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内里赤红 丕之末日(2 / 2)

加入书签

  这两个疑问是高堂隆之前从未想到的。

  在此之前,高堂隆对朱旦等人魏军的身份从未怀疑过。

  因为高堂隆深知,在曹叡之前下达的严格锁关命令之下,汉军是不可能顺利连续通过潼关与函谷关两道关卡的。

  除非!

  一个极为可怕的猜想浮现在高堂隆的脑海中。

  这个猜想让高堂隆的身形不断退后,让他的嘴唇也不自觉地变的颤抖起来。

  而周围数千人中,难道只有高堂隆会想到那一点吗?

  就在诸多士族子弟也如高堂隆那般,为自己心中的猜想而感到不可思议及惧怕时,一声高高的颤音瞬间将现场的气氛引爆:

  “潼关丢了!”

  “是潼关丢了!”

  随着一声高昂的颤音响起,越来越多的惊恐呼喊出现在密集的人群中。

  而那些惊恐的呼喊,犹如一颗颗巨石一般砸入数千百姓的心中,将他们这时本就敏感脆弱的内心砸的血肉模糊。

  也让原本稍有些缓和的骚乱,彻底爆发开来。

  潼关怎么可以丢!

  潼关丢了,洛阳可就危险了呀!

  一声声震惊的喊声出现在数千百姓的口中,这一刻哪怕高堂隆调来再多的士卒弹压现场,但他都无法抑制恐慌的极速扩散了。

  许多百姓冲开身前魏军的封锁,借助着洛阳四通八达的街道,将他们得到的这个惊天消息给散播出去。

  望着周围不断奔涌的人流,高堂隆呆滞且无力的看着。

  不是他不想尽力控制住局势,而是眼下的局势他该如何控制!

  难道要将整座洛阳城的百姓都杀光吗?

  可这有什么用呢?

  因为这一刻,就连他心中也有着畏惧呀。

  最后高堂隆只能勉强让自己稳住身形,他用怨恨的眼神看着这时正在仰天大笑的朱旦。

  在高堂隆的指挥之下,周围的魏军很快冲上去将朱旦等人围杀。

  当朱旦几人的一腔碧血洒落在地之时,高堂隆没注意到的是,人群中正有一人眼睛中浮现了不忍之色。

  这人正是前年来至洛阳的华安。

  第一声“潼关丢了”,正是从华安的口中发出。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华安眼中的不忍之色一闪而过。

  随后华安将目光望向了远处的皇城。

  哪怕朱旦等人最后未能顺利到达皇城之外,可华安知道,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纵使曹叡事后如何补救,他能用强权弹压住普通百姓的恐慌,还能对抗整座洛阳城的世家不成?

  ...

  不知怎么的,曹叡觉得今日总有种心绪不宁的感觉。

  不久前,曹叡刚刚收到夏侯霸送达的一则军情——长安失陷!

  在刚刚得知这个消息时,曹叡一开始的反应是暴怒。

  曹叡下意识地打砸着眼中能看到的一切。

  只是当整座殿内能砸的一切都砸毁了,无法继续发泄内心愤怒的曹叡,心中却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寒冷。

  无助的曹叡瘫坐在御座之下,将自己的身体蜷缩在一起。

  曹叡觉得自他掌权以来,他一直殚精竭虑地想挽救着大魏的社稷。

  但不管他怎么做,得到的永远都只有坏消息。

  一封又一封失败的战报,几乎要将曹叡的案头堆满。

  而那么多失败的战报,却抵不上长安失陷这一消息,给曹叡带来的创伤大。

  曹叡是曹操一手调教出来的接班人,他十分聪慧,正因为他十分聪慧,他才知道长安失陷一事对大魏的影响有多大。

  第一次,曹叡的心中浮现了害怕的情绪。

  以及无力。

  得亏之前他曾下了一封密诏给夏侯霸,不然曹叡无法想象当长安失陷的消息,在洛阳城内传播开后,会给当下的大魏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只是哪怕有做过这层布置,但今日曹叡似乎心有所感,还是觉得颇为烦躁。

  就在曹叡惴惴不安的时候,尚书令陈群求见的声音响彻在殿外。

  见是陈群求见,曹叡没有过多犹豫,就将陈群从殿外召了进来。

  曹睿掌权后曾提拔过不少心腹,但尚书令这一如此紧要的位置,曹叡始终都未有想法让人去替代陈群。

  因为曹叡知道,陈群是他父皇的铁杆心腹。

  若是贸然将陈群调离尚书令的位置,一旦被他父皇知道这件事,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不久后,曹叡就见到了疾步前进的陈群。

  见陈群行色匆匆,脸有悲戚,曹叡的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可还未等曹叡出言询问,陈群就率先对着曹叡一拜道:

  “殿下,陛下有请!”

  一听到这句话,曹叡登时从座上站起身来。

  近来曹丕由于身体不适,一直在静养中。

  而为了帮自己树立威望,也为了自己能有足够的机会施展拳脚,曹丕在养病期间尽量不与外臣相见。

  可当下曹丕却主动让陈群来找他,这件事透露出的政治意味,由不得曹叡不慎重。

  曹叡试着想问下陈群发生何事了,但一想到陈群对曹丕的忠心,曹叡也就慢慢打消了这个想法。

  最后曹叡只能不发一言地跟着陈群朝着殿外走去。

  而当曹叡踏出殿外之后,他却突然之间发现,宫中的守卫竟激增了一倍有余。

  一批又一批的魏军,出现在宫中的各条巷道之间,似在防备着什么。

  这段时间以来,曹叡自问他已然将洛阳控制在手中,按照常理来说,宫中防卫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不可能不知道。

  除非是曹丕亲自下达的诏令。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就在曹叡心中疑惑的时候,他不知道的是,眼下的曹丕并不好受。

  看着跪倒在地的高堂隆,满头白发的曹丕上气不接下气,气愤的他不断拍着身前的榻沿,口中一直重复着一句话:

  “该杀!该杀!”

  而这时在曹丕的大殿之外,正满满当当跪着大量的魏国朝臣。

  他们脸色戚戚,身形颤颤,宛若风中落叶,雨中残灯。

  朱旦等人引起的风暴,成功地席卷到了大魏皇城之中。

  而这场风暴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压榨着曹丕所剩不多的生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