安老师,杨总真的能做出来了!”

        身后李俊明同样怀疑,当初让他们做这个生产车间的时候,大家就有这个顾虑,别到时候车间起来了设备却来不了,空作无用功。

        只是杨小涛身份在那,加上管志勇等一帮钢铁厂的领导带头,这才将车间建好。

        其中花费可是不小。

        安仲生听到李俊明的问题心里还在想着怎么回答,旁边并行的逄国却是开口说道,“小李子,知道杨总为什么这么年轻,却能让研发科的那群老家伙老实的听从安排吗?”

        “让整个机械厂上下都心服口服吗?”

        “为什么?”

        “因为他是轧钢厂最年轻的八级钳工。哪怕是现在,这机械厂,这四九城,也没人比他技术强!”

        “还因为他是工程师,虽然只是九级的,但他设计出来的东西,从来没有失败过的。”

        “要不是工程师的职级晋升还有年限要求,他别说是八级,就是连跳三级,都不为过!”

        逄国认真说着,显然对杨小涛十分服气。

        随后又对李俊明说道,“你现在要考虑的是,液氧制备出来后,转炉实验何时开工。”

        李俊明恍然大悟,立马在心里盘算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