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2 / 2)

加入书签

  你们是大汉的皇子,都是要为祖宗基业效力的。

  希望日后你们与相国共事之时,能对相国事之如父。

  切记!切记!”

  刘备此话一出,高台上下全场躁动。

  除去糜旸外,任何一个人听到刘备的这番话,没有不感到不可置信的。

  刘备竟是要让刘禅四位皇子,以后将诸葛亮当做父亲般看待!

  这?

  就算考虑到场合,嘈杂的喧闹声没有响起,但一众汉臣之间,早就开始面面相觑,左顾右盼。

  许慈都快要把后槽牙咬碎了!

  他们是真的没想到,刘备竟会当众让大汉的四位皇子,将诸葛亮当做他们的第二位父亲。

  在华夏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皇帝称呼某位大臣为“父”的事。

  例如周武王。

  从这个故事来看,让几位皇子称呼一位大臣为“父”,倒也算不上什么。

  可眼下的场景,却绝不能与周武王的事例相提并论。

  因为周武王称呼姜子牙为“仲父”,主要原因是他敬重姜子牙的品格才能,属于是一种情感上的自发行为。

  但眼下刘备是以君王,父亲的身份,以嘱咐的方式让四位皇子称呼诸葛亮为“仲父”。

  今日是什么场景?

  万人瞩目,势必载入史册,再加上刘备特殊的身份,可以说刘备的这道嘱咐,与一道正式的诏令并无差别。

  而在这道诏令的影响下,四位皇子称呼诸葛亮为“仲父”,可不单单是个人情感方面,而是要受到当世礼法的约束的。

  四位皇子只要一日是刘备的子孙,他们都要将诸葛亮当做真正的父亲看待。

  不然天下间的礼法,第一个就不会饶了他们。

  可以说当刘备的这番话说出来后,刘禅四位皇子与诸葛亮,已然成为了万世不易的父子关系了。

  这样的事实,如何不让人感到瞠目结舌?

  特别是四位皇子中还包括了刘禅,那可是下一任的大汉天子呀!

  四位皇子中,刘禅倒是一如既往的不觉有异,刘永、刘理也不太懂内中关系,只会乖乖听刘备的话行事。

  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刘禅三位皇子就齐齐在众臣的眼中,对着身前的诸葛亮深深一拜:

  “相父!”

  三位皇子此话一出,宣告了他们与诸葛亮之间特殊关系的缔结。

  但还有一位皇子未动,那位皇子正是早对诸葛亮不喜,性情又刚横的刘封。

  刘封想认诸葛亮当父亲吗?

  那绝对是不想的,正因为如此,他才在刘备的注视下犹豫了。

  可看到他的犹豫后,刘备的目光却陡然锐利起来。

  似乎是察觉到刘备的目光,为了不让刘备动怒,亦为了不在天下人面前伤害刘备的威望,哪怕心中百般不愿,但刘封最后还是对着诸葛亮深深一拜:

  “相父!”

  这两个字,可谓是刘封这辈子以来,叫过的最不愿的两个字。

  可不愿归不愿,今日之日他再也难以违逆诸葛亮了。

  见刘封终究没有做一些傻事,刘备才放下心来。

  刘封不知道的是,刘备这一个举动,本质上也是在保护他。

  父子的关系,从来都是相互的。

  不得不说,今日刘备做的事都太过突然,也没和任何人商量过。

  由于太过突然,待刘禅四位皇子都向诸葛亮口呼“相父”之后,诸葛亮才堪堪反应过来。

  不能怪诸葛亮反应慢,这换做哪位臣子在他今日这个位置上,不会有短暂的失神呢?

  况且就算他不失神,身为臣子的他,亦不能改变什么。

  刘备今日明摆着,就是要用他身为帝王的权力,来为大汉的将来铺好路。

  看着四位称呼自己为“相父”的皇子,又看了眼脸上饱含期待的刘备,火影闪烁之际,诸葛亮想起了当年在隆中时,刘备对他说的一番话:

  “先生此番跟备出山,备全身上下截然无一物,并无厚礼相赠。

  但备自有一颗诚心在。

  今日之后,备绝不疑君,亦绝不负君!”

  想起这番话的诸葛亮,脸上早已经布满了泪痕。

  数十年来,刘备从未辜负过当日许下的诺言。

  人生有幸能得这样一位主君,又复有何求呢?

  诸葛亮伸手拂去脸上的泪水,然后连忙上前于众臣面前将刘禅四位皇子扶起。

  待完成这个举动后,诸葛亮转身看向刘备。

  不同于诸葛亮,这一刻刘备在笑,他笑得很开心。

  看着眼前这位与自己相知数十年的主君,诸葛亮双手举过头顶,对着刘备大礼拜道:

  “此生不相负,来生复君臣!”

  刘备原以为诸葛亮会向他表示感谢,可他没想到诸葛亮会心有所感说出这一句话。

  而这句话又何尝不是刘备的渴望呢?

  刘备的眼眶亦湿润了。

  他上前亲手将诸葛亮扶起,然后拍着诸葛亮的手说道:

  “固所愿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