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培养(2 / 2)

加入书签

小邵的话让宋援朝一愣,这样的询问还是小邵头一次问宋援朝,之前小邵虽然也关心司特公司的情况,但更多的只是替林道远而已,作为林道远的秘书,小邵这么做是他的本职工作。

可今天他问这个问题,宋援朝感觉到这是小邵自己想问的,而且还带着一丝期待。

宋援朝想了想坦然告诉小邵,目前在燕京、沪海、山城三地设厂只是一个初步开始,快速消费品和其他产品不一样,靠的是市场的覆盖率和占有率,司特公司接下来的动作会很大,三地设厂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这三地都是大城市,其中沪海的人口就达到了六百多万,燕京的人口比沪海稍少些,目前为五百五十万。但如果加上离燕京不远的津门,那么两者相加人口数量要近千万了。

山城的人口系数在全国仅排在沪海、燕京、津门三地之后位于第四,人口在二百六十万左右,如加上周边地区的人口系数,总人口在四百万左右。

宋援朝之前之所以会选择燕京、沪海和山城这三地设厂,除去地理位置外,更重要的也是考虑到城市人口系数。

以点带面,通过三地的设厂进行产品推广和市场覆盖,这是司特公司第一步要做到的。

当然从长远的来看这只是第一步而已,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快速消费品的需求也大超以前,目前的设厂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司特公司不仅会逐步扩大三地分厂的产量,同时也会考虑在三地分厂的周边地区再开设新厂,以满足需求。

仔细听完了宋援朝的讲解,小邵笑了起来:「这么说接下来你们还要继续设厂?」

「这是当然的。」宋援朝点头道:「其他的不说就拿目前沪海的工厂来说吧,沪海工厂的饮料流水线现在只有两条,正式生产后产量大致和原本一分厂的产量相当。」

「当初一分厂的产量供应整个金陵只能算是勉强,可沪海是什么城市?这可是全国第一的大型城市,消费力和人口基数根本不是金陵可比的,仅从这点来说沪海工厂目前的规划远满足不了后期的需求。」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殊性,做企业要的是稳扎稳打而不是急功近利。无论从整体计划还是企业自身的承受力来看,现在的分厂规模才是最合适司特的。」….

【推荐下,@

「离开?」宋援朝一愣。

小邵笑道:「工作上的离开,领导还是我的老领导,这点永远也不会变。」

「那么您离开是……?」

「领导觉得我这么多年一直担任现在的工作不利于我的成长,而且我和领导来金陵也有大半年了,现在在工作上也渐渐平稳了,继续跟着领导当秘书会耽搁我的前程。」

「领导打算把我放下去锻炼锻炼,所以下个月我就不是领导的秘书了。」

宋援朝恍然大悟,怪不得刚才小邵问的问题让他感觉有所图呢,闹了半天居然是这么一回事了。

「这是好事啊邵哥,恭喜恭喜,对了邵哥,我岳父把您放到哪里了?担任什么职务?」宋援朝为小邵由衷高兴,小邵的能力和才华他是很清楚的,这是一个非常能做事也踏实的人,从林道远身边离开下到地方任职,对于他来说是仕途的一个改变,一旦这一步走好了,对他未来前途有极大的帮助。

「去姑苏的一个区任区长。」小邵笑着回答,看来这个安排他心里也很满意。

姑苏可不是一般的城市,最早姑苏属于县级市,1961年姑苏调整为市级,1983年,也就是今年姑苏进一步成为地级的省直辖市,从而奠基了姑苏未来在苏省的重要地位。

小邵的行政级别是正处,以他的级别去姑苏的一个区担任区长可以说是平调,但话不能这么说,跟在林道远身边小邵这个处长手中的权利是下面普通市的市长都比不上的,下放当区长,从这点来说可以说是委屈了。

可问题关键在于仕途不是这样比较的,虽然级别相同,可有地方的工作经历未来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林道远这样安排小邵是最好不过的,姑苏比邻沪海,向来被称为沪海的后花园,小邵去那边当区长只要踏踏实实干上几年,有了一定的政绩,未来不可限量。.

夜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