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秦淮茹的算计(2 / 2)

加入书签

到家之后,门口已经停了好几辆吉普车,一看车牌就知道是军方的车了。

这辆车,周淑晴很熟,是老邢的,还有其他几辆车,她倒是不熟悉。

书房的门是开着的,老邢和其他几位大老果然坐在里面,不过,她大哥不在,也不知道去哪了。

周济民干嘛去了?

还能干嘛去?

给周晓白这个小屁孩取鱼骨,因为这孩子刚才吃鱼了,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小刺卡在喉咙上,痛得直喊疼,眼泪直流。

也把周清娴她们几个小家伙给吓坏了,原来鱼刺那么可怕呀。

不过,担忧也没办法,只能等周济民帮着取出来。

好在小家伙很听话,陪着她爸爸,帮忙把鱼刺给取出来了。

取出来之后才发现,这鱼刺不大,就普通的秀珍差不多粗,但却只有成人一截小拇指左右的长度。

“以后吃鱼要注意了,不要急着吞咽,慢慢吃,明白了吗?”

几个小屁孩全都认真点头,小脸有些后怕,周秉良更是直言道:

“爸爸,我以后不吃鱼了,好可怕呀。”

“吃鱼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吃太快,不会吃。”

周济民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继续说道:

“鱼肉很鲜美,很有营养,可以多吃,不要因为你姐姐这次被鱼刺卡住了,而不吃鱼。这叫因噎废食,这是不可取的……”

一番大道理下来,小家伙们都懂了。

遇到问题,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不能老是想着避开问题,这是不对的。

书房门口,老邢冲旁边的两位军方大老扬了扬眉,道:

“看看,他可不只是科学家,教育女儿方面也是很有水平的,我女儿就是他帮忙教育好的。”

“瞧你那得瑟样,不知道还以为你才是周济民呢。”

大老们可不卖他面子,老邢顿时急了,就要跟对方掰扯清楚。

不过,这时候,周济民已经过来了,他们的嘴炮便戛然而止了。

“咦,领导,老邢,你们怎么不继续了?”

老林、邢毅成和另外一位大老,都沉默了。

想看笑话?

门都没有!

几人回到书房,继续聊天。

聊刚才的话题,就是关于周济民提及的联网一事。

这件事情,军方的态度是最积极的,因为毫无疑问,对军事的作用更大。

其一,联网的相关技术开发出来之后,对于指挥作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在现代化战斗当中,通讯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如果自己这方有着远超敌方的通讯手段,相当于自己多了顺风耳,可以在这方面占据优势。

其二,超级电脑的实际应用以及它的辅助效果,实在惊人,军方自然乐意大力支持。

本月,钱老他们就在西北那边放了一个大炸弹,从沙漠起飞,飞行了上千公里的距离,在罗泊湖的预定爆炸地点,成功炸响。

虽然主要还是钱老等人的功劳,但这其中有超级电脑的辅助作用,因为钱老等人都证实了这一点。

加上周济民描绘的联网前景,老邢他们都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需要钱。

研发需要钱,部队列装也是需要钱的。

几人讨论着,就询问周济民怎么赚钱?

嗯,很单纯的想要知道,如何赚老外的钱。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对于周济民来说,似乎非常简单。

从红星公司开始,到上次的万迪集团,无一不说明了一件事:周济民很会搞钱!

尽管万迪集团给的不是钱,但那些设备,可是用钱都买不到的呢。

“不说内地的政策,我们来讨论一下小岛和外国这边的情况…….”

现阶段来说,不是内地不想跟外界进行交流,而是咱们被封锁了。

那如何突破这层障碍呢?

那是大老们应该考虑的事,周济民表示,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可以从科研产品的角度来解析这件事。

那就是把内地打造成一个制造大国。

制造出来的产品,其实不只是自用,还可以出口的嘛。

道理很简单,但想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太难了。

不说其他,光是内地的工业基础一塌湖涂,就知道了此事不易了。

“卖技术!”

一听周济民这个提议,老林直接摇头了,邢毅成他们也是瞪眼,很明显,他们也不看好这个提议。

谁不知道技术才是生存之本?

卖技术,跟变卖家产有什么区别?

周济民无语,给他们解释道:

“不是要把核心技术卖出去,而是一些不太核心,但又需要大量材料、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技术。”

他们摇头,表示不懂。

对此,周济民只好继续解释,并且还举了一个例子。

譬如打火机技术,这个其实可以不用捂那么紧了。

外国也有打火机,而且再过不久,估计人家外国人就能自己研发出来了。

毕竟这玩意儿的技术含量很低。

“技术含量很低?”

