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2 / 2)

加入书签

只不过在孟优转身之后,他却突然之间发现守在帐内的汉军上前将他隐隐包围了起来。

这一幕,当然是在诸葛亮的挥手示意下发生的。

当看到十数位汉军不怀好意的将他包围之后,孟优转过身不解地看向诸葛亮。

面对孟优疑惑的目光,诸葛亮站了起来。

身长八尺有余的诸葛亮,在当世的身高属于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故而当他站起来后,别看孟优长得五大三粗的,但整整比诸葛亮矮了一个头的他,还是不得不仰视诸葛亮起来。

诸葛亮俯视着下方的孟优,他眼中的冷意正在慢慢集聚,不久之后他口中发出一声清冷的命令:

“将这蛮人拖下去重重仗责五十,待他仗责完毕之后,召集十数辆驴车,将他与随他而来的人都绑缚在驴车上送回敌军大营。”

在说完这句话后,诸葛亮似乎感觉还不解气,又加了一句道:

“在那十数辆驴车上,皆摆放上一头幼猪。”

当诸葛亮的命令传出之后,那十数位包围孟优的汉军很快就上前索拿孟优。

孟优在听到诸葛亮对他的惩戒之后,他不禁急的对诸葛亮破口大骂起来。

孟优是军人,他当然知道五十军杖是多重的刑罚。

可以说纵算以他的体魄这五十军杖不会让他死,但肯定也会让他只剩下半条命。

而相比于身体上即将承受的痛楚,诸葛亮另外的安排更让孟优不能接受。

与猪相伴并以驴车送回,这不是在宣示着他与猪驴一般蠢笨吗?

他虽是彝人,却也是要脸的!

听着孟优口中的辱骂,诸葛亮对着他说道:

“你出言不逊,吾不杀你,这是彰显天汉的大度与心胸。

但天汉的威严,不容任何人侵犯,今日对你略施小戒,希望你以后懂得何为敬畏!”

在说完这番话后,诸葛亮用力一挥袍袖。

袍袖划动之间发出一阵破空声,当这破空声响完之后,孟优已经被十数位汉军带出了大帐之外。

不久之后,大帐外便响起了孟优的一阵阵凄惨无比的惨叫声。

听着帐外那不时传入的惨叫声,又想到诸葛亮方才的布置,帐内诸人皆用有些奇怪的眼神看着诸葛亮。

方才在诸葛亮阻退杨仪之时,众人还以为诸葛亮涵养好,不愿意与孟优计较。

可现在想来,丞相这到底算涵养好,还是不好呢?

只不过丞相如此对孟优,真的好解气!

以往他们可从未见过丞相有这样的骚操作。

可帐内诸人若知道当年糜旸送女装给曹丕的骚操作,乃是抄袭历史上诸葛亮的行为之后,不知道他们心中又会作何感想。

诸人奇怪的目光当然瞒不住诸葛亮,诸葛亮也知道他们心中想的是什么,只不过诸葛亮不在意。

孟优可以辱他,但不可以辱他的国家。

辱他个人,他是否发作,这关乎他个人涵养如何。

至于辱及国家,他忍不了。

要不是考虑到大局,孟优今日断然无命回。

在孟优被拖出帐外之后,诸葛亮便让众人都离开大帐下去准备明日的大战。

可是随着帐内诸人渐渐离去,帐内却有一人留了下来,这人便是杨仪。

当帐内都无旁人之后,杨仪对诸葛亮拱手进言道:

“昔白起不长于武艺,却百战百胜,威震天下。韩信怯于私斗,却兵凌世家,辅助太祖创建大汉。

故战场胜负往往在于主将之智,不在于个人勇武也。

况蛮族易出勐将世人皆知,以我军之短敌彼之长,非万全之策。

臣窃以为丞相方才答应孟优之请,尚有可斟酌之处。”

很明显,杨仪对于刚刚诸葛亮同意孟获斗将的行为有些不认同。

杨仪现任诸葛亮的主簿一职。

主簿本就是举主的心腹智囊,有着为举主查缺补漏的责任。

故而杨仪在对诸葛亮方才的做法有些不认同后,便想着趁四下无人之际劝谏诸葛亮。

虽然诸葛亮已经答应孟获斗将之请,但是如果诸葛亮能在他的劝谏之下,对明日的斗将多加提防那就不枉费他的这番劝谏。

在听完杨仪的劝谏之后,诸葛亮笑着对杨仪道:“威公所言,吾又如何不知,但威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听到诸葛亮这么说,杨仪有些疑惑。

诸葛亮并没有让杨仪疑惑太久,他便对着杨仪说出了他心中如此做的真正缘由。

“世人皆知异族善出勐将,因此共识,这一点也一直是异族的骄傲之处。

大汉四百年以来,异族降而复反,便是有着这点原因。

而吾之所以答应孟获斗将之请,为的是要在他们最骄傲的地方,将他们堂堂正正打败!

南中异族不知恩义,难以用寻常恩惠令他们折服,而自古以来兵争之中,攻心为上。

若不能令异族从心中完全臣服我天汉,那么纵使今次南征之战吾能击败彼等,等吾领军离开之后,他们势必又会复叛。

复叛一次,我军又得征伐一次,长久内耗之下,我军何时才能大举北伐?

唯有在最骄傲的地方,将他们击败,用实力向南中证明何为大汉天威,这样才会让他们内心中完全臣服。

也唯有如此,我军才能达到攻心之效。”

听完诸葛亮的解释之后,杨仪恍然大悟。

原来诸葛亮不是有所疏忽,而是他心中所想的,乃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高度。

只是杨仪心中还有一层疑问:

“纵使我军明日斗将能胜,然南中异族久不知礼义,恐不会因为一次战败而甘心臣服。”

面对杨仪的这层疑问,诸葛亮却笑着抚摸着腰间的剑柄,他看着杨仪自信地说道:

“一次败不服,那就败他三次,若败三次还是不服,那就败他七次,十次。

打败南中异族从来不是难事,但吾要做的不是这个。

吾要做的是彻底将他们打服!

非如此,吾何必亲至南中?

吾便是要做到常人做不到,却又心心念念想做到的事!”

耳中听着诸葛亮充满豪气的话语,杨仪心中情不自禁的浮现敬佩之情。

振聋发聩的龙吟,他今日听到了。

http://www.yetianlian.org/yt88518/36110144.html

www.yetianlian.org。m.yetianlian.org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