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赏封齐侯 天水羌乱(2 / 2)

加入书签

  刘备已然正式下诏,要将大汉的国都迁回长安。

  可刘备下一道诏书倒是很轻松,糜旸却要忙个半死。

  迁都自古以来,都是一件工程量巨大的事。

  可以预见的是,不久后将有大量来自成都的军士、官员、亲眷涌入长安城中。

  但长安城本就人口繁多,城内的有限空间已然不多。

  在有限的空间内,糜旸要安排好各处官署、军营、官员的府邸等等事宜。

  最重要的是,糜旸还不能让长安城内的百姓感到委屈了。

  这无疑是大大增加了糜旸的处事难度。

  在做这件事的同时,糜旸还要分出一大部分精力,去统筹长乐、未央两宫的整修事宜。

  毕竟元旦之日,刘备就要在长安宫城内召开盛大的宴会,以此来向世人宣告大汉的重生。

  总不可能在各国使节到来之日,让他们看到的是一座残破的皇城吧。

  可糜旸只要做这些就好了吗?

  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糜旸不仅要管着长安城内的事,还要挂念着千里迢迢外的成都搬家事宜。

  成都城内谁第一批迁来长安?

  路途中安排的守卫军士又该有多少?

  待成都城内的大臣离开后,又该提拔谁顶替原先大臣的位置管理好成都乃至于益州?

  ...

  一桩桩,一件件,都十分重要,都显得迫在眉睫,也让糜旸一个多月以来,都快忙疯了。

  在尚书台内的大堂之中,糜旸看着身前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他不由得扶额叹息起来。

  今晚又得加班了。

  扶额叹息之余,糜旸脸色悲伤的对着一旁的丁封言道:“让人回府报信,说是孤今晚继续留宿尚书台。”

  糜旸的话显得有气无力的,丁封听了后有些心疼。

  可还未等丁封心疼多久,尚书令马良便手捧一大堆公文来到糜旸身前:

  “大将军,这是刚从凉州各郡送来的。”

  扶额叹息的糜旸在听到马良的话后,他差点没直接掀案而起。

  丫的,近来主要都在处理迁都事宜,他竟然忘了刚刚拿下的关中正百废俱兴,各地也有着不间断的公文送来。

  可一想到刘备那期盼的眼神,及诸葛亮两鬓斑白的容貌,糜旸就硬生生忍住了掀桌子的举动。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弟子服其劳,糜旸不断用这句话安慰着自己。

  随后糜旸面无表情的机械般回答道:“放下吧。”

  在糜旸的吩咐下,马良本想将手中的公文就地放下,可在观察了一会后,马良有点无奈的言道:

  “大将军,暂时没地方放了。”

  马良诚恳的回答,让糜旸有些头疼。

  知道身前都没地方放了,你还抱过来,马良居心不良呀!

  最后糜旸只能没好气地说道:“先放在一边。”

  面对糜旸的二次吩咐,马良静静地将怀中公文搬到一旁。

  在放置好公文后,马良便在糜旸的下方入座,为糜旸审阅起新送到的公文。

  本来尚书令马良在,糜旸不会如此忙碌的。

  但刘备特别下诏让糜旸主理一切政务,马良只需协助就好。

  就算是诸葛亮之前回到长安后,刘备也不让他再插手政务一事。

  按照刘备私下说的一句话就是:“年轻人不要怕累,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什么虎狼之语呀这是!

  重新投入浩瀚政务中的糜旸,并未察觉到马良在看到一封公文后,脸上的神情发生了一些变化。

  马良手中捧着那封公文,站起身来对着糜旸言道:

  “大将军,据天水郡太守来报,说是其郡内的各地羌氐,近来又有袭扰郡县之态。”

  能让马良单独起身汇报糜旸的,肯定是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事。

  果然糜旸在听到马良的禀报后,他立即就抬起头看向了马良。

  糜旸示意马良将手中的公文交到他手中,在糜旸阅览公文内容的时候,马良说出了他的看法。

  “臣料这次的动乱事件,与上次大将军在长安街头诛杀羌氐首领一事有关。”

  听到马良提起这件事,看完公文内容的糜旸眼睛不由得眯了起来。

  马良口中的那件事,之前在长安城内可谓闹得沸沸扬扬。

  不久前马超向糜旸送来捷报,说是他已经成功拿下潼关。

  听说这件事后糜旸大喜,可糜旸考虑到当下的局势,并未让马超继续进军,而是让马超率军返回长安。

  当马超返回长安之后,那近万羌氐骑兵自然也回到了长安城中。

  但让糜旸没想到的是,一些羌氐首领自认为为大汉立下大功,便在长安城内趁着酒兴做了一些不法之事。

  例如当街大喊大汉应该对他们大肆赏赐,例如闯入民居之中奸污民女。

  当这件事传入糜旸的耳中后,糜旸当下便大怒。

  他直接下令禁军将涉事的那几位羌氐首领捉拿起来,交给廷尉审问。

  而当廷尉在事情查清楚,确认没冤枉了那几位羌氐首领之后,糜旸的决策更加果决。

  “枭首,弃市!”

  在糜旸的命令下达之后,不是没有人有向糜旸求情。

  因为目前大汉正处在迁都的重要环节,加上关中各地很多地方,大汉尚未完全实质上的掌控。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臣觉得可以将这件事先淡化处理。

  关中多年战乱之下,汉人流失严重,相反的异民族倒是借此发展起来了。

  但面对着一些大臣的求情,糜旸却丝毫没有给他们面子。

  “今日要孤对他们手下留情,那他们戕害大汉百姓之时呢?”

  糜旸一句带着寒意的话,直接堵住了那些大臣的嘴。

  最后那几位犯事的羌氐首领,还是被糜旸当众正法。

  想来天水郡重新出现羌乱,与糜旸做的这件事定然有着关联。

  而天水郡出现羌乱的事,无疑会对当下大汉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

  事已至此,马良不由得问糜旸道:

  “大将军,天水羌乱一事,该如何处置?”

  在马良询问糜旸的时候,大堂外两位游山玩水归来的贵人,闻声停下了脚步。

  他们也很想知道,糜旸会怎么处置这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