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不蒸馒头争口气(2 / 2)

加入书签

        杨佑宁说完,杨小涛看向汪厂长。

        那知汪厂长咧嘴笑起来,“果然瞒不过你。”

        “老杨,你知道当年分配汽车项目的事吧。”

        杨佑宁闻言,从抽屉里拿出一盒烟,分给汪厂长,杨小涛赶紧拿出打火机给两人点上,没一会儿,屋子里三个人就吞吐起来。

        “知道。那场景,现在都还记得。”

        见杨小涛疑惑,随机杨佑宁解释起来。

        当年一机部为了建设国家重工业,开始重点扶持一些项目。

        其中汽车制造就是重中之重。

        当时来自全国有名的厂家齐聚四九城,为的就是从一机部这里获得项目支持,那时候杨佑宁作为轧钢厂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而在派发任务到时候,对于已经有成熟技艺的中型汽车项目,几个厂家都瞄准上了,结果就因为北边的一汽凭借当年留下的机器设备,硬是将其抢到手,一机部将其给了一汽,泉城这边没有所获,就只能研究重型卡车。

        但重型卡车岂是容易研究的?

        这几年,泉城汽车厂的工人们是宵衣旰食,用锤子敲这才敲出来了黄河JN150,按理说对国家也算是有交代了,不少地方都有黄河的身影。

        汪厂长听完后,继续说着,“若是其他事情,我也不打算跑这趟,可这事,我听了都觉得来气。”

        汪厂长将烟头掐灭,扔到烟灰缸里,拍着大腿说着。

        去年部队要进行摩托化,所以对汽车的需求大大增加。

        本来以为黄河汽车能够中标,被选中。

        可没想到,做出来的车在部队的初步选择上,竟然败给了一汽的解放。

        两者之间根本就是不同档次,一个中型卡车,一个是重型卡车,按理说部队可以同时采用。

        但上次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只选了解放,而将重型卡车的份额都分给了解放汽车,厂长带人去询问的时候,部队的负责人是这么说的,‘重卡的载重只有七八吨,一门150榴弹炮就有六七吨,再加上炮弹,怎么跑?再说了,战场上需要灵活性,重卡在这方面远不如解放汽车。’

        “你听听,这是什么话?”

        “重卡拉不动150榴,那解放就能拉动了?区区四吨的载重,也就是仗着零活方便操作,这才获得青睐。”

        “可就是这事,让泉城汽车厂上下都觉得憋屈。”

        汪厂长说着,脸上愤愤不平。

        同为泉城人,荣辱与共啊。

        何况他们厂也是黄河JN150的生产者之一呢。

        “老杨,小杨。”

        “我这次来,老刘的意思就一个,若是能够起作用,那不管说啥,都要拿下来。”

        “不蒸馒头争口气,这一年来汽车厂的同志们忘我工作,就是为了今年的招标一雪前耻,为汽车厂正名。”

        杨佑宁和杨小涛听了,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事情,更没想到,汪厂长会为这事专程来一趟。

        汪厂长说完,屋子里一片沉默。

        “厂长。”

        见杨佑宁还在沉思,杨小涛脑海中转动片刻便有了注意,“我觉得,咱们应该支持刘厂长他们。”

        杨佑宁没有回答,而是看着杨小涛,让他继续。

        “汪厂长说了,既然部队招标,那就凭真本事来。”

        “我相信,泉城汽车厂的同志们会全力以赴的。而我们也能趁机,将机械液压系统打想名气。”

        “您想,若是重卡获得部队的大量订单,同样也是给我们打响了名声,到时候别说四九城,就是其他地方的车子也要过来寻求。”

        “所以,帮助汪厂长和刘厂长,对咱们轧钢厂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杨小涛说完,汪厂长露出感激神情。

        杨佑宁默默点头,“小杨说的对,这事,咱们得帮。”

        汪厂长笑起来,“好,有你这句话,我这任务算是完成了。”

        杨佑宁同样笑着,“我早看那群鼻孔朝天的家伙不顺眼了,这次咱们两方合作,正好杀杀他们的威风。”

        “对,就这么干,不争馒头争口气,这次一定把气出了。”

        两人说完,杨小涛在一旁询问,“汪厂长,既然咱们都说定了,我们要怎么做?”

        汪厂长笑着,“怎么做你得打电话问问刘德辉。”

        “来之前我们说好了,若是没用,就不用打电话了,若是谈不拢,也别叨扰,省点电话费。”

        “可要是谈拢了,就要你们自己联系了。”

        说完,杨佑宁指着汪厂长,“你这是干的容易,好处是啥?”

        “哈哈哈,老刘这人贼抠门,不过这次倒是大方了,只要成了,回去,两瓶高粱酒。”

        “那你可是赚了啊。”

        杨佑宁打趣着,走到电话旁,心神平静,随后拿起电话拨打出去。

        只一会儿,对方就接起电话来。

        随后,杨佑宁和刘德辉在电话中交流了十分钟,这才挂断电话。

        “怎么样?”

        杨小涛两人询问,杨佑宁面色凝重。

        “这次招标,本月底在四九城进行。现在有意参加的各地厂家已经动身。”

        “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快将图纸送过去,然后在原图上进行改动,要在举行招标前生产出十台汽车,然后运来。”

        “时间有点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