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郑森归来(2 / 2)

加入书签

“末将听闻京师收复,北方分房分地,疑虑重重,遂孤身前往京师求证。

一个月来,末将所过之处,百姓安定,人人拥戴朝廷,心里万分崇敬皇上。

又逢飞龙军招募新兵,末将为了报效朝廷,遂于京师从军!”

崇祯惊呆了,这位民族英雄竟然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来到了北京。

而且在郑成功到京的同一时间被自己发现,真是机缘际会,难以琢磨。

“好!你有此心,朕心甚慰,你能弃笔从戎,更是难得。你交接一下,以后就跟在朕身边吧。”

“什么?”张煌言瞪大眼睛。

那参将见张煌言发愣,赶紧碰了碰他,道:“皇上抬爱,还不谢恩!”

张煌言这才反应过来,道:“谢皇上。”

“你先在这吧。明日中午,来皇宫见驾。”崇祯吩咐了一句,先行走了。

田守信随即安排小太监,与飞龙军进行交接事宜,不在话下。

崇祯因急事回宫,周樱落只好独自一人回了崇祯赏赐的宅子,心里空落落的。

二十几天前,崇祯西征后,周樱落几乎没再出门,独自一人在宅子中,时常翻看崇祯御赐的几本书。

像《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这些,颇有意思,她已经看了三五遍。

前几日,她开始研读《火攻撃要》,也正因此她今日才主动请求组建女子步枪队的。

这会,她又拿起《火攻撃要》,但是怎么也看不进去。

书上的字都失去了吸引力,一点也无法引起她的兴趣。眼前不断闪过崇祯的突刺动作,耳中不断回响崇祯铿锵有力的讲解。

周樱落思维缓缓散发出去,突然想到今天失口说的那句话,脸上再次涌上一股红晕。

“好像,我大明自开国以来,没有官宦之女嫁给皇上的吧……”

她把书放下,坐在书桌前,托着香腮,轻叹了一口气。

“好像……成祖的徐皇后,是开国元勋中山靖王的长女吧……”

想到这,周樱落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突然,她摇了摇脑袋。

“哎呀,我都在想些什么呢……”

……

皇宫。

崇祯看着见龙军从天津传来的密奏,终于放下心来。他命人拿来辽东地图。

田守信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地图,在龙案上铺开。

崇祯用手轻抚着十几年前绘制的地图,忍不住吐槽:

“你爷爷的,这算哪门子地图,最多让人知道辽东有个城池而已。山川、河流、村落和相关的具体数据一个都没有。

看来朕得尽快培养一支专业的地图测绘队伍。”

对这个历史局限性,崇祯也没有办法。

中国历来对地图精准度的要求都不高,就算是郑和航海图,也几乎都是用散点透视法绘成的。

这属于先天不足,即使是300年后甲午战争时期,与世界接触较深的清政府,在地图精细度的重视方面,与日本政府也有着天壤之别。

在甲午中日战争前,日军情报部门绘制的中国地图特别的精准。他们在每一份图上都标注了地名、方向、距离、标高等一系列的具体地势内容,甚至与后世的卫星定位地图相比都没有偏差。

朱友健前世看过日本人绘制的旅顺地图,清楚地画出了旅顺的每条街道、每条小巷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地形。

更重要的是,在这张地图上,标明了所有重要的战略要塞,以及政府的职能部门,甚至水井、树林、矿产等隐形战略物资的位置,都有明显的标注。

战争一旦打响,靠着这样精准的地图,日军就占据极大优势,能够很快占领城市的战略要地,继而控制全城。

崇祯收回思绪,两指重重在地图上敲了两下,站起身来,对田守信说道:“你近期给朕寻三五十个擅长绘制地图的能人异士来,有无官身皆可,朕有大用。要是办成了,朕重重有赏!”

“臣遵旨!”

第二日正午,郑森刚刚赶到京师,还没有歇脚,崇祯的口谕就到了。

郑森马不停蹄,直接去了皇宫。

------题外话------

今日加餐,本章3000字。

郑成功和张煌言正式上线,辽东半岛之战即将上演。

求各位大大帮忙宣传推荐,谢谢!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