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以物易物(2 / 2)

加入书签

        即使着急用服装,也可以再多找一个裁缝。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通过相对合法的途径,搞到布匹。

        布匹只有棉纺厂有。

        李卫东当卡车司机的时候,曾经去棉纺厂送过工件,跟棉纺厂后勤处的主任认识。

        也许

        李卫东眼睛一亮,看着杨厂长说道:“厂长,如果我能找来门路,用咱们厂的工件换到布匹,你能不能给我特批一些工件?”

        杨厂长怔了一下,思索片刻才明白李卫东的想法:“你的意思是以物易物?”

        在这个年代,工厂需要的生产材料,需要上面调配。

        每年年初,工厂都会根据本年度的生产计划,拟定所需要材料的数量。

        然后向部委打申请报告,部委根据申请报告,调拨物资。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有限的资源,不会因为重复生产而浪费。

        可是也存在弊端。

        那就是工厂的生产活动存在一定的误差。

        比如,今天机器坏了,缺少零配件,按照正规流程打申请报告。

        等上级批准,生产零件的工厂接到上级的命令,再生产零配件。

        最后零配件送到轧钢厂,安装在机器上。

        这一些系列的程序,至少需要花费个把月的时间。

        在这个半月中,机器无法生产,工人们也都得闲着,肯定会影响本年度的生产量。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工厂的后勤处,会在零件损坏后,立刻向生产零件的工厂反馈。

        而生产零件的工厂,也许缺少工件,两者之间,就能够进行交换。

        即使你不需要工件,也没有关系。

        我可以用工件换到柴油,再拿柴油跟你换零件。

        一座工厂,需要很多种材料,总有你需要的。

        当然,在每年制定的材料预算中,这部分材料,已经提前添加到申请报告里了。

        杨厂长这些年没少干‘以物易物’的事儿,看着李卫东笑道:“行,只要你能够跟纺织厂联系好,我可以让后勤处调配一批工件。毕竟那些临时工也算是咱们轧钢厂的工人。”

        “那多谢了!”

        道了一声谢,李卫东骑上自行车便来到了第五棉纺厂,嗯,就是翠花以前的那个厂子。

        棉纺厂跟轧钢厂最大的不同,就是年轻姑娘多。

        李卫东的穿着跟俊朗的相貌,没少吸引姑娘们的眼球,一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后勤处门口,有几位小姑娘才依依不舍的回过头。

        “刚才那是谁啊?”

        “不清楚,不过应该是个领导,你没看他身上穿着毛呢中山装吗?”

        “啧啧,这么年轻的领导可不多见。”

        “小浪蹄子,你是不是心动了?”

        “胡说什么,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肇事者李卫东完全不知道身后发生的事情,径直来到后勤处处长办公室前,敲了敲门。

        “进来。”

        听到声音,推门而入。

        第五棉纺厂后勤处处长张兴民本来正在喝水,看到李卫东那身穿着,忍不住倒吸一口气,差点被茶水呛住。

        “咳咳咳”

        李卫东取过衣架上的毛巾递过去,看着张兴民那狼狈的样子,笑道:“老张,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李卫东,你,你当官了?”张兴民擦了擦嘴角,一脸不可思议地问道。

        李卫东挺直身体,双手拉了拉衣角:“小弟不才,蒙受上级抬爱,现在是轧钢厂扶贫车间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前途无量啊!”

        张兴民如果不清楚李卫东性子,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车间主任虽然级别比较低,比不上科室的科长,但是算是基层一把手,以后有可能升任副厂长,厂长的。

        像他们这些处长,由于缺少一把手的经验,基本跟厂领导的位置无缘了。

        只是,李卫东前阵子来送货,还只是一个小工人,眨眼间便成了车间主任,这晋升速度,着实让人吃惊。

        “卫东,恭喜了,只是你今天不会是来跟我炫耀的吧?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呵,没事儿还不能来看老哥你了,对了,最近嫂子的情况怎么样?”

        李卫东岔开话题,笑着问道。

        “现在在家里休养,已经能够做饭了,现在在家里休养。医生说了,要是再晚送去半个小时,你嫂子这辈子就得躺在床上。”张兴民想起前一阵子的那件事,就觉得有点后怕。

        他的妻子是棉纺厂物资科的干事,由于连续加班核算数据,突然晕倒在了办公室里。

        物资科的人连忙来喊张兴民,正好李卫东跟张兴民在一块,便跟着过去了。

        根据张兴民妻子的状况,李卫东怀疑她是脑血栓,立刻采取了简易的急救措施,然后开着卡车把张兴民的妻子送到了医院里。

        经过这件事,李卫东跟张兴民的关系热络了起来。

        李卫东点点头道:“脑血栓一旦复发是很危险的,在平日里,你让嫂子注意休息,不要吃油腻的东西。”

        “嗯,医生也是这么交待的,对了,你嫂子跟我说过几次,想让我请你跟你媳妇到家里吃顿饭。”

        两人闲聊一阵,见气氛到位了,李卫东这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哥,今儿来我是有事求你,我们车间需要一批黑棉布,不知道你们厂还有没有存货。”

        “黑棉布我就说你小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张兴民笑着说道:“黑棉布倒是有,不过你也知道快到年底来了,棉布很紧俏”

        “工件,我们拿工件换!”李卫东能够理解张兴民。

        这年代的人都很正直,即使关系再好,也不会因公徇私,最多是稍稍行一点方便。

        如果没有两人之间的关系,张兴民此时已经把他撵出办公室了。

        没办法,这年头的棉纺厂就是这么豪横。

        张兴民沉思片刻点点头道:

        “最近车间里反应有好几天绵纺机的零件老化,经常出故障,确实该更换了。”

        “这样吧,你把需要棉布的数量写下来,然后我要跟老王他们商量一下,具体怎么换。”

        “行,我等你的消息。”李卫东点点头。

        他清楚在以物易物中,物品的价值很难用正常的价格衡量,需要交换的双方相互协商。

        这种协商,往往需要耗费一点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