面对老邢这个问题,周济民接着道:

“打个比方,电脑和打火机,哪个技术含量高?”

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答桉一定是电脑。

“就算你说得有道理,但打火机技术也卖不了多少钱呀。”

“谁说要卖钱了?咱不会拿技术换技术吗?或者拿技术换设备?”

从目前内地的现状来看,其实拿技术换设备才是最划算的。

技术比较值钱,而设备在国外可不咋值钱。

特别是我们可以选择对方的那些垃圾设备。

人家外国都是当垃圾卖的,还没什么人乐意卖,但我们可以买回来,夯实我们的工业基础,扩增产业品类。

“垃圾买回来干嘛?回炉重造吗?”

老林也疑惑不解,在他看来,也只有这个用途了。

周济民摇摇头,道:

“领导,不知道您有没有跟日耳曼打过交道?”

“怎么没有?咋了?”

“那您应该知道,他们国家的企业,对设备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保养得非常好。”

被周济民这么一说,老林的眼睛顿时亮了。

对呀!

人家用了十几二十年的设备,不用了确实会更换更好的设备。

而老旧设备就会退役,外国人不乐意处理,那么内地可以帮忙消化这些设备呀。

想到这里,老林顿时觉得此事大有可为啊。

然而,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如何运输、以及如何支付的问题。

前面的运输问题,跟当前的国际环境有关系;后一个问题则是跟内地的技术储备有关系。

两个大难题,都很难。

等他说完这两个问题后,周济民却是哈哈大笑,道:

“老林,您身在局中,看清楚当前局势啊,提醒您一下,万迪集团!”

嚯!

一瞬间,被周济民提醒过后,老林就豁然开朗了。

对啊,万迪集团那些设备是咋来的?

封锁?

简直可笑至极!

马克思说过,只要利润超三百,资本家就可以践踏世间的一切法律!

有一就有二,压根不愁没人会上当。

“每次都要你去冒险,我不同意!”

老林突然严肃起来,周济民感动的同时也是无语地道:

“领导,我就这么廉价吗?还要我去冒险?我还没那么贱,去了一次还要去第二次。”

“那你说,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

“领导,我觉得您应该没看过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着作。要不然您怎么会不知道草船借箭、李代桃僵等计谋呢?”

饶是老林脸皮厚,这会儿脸上也是火辣辣的疼。

在老林发火之前,周济民连忙转移话题,聊起技术的事。

嗯,内地现在确实没有多少技术,不过周济民是可以提供的。

老邢他们顿时更加惊讶了,问他还有什么技术?

技术有很多,但哪些可以卖,哪些不能卖,或者哪些可以争取卖产品,这就非常有讲究了。

现在大华公司卖出去的产品,其实大部分都是经过中间商卖出去的。

也就是说,有人赚取大量的差价。

“另外,最重要的是,让外国察觉到我们内地有很多很厉害的商业技术,让哪些资本疯狂起来。”

老林他们一听这个,连翻白眼,还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不成?

内地是什么家底,人家外国人会不知道吗?

“领导,这就要看你们如何操作了,我觉得商业上,吹一吹牛批,还是很有必要的。”

周济民却神秘一笑,接着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不大力吆喝,怎么会让人知道我们的产品技术一流呢?”

“就说电脑,虽然人家外国人压根没看过电脑,但他们咋那么疯狂呢?”

“再说汽车方面的技术,点火装置、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等相关技术,这么技术产品的钱不应该被中间商赚差价呀……”

内地是工业基础差,但这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一定的底子。

如果要将其产量点爆,还是非常简单的。

但压力全在高层这边,要是能顶住外部压力,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几人在书房里聊了一会儿,外面已经热闹起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亲朋好友也陆续过来了。

由于天气晴朗,气候凉爽,所以十几张桌子都是摆在大院这边。

十月底的大院子,菜地里的菜基本上摘完了。

而冬天的大棚蔬菜,却是还没有搭建好。

所以,这菜地就被整平,地面上铺了一层砖块,刚好用来当作今天的婚宴场地。

现在办婚礼,基本上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去街道办领证,然后回家吃个饭,基本上就是这样了。

像许一鸣和周淑晴两人这样的热闹的婚宴,反而不多。

而且搞笑的是,来参加婚宴的人,有一小半都是周济民这边的朋友。

南锣鼓巷四合院的那群邻居,自然是没请的。

虽然周淑晴要回去那边住了,应该跟这些邻居搞好关系。

但是,派点糖果就可以了,把人请家里来,太恶心人了。

当然了,孟潇行一家肯定是请过来了。

厨房里,何雨柱正卖力地炒着菜,这绝活,是真的绝了。

他在红星公司工作多年,不管是小锅还是大锅,都很熟练。

像这样的婚宴菜,那也是他的拿手好戏,自是没少参与。

当然了,类似周济民家,如此奢华的婚宴菜,还是他最近今年遇到的唯一一次。

其他就不说了,光说那一粒粒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就馋得很。

尽管他是地道京城人,吃惯了馒头、面等主食,但偶尔有机会也吃米饭的。

可,他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香那么白净的米饭,心里不时滴咕,到底是哪买的米呢?

