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1 / 2)

加入书签

第773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

        暗夜眉头轻皱:“相公,玄机这边的事情,我得留下,你一人返京,有无危险?”

        毕玄机要整顿晋地修行道,说实话,暗夜有留下的必要。

        因为整顿修行道,不是一件容易事。

        必须有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超级高手。

        修行道上,不服王权,但服手段,毕玄机虽然是道果极致,虽然影术出神入化,但还做不到抬手压全场,暗夜可以!

        所以,暗夜需要留下来。

        那么,林苏的万里返京,就只能是一人上路了。

        暗夜有点纠结,她没回来之前,相公一人在漩涡中折腾,她反正也不知道,也看不见,放不放得下都得放下,她回来后,就没离开过相公半步……

        “放心!”林苏笑了:“千军万马中都来去自如的林大搅屎棍,走到哪里你都放心!”

        暗夜噗哧一笑:“搅屎棍这个名号,可是朝官们安给你的,事到如今,怕是没多少人敢再提了,你自己还念念不忘啊?”

        这倒也是。

        当年林某人出道,进入文坛,文坛被他搅得四不象。

        进入官场,官场因他而四不象。

        进入修行道,修行道照样四不象。

        众人忌他之才,恨他之颠覆,冠之以搅屎棍。

        而如今,他这一搅地覆天翻,皇帝都换了。

        林苏已成为官场新贵,甚至是贵不可言的那种,在这种情况下,朝官们可不敢再称其为搅屎棍。

        林苏道:“长期以来,习惯于被打压的角色,突然之间对手没了,说实话,还真是有些寂寞空虚冷……”

        “你少在那里嘚瑟……”暗夜横眉相对,无语凝咽。

        而毕玄机没有参与这些,她的目光投了过来,往日清淡如水的目光,今日有了些缠绵:“住一晚吧,明日你再上路,可好?”

        林苏沉吟片刻:“好!”

        就在此时,外面有声音传来:“启禀王爷,有一女子府外求见,称其爷爷为宗池,她言王爷一听就知。”

        林苏霍然站起……

        他大步而出,刚好撞上在外面转悠的李清泉进来,两人在门口面对面……

        “宗池的孙女?”李清泉道。

        “去看看!”林苏道。

        二人并肩而出……

        阁内的暗夜眉头微皱:“宗池是谁?”

        “大隅的帝师,大晋昔日的隐龙卫,大隅拿出伪帝姬商的致命罪证,宗池是最大的功臣!”毕玄机道:“我们也去看看!”

        暗夜心头大跳。

        原来是他!

        大苍皇帝易位,有些人注定会载入史册的。

        林苏,李清泉,姬广,厉啸天,陈更,章居正,周章,邓洪波,南王齐福……

        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甚至暗夜、毕玄机、周魅这些人,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个人,外界一无所知,但他的作用无可替代,此人就是那个神秘的隐龙卫,大晋五十年前就埋下的一颗棋子。

        暗夜直到此刻才知道,他叫宗池!

        是他,在大隅京城那边打了个策应,将一代雄君李炽玩弄于股掌之间,借李炽之手,真正斩断了姬商为君的法理正当性,在除掉姬商这盘大棋中,充当了一个独特的角色。

        此刻,这个神秘的隐龙卫出现了。

        四人穿过长长的通道,来到晋王府前,一个女子静静地站在台下。

        她白衣如雪。

        她秀雅如梅。

        她盈盈一拜:“盈儿见过殿下!”

        她的声音如黄莺出谷。

        “你是宗池的孙女?你爷爷身在何处?”李清泉道。

        少女慢慢抬头,脸上泪水盈盈:“爷爷未能等到殿下,已经先行一步,去了……”

        李清泉两眼之中,毫无征兆地湿润了……

        他身边的林苏,身后的两女,脸上的微笑消失了……

        少女哽咽道:“五十年来,爷爷身处虎狼之域,无一日不念及故土家园,但他不敢稍有表露,内心郁郁,终至大病缠身,殿下唤醒隐龙令之后,爷爷欣喜如狂,按殿下指令完成任务之后,在白水居一刻都呆不下去,连夜过了零丁洋,回了故居。本想过雁门迎接殿下,谁知却倒在柳园……”

        李清泉长长一叹:“带我去看看他!”

        钟山,柳园,残园依旧。

        老柳,柳絮不飞。

        杂草丛生地,孤坟卧柳间。

        上面刻着一行字,字迹清秀:“大晋子民宗池之墓”!

        宗池,大隅帝师。

        宗池,大隅翰林院学士。

        宗池,大隅一品高官。

        宗池,文道之上一代宗师。

        然而,此刻,他卧于黄土之下,这些显赫的头衔一个都没有,唯有一个朴实的头衔:大晋子民!

