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徐晃,来了(2 / 2)

加入书签

徐晃命令一出,帐内诸将齐齐领命。

在帐内诸将领命而去后,

赵俨问徐晃道,

“公明,此战你有几成把握?”

徐晃见赵俨这么问,

他坦然道,

“若云长中计,七成。”

见徐晃似乎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赵俨复问道,

“若关云长不中计呢?”

面对赵俨的这个疑问,

徐晃沉吟不语,

不中计就代表着关羽识破他的计谋了,

在沉吟良久后,

徐晃故作轻松地笑道,

“刘备有关张糜简赵五大效死忠臣,

魏王麾下,又岂能没有徐公明一位效死之臣呢?”

面对自己的那位好友兼对手,徐晃一直不曾掉以轻心。

听到徐晃这么说,赵俨发出一声叹息。

但徐晃紧接着说道,

“护军也无须太过担忧,依我对云长的了解,云长十有八九会中我的计策。”

“除非他有高人相助。”

论在曹魏当中,谁最了解关羽,那无疑就是徐晃了。

关羽是帅才,他用兵崇尚王道,因此他对一些诡道考虑的不会太深。

不是他不懂,是他根本不屑为之。

例如当初水淹七军时,曾有人建议关羽进一步毁坏堤坝,则攻下樊城易如反掌。

但关羽考虑到汉水两岸的百姓存亡,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

这样崇尚王道的人,又怎么会提防好友对其使诈呢?

徐晃起身来到营外,从他的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包围着樊城的重重屏障,

他望着那仿佛触手可及的樊城,

说道,

“樊城可失,征南不可有事。”

“云长你这次,真是抛的一个好饵呀。”

...

不日,徐晃的大营中传出了一个消息,而这个消息很快就被王甫探得报给了关羽。

关羽在收到王甫呈上的消息后,他问道:

“你是说,公明扬言要进攻吾所在?”

关羽为了包围樊城,他不仅在樊城外建立了十重鹿角,还在樊城外的南北两方建立了两处大营。

位于北方的,主要负责抵御曹操援兵的大营名“围头”,就是如今关羽所在。

而位于南方的的那处大营名“四冢”,其中的兵马主要负责攻打樊城。

王甫在徐晃营中的探子探得,徐晃将不日攻打围头,意欲与关羽直面碰撞。

王甫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就立马来告知了关羽,并且他建议道,

“将军,营中只有数千兵力,而徐晃手下当有两万左右精兵,

属下认为应立即传令四冢营中的廖校尉,令其拨调大军来援。”

若是在往时,关羽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会当即采纳王甫的建议。

但这时他的脑海中却回想起了,一位年轻人走之前的忠告,

“将军当严防徐公明声东击西。”

关羽精通兵法,他将当日营中糜旸的分析又细细的思考了一遍,

随后他眼中精光一闪,

他对王甫说道,

“你速传令元俭,令其这几日务必加强营中防守。

若无吾之命令,不可轻易出战。”

王甫听完关羽的命令后一愣,

这是什么操作。

他正要劝谏,却见关羽主意已定,

他对王甫说道,

“去吧,勿问。”

王甫见关羽态度之坚决,他也只能领命退下,

而在王甫退下后,关羽端起蜡烛,来到帐中的一处舆图前细细观看起来,

关羽身影闪动,手中的烛火跟着他的动作,在巨大的舆图上左右滑动,

光线最后定格于一处,

啪的一声,关羽的右拳重重的敲在那处,

他口中自信的说道,

“五子良将,已被我擒了一个,

那再多一个又何妨。”

就在关羽得到消息的第三日,徐晃终于下达了出兵的命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