作为一名厨师,对吃这一块,他可是太有研究了。

炒菜的间隙,何雨柱又看了看旁边忙碌的黄小花几姐妹,突然道:

“那个小花,这菜好了,麻烦端出去。”

“好嘞,何师傅您做菜就是香。”

黄小花抬头看着眼前桌子上的菜,那是色香味俱全呢,顿时笑着赞道。

嘴贱的何雨柱,心情愉快的同时,却乐呵笑道:

“那我这水平跟济民相比,谁煮的菜更好?”

这不是找不痛快吗?

不等黄小花回答,黄招娣就直接应了一句,“那当然是周大哥的厨艺更好了,这还用问吗?”

她的几个妹妹也都一副理当如此的样子,连来到门口准备帮忙的孟振华都是乐道:

“柱子叔,说真的,您做的饭菜,甭管是食堂还是您自个在家做的,还真没周大哥做的饭菜好吃呢。”

辈分属实有些乱,但各交各的,谁让都只是邻居呢?

再看黄小花也再补了一刀,表示周大哥的饭菜更好吃,何雨柱顿时闭嘴了。

不过,何雨柱可不是什么能沉得住气的人。

加上他这个人嘛,常年待在厨房,习惯了嘴碎,不八卦一下,怎么能行呢?

于是,趁着歇息的功夫,他又跟黄小花打听起了其他事。

比如周家平时吃的饭菜是不是跟现在的差不多?食材都是谁去采办的?

可黄小花也不是傻白甜,怎么可能透露这些信息呢?

一句不知道顶了回去,直让何雨柱半晌无言。

此时的院子里闹哄哄的,丁秋楠来到厨房吩咐了一句,再有半小时就开席,抓紧点时间。

一听这个,何雨柱也顾不上唠嗑了,抓紧时间干活才行。

十几桌饭菜,除了何雨柱这个主厨外,还有黄小花六姐妹和孟振华五兄弟一起帮忙,人手充足得很。

到了中午十二点,婚宴就正式开始了。

主持婚礼的是许一鸣的领导,先是请老林这个现场最大的领导讲了几句场面话,然后就是大家对新人的祝福了。

整个婚礼流程,属实简单到令人无语。

不过,看到许一鸣和周淑晴两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周济民觉得也挺好的。

起码他跟丁秋楠只有一个订婚宴,没有结婚宴呢。

作为大哥,周济民叮嘱了许一鸣和周淑晴两人几句,让他们两人以后好好过日子,争取明年生个大胖小子。

他这一说,现场气氛直接高潮了,大家都起哄地大笑着。

只有周淑晴和许一鸣两位新人闹了个大红脸,很是害羞的样子。

“大姑,那你以后要多吃枣,这样你就可以早生贵子了。”

此时的周清娴也捧了一盘红枣过来,补了一刀。

现场的笑声更大了。

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这四样干果,是婚宴当中必不可少的零嘴,寓意早生贵子。

还有苹果、香蕉和金桔这三样水果,也是代表平平安安,新人以后生活相互交融,彼此不分离等寓意。

来参加婚宴的许一鸣战友,其实是最羡慕嫉妒的。

十月底这个季节,能买到苹果和金桔并不稀奇,毕竟供销社就有卖,只要有钱有票就行。

但香蕉可是南方的水果,北方这边想要吃到如此金黄亮丽的香蕉,那可真是太难了。

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许一鸣娶了个美娇娘也就罢了,关键是大舅子还送房子。

并且,周淑晴是有工

作的,以后小两口都是双职工,许一鸣简直赢麻了。

在现如今这个时代,小两口是双职工,还没有老人和孩子的负担,这样的家庭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嘛。

婚宴是从十二点开始的,但十二点半就结束了。

大家吃饭速度都很快,加上不少人都是赶时间去参加下午的工作,自然是不敢耽误太久的。

而周济民一家,则是打算下去出门去给周淑晴和许一鸣拍婚纱照。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