        坟墓之后的照壁之上,题着三行诗……

        “梦断魂消五十年,故园柳老不吹绵,此身化作钟山土”

        后面是一口鲜血,哪怕时间已过半月,这口鲜血依旧殷红如昨。

        几人久久地看着这座墓,这面照壁。

        “宗师!”李清泉道:“请允许我在你墓碑上加上一行字!”这个“宗师”指的不是文道境界,而是分离的二字,宗,为姓,师,为称呼。

        他的手起,以指头为刀,在宗池的墓碑上加了一行字:大晋皇朝七皇子李清泉代两代先皇敬立!

        李清泉,本名就叫李清泉。

        他这行字,分量非凡。

        他不是以自己的名义来给宗池立碑。

        他是代两代先皇为宗池立碑,宗池之为大晋隐龙,接受的乃是先皇之命。

        如此一来,此碑无比之厚重。

        而林苏来到照壁之前,深深一鞠躬:“宗师留下的这半首诗,林苏斗胆为你续完!”

        左手一起,圣赐文宝:墨烟台!

        右手一起,宝笔!

        宝笔点在墨烟台,写完了宗池没能写完的诗句……

        “犹吊遗踪一泫然!”

        “梦断魂消五十年,故园柳老不吹绵,此身化作钟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一吊,是宗池对五十年家园离恨的凭吊,也是林苏对这位文道宗师的凭吊!

        圣光浮动,七彩弥空,纵然无宝纸,只是一面照壁,但在林苏文宝墨烟台的加持下,还是呈现出七彩诗的特征。

        这面照壁,这座柳园,也从此成为旧晋圣地。

        它是一代文道宗师的安身之所,它也是旧晋重归的历史见证。

        盈儿跪地而拜:“多谢殿下,多谢林宗师!”

        李清泉伸手扶起:“盈儿,你从此留在王府之中,如何?”

        盈儿轻轻摇头:“多谢殿下美意,盈儿其实是有去处的,爷爷遗愿已了,盈儿也该去了……拜别殿下,拜别林宗师!”

        再度一拜,她身上云霞浮动,下一刻,她穿空而起,越过钟山,白衣如雪飘然云层之上,消失于苍穹之外。

        李清泉目光移向林苏,眼中颇有些惊讶。

        毕玄机的声音传来:“暗香情报体系中,没有她的师门,只有一个记载,关乎天绝渊!”

        “天绝渊?”林苏心头猛地一跳。

        “是的,十余年前,宗池的孙女犯了怪病,八方求医未果,宗池去过天绝渊,但无人知道过程与结果,现在看来,此女或许跟天绝渊有些关联……”

        暗夜目光投向林苏,林苏遥望天边,眼神中有些波动……

        她知道天绝渊,是从绿衣她们口中得知的。

        她知道当日她去无定山时,相公还收了一个小媳妇叫孙真,收的过程很快,大家还没什么花边想法的时候,相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破“花边”,直接搞了个“收边”,将孙真弄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媳妇,后来,孙真被天绝渊的一个白发女人带走了,这白发女人非常强,强到不可思议的境界——秋水画屏现场认证过。

        暗夜从来没见过孙真。

        孙真进林家后院的时候,暗夜不在。

        孙真离开林家的时候,暗夜没回。

        但是,她却知道相公对孙真还挂念着,因为孙真家里的大事小事,陈姐都在安排。

        基于此,暗夜也搜索过天绝渊的信息。

        但是,强如暗夜,博如百香楼,对天绝渊的信息,了解得非常少。

        她只知道,天绝渊非常神秘,天绝渊几乎与世隔绝,天绝渊似乎在这个世界之上,又似乎根本不在,它留在世间的传闻,一鳞半爪的类似于神迹……

        是的,林苏此刻的确想着孙真。

        踏入这个世界,很多读者骂他种马,其实他真的冤。

        他的女人多乎哉?不多也!

        首先是暗夜!

        其次是孙真!

        陈姐是因为孙真走了,他午夜的雄关难度,才穿了睡袍给他解解渴的,一开始的定位大概是个“充气工具人”,但林某人很颠覆,非得将她朝死里疼,她能怎么办……

        当日那个白发女人带走孙真的时候,曾经说过,多则三年,少则两年,必送孙真回到你的身边。

        那是什么时候?

        上次的科考之年,三年前的冬月!

        如今又是科考之年,已到了五月十七!

        离那个女人所说的“多则三年”,也只剩下半年了。

        孙真在哪里?

        她肯定已经踏上了修行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