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扶持计划(2 / 2)

加入书签

        杨小涛说着,邓院长皱眉。

        这话要是别人说出来,他只会笑笑,然后一番鼓励。

        但从杨小涛嘴里说出来,那就需要仔细琢磨了。

        因为,真有可能成功。

        “科学探索的道路是充满坎坷的。”

        “但我们不能因为怕摔倒而不敢放开步子。”

        “院长,您想,一个玉米只能解决部分人的吃饭问题,那剩下的大部分呢?总不能让南方都种玉米吧,那里可是水稻的主场。”

        “还有,玉米再怎么说也只是杂粮,虽然现在国人啥都吃。但总有局限性,可大米不一样啊!这东西,南方北方都能吃的。”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咱们研究失败,投入打了水漂,也能给后人积累经验啊。”

        “去芜存精,积累经验,这不就是农科院存在的意义吗?”

        这一刻,杨小涛说的冷静,却很让人受鼓舞。

        邓院长听完后,也被杨小涛的言语激动。

        但他心里还是犹豫,因为这些研究耗时耗力,上级未必舍得投入。

        毕竟,现在倡导的可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你说的不错,但,你也知道,咱们国家的困难。”

        杨小涛点头,不过又笑起来,“院长,经费的事咱们可以一步步来。”

        “您作为院长,农科院肯定有经费的,再加上捐出来的十万块钱,我觉得三五年应该没问题。”

        邓院长一愣,随后想到杨小涛捐出来的两万美金,立马笑起来,“那是上交的,我们可没有权力截流。”

        杨小涛白了一眼,真要自己把事情说明白啊。

        不过为了将来少走弯路,这事还必须做。

        “都一样,就说我捐给农科院,支持杂交实验的研发工作。”

        “到时候,就以农科院的名义,设立实验点,确定人员,扶持项目,这些,您老还搞不定?”

        这次,邓院长是真的笑了。

        昨天他跟上级说杨小涛捐钱的事,上级说在考虑中,毕竟用到外汇的地方太多了。

        一些设备厂可是等着机器呢,现在国内外汇有限,一些国家还不认其他货币。

        所以,不少人都盯着这点美金呢。

        不过,盯着归盯着,只要农科院不松口,你要也行,拿钱兑换就是了。

        “好!”

        邓院长也是痛快答应,这样下来研发经费就有了。

        有了钱,其他都是小事。

        农科院也不是小部门,弄了实验田的本事还是有的。

        “对了,还要做好保护。防止敌人的破坏,这点一定要注意!”

        杨小涛记得杂交水稻项目的坎坷历程,其中或许有其他原因,但提前预防能够减少损失就行。

        “我建议,学习杨家庄农场模式,农科院将这些项目收到麾下,与当地进行联合。”

        “有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就有了实验的基础,再让人负责保卫,这样科研人员可以专心研发,效率也会提高。”

        杨小涛又给出建议,邓院长点头同意。

        其实,还是那句话,只要经费到位,地方巴不得联合呢。

        等杨小涛说完,便起身准备离开。

        邓院长在一旁唏嘘,“我说,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这边也可以给你搞个主任的。”

        “院长,您饶了我吧,我呢就这点本事,掏空了,继续待在这里就是丢人了。”

        “不说了,我回家找媳妇去。”

        说完杨小涛就走出会堂,骑车往四合院走去。

        离开农科院,杨小涛看着天空,心里默默感叹,“希望这次,能够帮到你们。”

        说完,撒脚丫子就往四合院走去。

        杨佑宁可是额外给了两天假的,不能辜负了一片好意。

        就在杨小涛离开后,邓院长走回办公室,拿起电话跟陶老汇报这次大会成果。

        等汇报完后,又跟陶老说起杂交实验的事。

        陶老说要征询上级意见。

        十分钟后,陶老打来电话,上级不仅同意农科院的请示,并且为了鼓励他们的科研精神,特意批准了二十万的研究经费。

        这可出乎邓院长的意料,欣喜不已。

        当然,杨小涛的那五万美金,自然被上缴了,用在他处。

        杨小涛还是低估了现阶段国内对美金的需求,虽然汇率是一比二左右,但谁跟你兑换?

        人家不给你换,就是一比十都没用。

        所以上面批下来二十万,也是合理。

        有了钱,邓院长立马腰杆挺直,开始大刀阔斧的干大事。

        于是,“杂交实验扶持计划”就正式成立。

        名字就是他起的,很贴合实际。

        至于项目组成员,邓院长决定自己亲自担任组长。

        然后,下面分设几个副组长。

        “小高算一个。”

        “再有各个项目的主持人算一个。”

        “杨小涛?算了,这家伙来一次还不知道啥时候。不过可以给个技术指导的副组长。”

        邓院长在办公室里忙活起来,最后确定人选后,开始研究那些项目值得的“投资”。

        钱在多也不能浪费,他还是要考察一番的,总不能打水漂吧。

        而这第一个,就是杨小涛看重的杂交水稻项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