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523倾城归来(1 / 2)

加入书签

第527章  523.倾城归来

        “《湄公河行动》看了吗?”

        “还没看,怎么了?”

        “居然有人没看这部?最强国庆档电影,绝对不容错过!”

        国庆七天乐只是个序曲,全国人民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舒适圈中,一传三,三传五,五传十,《湄公河行动》的口碑再度飙升。

        其中不乏二刷三刷的爱国人士和资深影评人,为了仔细品味影片中的细节,大家恨不得把每一帧镜头打印出来。

        整个国庆,沈倾城不是接受采访,就是和团队一起在全国各大城市宣传。

        黄金周七天,票房直接突破了4个亿,创下有史以来主旋律电影票房神话的同时,轻轻松松拿下2013年华语片票房桂冠。

        这种前无古人的态势令电影圈为之一震,本以为十一黄金周以后,票房应该有所减少,但《湄公河行动》仍然一路长虹,丝毫没有减少的意思。

        当十月过去三分之一,票房正式突破五个亿的时候,就连不怎么喜欢踏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都知道,最近有一部主旋律电影出圈了。

        这部电影不但成为了2013年的一匹小黑马,给整个主旋律电影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改编自真实案件的一个范本,突破了众多尺度,给后继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研究范本。

        沈倾城火了。

        她借着这股东风,彻底从新人女演员华丽转身,一举成为手握两部成功作品的明星女演员。

        如果说《少年的你》让她的歌迷粉丝们认识到,沈倾城不仅仅会唱歌,她还有着无与伦比的演技天赋。

        那么这部《湄公河行动》成功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个角色,也记住了本片唯一女主的名字,沈倾城。

        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

        观众大多数看的是演员和情节,最多研究研究演技和运镜,但真正的内行都清楚,这部电影的剧本,了不得。

        顾老师牛逼啊!

        顾允先后两部作品,本本是爆款,这样的写作能力和剧情架构让业内人士交口称赞,原本有过质疑的声音再也听不见了。

        一部火爆是运气,第二部呢?

        况且顾允这次在主旋律领域的试水,对于外人来说是妥妥的跨界创作,连这种高难度片子他都能驾驭,还有什么他搞不定的事情吗?

        最让人感到顾允背景深不可测的是,他拿到了公安部的许可,影片中多个突破以往审查底线的“第一次”,也与部里的意见密切相关。

        大家发现,一个电影故事好不好,跟它是不是真实发生过,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本身是否足够好。

        而创作出好故事的人,在这个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下一站我会回到我的家乡江城,谢谢大家对《湄公河行动》的支持,也很庆幸能以这样的方式和大家见面。”

        沪城电影节上,沈倾城作为女主演,上台很谦虚地说道。

        五个亿!

        五亿票房的女主角是什么成色?

        荣归故里是什么感觉?

        就连沈倾城都没想到,在家乡江城迎接她的,会是这样的盛况。

        出闸口附近,已经彻底被歌迷、影迷和各大媒体包围了,几十个保安站在里圈,严阵以待。

        这样的阵仗,在江城天河机场是十分罕见的。

        形成这个局面,原因有两点。

        第一,沈倾城通过两部电影的沉淀,确实在电影圈里闯出了一片天地,正式大火。

        她的角色和演技,就算再挑剔的影评人,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说一声敬业。

        两部电影,两次寸头,靠着精致颜值和天籁之音出道的沈倾城,一向对自己的形象无比看重,但为了自己的角色,她连迟疑都没有。

        第二,沈倾城的音乐也没落下。

        在顾允的支持下,她的单曲以一两个月的时间间隔,发一首火一首,首首都是打榜精品的品质。

        由于一直以来在拍电影的原因,她一直以网上销售电子专辑为主,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

        但即使这样,她的歌也一样很火,只不过相比人尽皆知的主旋律电影来说,反倒是小众了。

        从一定角度看,沈倾城是华语乐坛取得转型历史性突破,并且在两个领域都取得成功的第一人。

        在一些人眼里,沈倾城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代表着一条明晰的成功道路。

        综艺露脸出道,资本重金热捧,转型电影女主,成功名利双收。

        教科书一样的路,把解题思路都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学不学就是其他娱乐公司的事情了。

        第三,沈倾城是江城本地人。

        她在江城出生,在江城成长,在江城读书训练,考入江城艺术学院,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姑娘伢。

        近年来,不算刘亦菲这种超一线,沈倾城是江城走出去的最知名的明星小花。

        特别是十月黄金周的时候,沈倾城在京城,提前接受了《江城日报》记者的专访,并且透露了不日将回到江城进行下一站见面会的消息。

        随后,《江城日报》用大半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沈倾城的专访。

        在专访里,沈倾城谈及了她小时候在江城度过的难忘岁月、童年趣事和她对江城的深厚感情。

        舞蹈生科班出身,唱歌完全出于爱好,却得到了亲朋好友的全力支持,误打误撞走上了这条道路。

        在专访里,沈倾城称江城为“心中最美的故乡”。

        报道一出,当天的《江城日报》火爆大卖,报社联系印刷厂紧急加印,满足全市各售报点的需求。

        那次专访,彻底吹响了江城本地媒体宣传沈倾城的集结号。

        这么卖力的宣传,不仅仅是跟随网上的风气和收了乐园集团的赞助,把沈倾城捧起来,是有另外一层用意的。

        江城宣传部,想让沈倾城在本地举办一次演唱会。

        江城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互联网行业蒸蒸日上,吸引了不少人才,但是距离真正的一线城市还差了点味道。

        差在哪里了?

        底蕴。

        文化底蕴,人文艺术领域和小资生活的覆盖面,确实有着实打实的差距。

        一提到江城,大家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全国最大的农村”,即使这几年富了点,人文领域依然是荒漠。

        那靠什么来转变大家对于江城的这份土印象呢?

        只能靠活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