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飞鹰(2 / 2)

加入书签

        用力的唰着衣服,这件傻柱的工装怎么洗都洗不干净,却是她此刻最喜欢的事。

        今天洗干净,过两天给傻柱送过去,顺便将这个月的钱拿回来。

        后院,许大茂一早就起来收拾东西,昨晚上听说轧钢厂总厂的事,虽然心理难受,但看着秦京茹的小肚子,还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生活改善上。

        “大茂,你上次说的烤鸭啊。”

        “嘿,我的小姑奶奶,这烤鸭那也得凑着啊,凑不着咋办?”

        许大茂为难的说着,上次答应带烤鸭回来,结果自己身上就那么点钱,还没有票,那什么买?

        “我不管,你可是答应人家的,你说话不算话。”

        秦京茹撒着娇,手掌还不时的拍拍鼓起来的肚子,算算日子也有三四个月了,穿的衣服少了更加明显。

        许大茂看了眼那孕育生命的场所,一咬牙应下,“好,今晚上我去买!”

        “大茂,你真好。这吃啥补啥,咱儿子要是吃了烤鸭,肯定长得更有劲。”

        “那是,咱儿子,肯定壮实的。”

        一番腻歪后,许大茂赶着车子往外走,杨小涛恰好也出了院子。

        昨晚上被车送回来,这上班只能用十一路了。

        许大茂见此,脚下用力,快速超过杨小涛,还不忘冷哼一声,丝毫没将杨小涛放在眼里。

        杨小涛看着穿戴整齐的许大茂,一声钱绿的大衣裹在外面,下身棕绿色长裤,身边挂着一个绿色布袋,自行车上还用布袋特意保护的放映机,车子大梁上挂着一个褡裢,同样是绿色的。

        咋一看去,都是绿。

        随后,杨小涛将目光移到许大茂的头上,总觉得,这上面缺一顶绿帽子啊。

        除了大门,周奎王军等院里的胡同的轧钢厂工人聚上前,平常杨小涛要么开车,要么骑车,难得今天跟他们一起走着去上班。

        一路上,众人有说有笑,有人问电高压锅会不会出口,定价得多少。有人问上面会不会下任务,还有拖拉机的事,甚至还替人打听,车间里要不要人了。

        杨小涛能说的就说,不能说的打个哈哈,一路上走的倒也热闹。

        来到轧钢厂,杨小涛在办公室里坐会儿,然后出门转了一圈。

        发现杨祐宁、陈宫和王国栋几人都迟到了。

        就是车间里面,几个主任也没在岗位,心理奇怪着,昨晚上喝的不多啊。

        等中午的时候,车间里,张冠宇拿着检测数据来找杨小涛。

        “厂长,各项检测指标已经完成,咱们的电高压锅,都合格。”

        杨小涛接过检测指标,仔细看了一会儿,随后点头。

        “这份数据表格给我一份,剩下的留档。”

        “好。”

        确定没有问题,这电高压锅的最后一环也算是补上了,接下来就是让各个工厂鼓足马力加油干了。

        下午,杨祐宁和杨小涛带着报告去找刘怀民,一番汇报之后,在最终报告上签字确认,随后送到上级部门那。

        接下来两天,轧钢厂都在等消息。

        周六,刘怀民带着上级指示来了,这次不仅带来了任务安排,还给电高压锅起了名字。

        当然,这名字并不止是嘴上说说,还有两个字。

        毛笔字。

        飞鹰!

        杨小涛不清楚为什么好好做饭的锅要起一个动物的名字,就像一辆自行车非要取‘金鹿’、‘凤凰’似的。

        而且这名字在后世影视中,应该是什么什么特战队的常用称呼吗?

        感情以后电视上出来一个某某飞鹰某某对,然后人们看着桌上的电压力锅,总有种,喜感。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这两个斗大的毛笔字。

        在刘怀民拿出来的时候,杨祐宁就抢先一步拿在手里,那字的模样,杨小涛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跟家里书上的题词一个样。

        更重要的是,一旁还有题词落款。

        ‘祝红星轧钢厂为革命事业披荆斩棘,再创佳绩。’

        呼吸,瞬间灼热。

        这字,必须得争。

        “老杨,这字我看看。”

        一旁的陈宫也看出门道,缓缓靠近,小心说着,同时伸出手想要

        哪知杨祐宁反应更快,直接将纸捧到身后,“老陈,你在那看就行了。”

        “嘿,老杨,你这就不地道了,这是首长给咱们厂的,可不是给你的。”

        “对,给咱们厂的,所以作为厂长,我觉得就挂在厂长办公室里了。”

        杨祐宁不可否认的语气,一锤定音。

        杨小涛跟陈宫对视一眼,都是无奈。

        不过,在工厂里也不错,起码能当镇厂之宝。

        刘怀民在一旁同样看的眼热,这要是还在轧钢厂,这东西怎么也得挂在书记办公室吧。

        将心理的杂念甩掉,刘怀民开始行使职责,以联合工作组组长的身份,开始制定生产计划。

        “按照上级要求,本月内要生产出一百台飞鹰派高压锅,上面有意沿开拓西部市场,所以这一百台要尽快做出来。”

        “小涛,这锅的使用说明书也要跟上,上次做的说明书对方非常喜欢,只要看懂了就会用,很有用。”

        “上级对这事很重视,你让人加紧时间制作,实在不行,就跟印刷厂合作。这个你把握好时间。”

        “老陈,生产启动后,你这边注意沟通,跟各厂说清楚了,一定要保证物料及时,不能耽误生产。”

        “还有质量问题…”

        刘怀民说完,又嘱咐一番,这才离开轧钢厂。

        杨祐宁则是去找装裱匠,陈宫忙着联络感情,杨小涛则是回到办公室,整理使用说明书。

        下班后,杨小涛将写了一半的说明书放在抽屉里,出门下楼,看着天边阴沉沉的,快步走到车队。

        明天,就是清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