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讲讲故事(2 / 2)

加入书签

“一百名汉子?哪来的?”

“土里钻出来的?”

“是啊是啊,听你这么说,好像就等着那几个吐蕃人似的。”

众人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刘家宝得意一笑:“这你们可又不知道了吧。咱们钦差啊,早就派了一百名精英密探潜入了吐蕃内部,有什么风出草动,当然逃不出他们的眼睛。所以这次啊,早在吐蕃人出动前,就有密探通知永清县的陆县令做好了防范。

那一百名汉子可不是士兵,都是陆县令征招的民壮,平日里种庄稼做买卖,一声令下,马上就可以拿起刀来杀敌!”

“厉害了!如果有贼子闯进了襄州城里,我这扛锄头的手也能干掉几个!”一名吃面的汉子倍受鼓舞。

“行啊,等会儿我们也去找徐县令报名去。”旁边一人也附和道。

刘家宝朝他们笑笑,又是一拍砚台:“我听说啊,在永清县和保康县,像这种民兵征了不少,平时抽时间加以训练,到了关键时刻可就发挥大用了。

我师兄可是神龙山庄的庄主东方宏,他和令狐县尉一起带着五千兵马已经镇守在永清西郊去了。如果吐蕃还有不知死活的东西敢放肆,怕是要好好儿和他们干上一场了。”

“干就干,谁怕谁!”

“没错!若是他们真突破了永清和保康两个县,我就到咱们西城外去等着去!”

“没错没错。我就不信了,我们所有人加起来,还怕他几个小毛贼!”

“说得好,说不定咱们杀贼立了功,还能混个官儿当当哩。”

众人一起吆喝起来,个个都是一副英勇无敌的模样。

我看向那几个喊得最带劲儿的两个人,心中又有点儿怀疑,这两人不会又是哪个队的密探吧。故意和刘家宝一唱一和的,好让百姓们感受到我们襄州众志成城的决心。

“都放心吧。我看啊,这仗打不起来。他们这次出师不利,怎会再冒然行动?”福伯摸着胡子,胖胖的脸上倒是无比淡定。

“说得有道理。希望双方就这么着吧,打什么打?我还是希望多过几年太平日子。”

“是啊,愿天下都能太平吧。”一人喝掉面汤,满足地抹了把嘴。

“哈哈哈哈,福伯,给我来一只烧鸡。”宋二郎的声音响起,人也进了客栈,手里还扶着一位跟方老伯年纪相仿的老人。

“好咧,烧鸡一只。客官里面请。”福伯朝后厨喊道,迎上前去,见旁边吃面的一桌人起了身,赶紧招呼阿五来擦了桌子。

宋二郎把一个钱袋子丢在桌上,朝我挤了挤眼,摇头晃脑的甚是得意。

旁边的老人摸了把花白的络腮胡子,指了指我:“儿子,去给我买一碗豆花!”

宋二郎朝他一瞪眼,一把将他的头发揪了下来:“得寸进尺了啊!”

我先是一愣,随后才看清那是一顶假发,待他自己嬉笑着扯掉了胡子,我才认出居然是苏小吕。

苏小吕嬉皮笑脸地轻轻给了自己一巴掌:“哦,已经完了啊?抱歉抱歉,哈哈哈哈。”

刘家宝见众人的眼光都朝宋二郎与苏小吕看去,面露不悦:“我给他们讲故事呢,你们能不能安静点儿?”

苏小吕贼眉鼠眼地看向刘家宝:“讲故事有什么了不起的?谁还不会讲故事?”

“我在讲钦差的故事。”刘家宝朝天一揖手,甚是恭敬。

苏小吕笑道:“钦差的故事谁不知道啊?就在刚才,钦差就帮徐县令审了两个大案子。”

“什么大案子?”

“有人举报,说有个老头儿钓鱼,眼神不好,钓了条鲤鱼没有放生,煮了鱼汤了。”苏小吕讲道。

“啊?吃了鲤鱼?这可是要挨板子的啊。”

我也为那倒霉的老头儿担忧起来,我大唐皇帝姓李,“李”与“鲤”谐音,为了避讳,早有律法规定:捕到鲤鱼一律要立即放生,否则私自食用者重责六十大板。

阿五端来烧鸡:“那徐县令是如何判的?”

苏小吕扯了个鸡腿:“徐县令就是为难得很,按律法判,那老头儿还不得丢半条命?可是不判,那么多人盯着呢。结果,还是钦差有办法……”

刘家宝凑上前去,见苏小吕讲着讲着突然住了口,啃起鸡腿来,一下急了:“钦差怎么了?说啊!”

“是啊是啊,你就别吊我们胃口了!”

我也聚精会神地朝他看去,期待着答案。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