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荒地难垦(后天上架,求首订)(2 / 2)

加入书签

他缓缓说道:“回殿下,即使有荒地可以任由百姓去开垦,但是百姓可承担不起啊!”

朱慈烺疑惑:“为何?在新地上辛勤耕地、播种、除草除虫,等秋收了,不就丰衣足食了!怎么承担不起?”

“殿下,开垦荒地,就得用牛,用犁,用人,用种子,要有活水。可无地百姓本就一贫如洗,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谈何开荒?

他们的现状就是帮地主干农活,地主分点粮食给他们,也是吃了上顿愁下顿。

如若离开地主,空出来一年时间去开垦,没有地主提供的那点粮食,他们就没有了吃的。

难道忍饥挨饿去开垦吗?哪有人能撑过一季,何况还有养家糊口。

吃喝都愁的农民根本迈不过这个门槛,对于他们来说,开垦荒地,提都不敢提,想都不敢想。”

朱慈烺没想到开荒还有这个先决条件,顿时感觉自己想简单了,道:“你继续说下去。”

见自己能帮太子解惑,吴三辅大喜,紧急构思说辞,继续说道:

“而且开荒的周期长,即使地主也不敢随意开荒。

因为,如果遇到了干旱天气,要花费一大笔钱去抗旱。如果遇到了多雨的天气,又要话花费一大笔钱去抗涝灾水灾。

其中存在无数的隐患和风险,一个不小心就颗粒无收,白白浪费了一年的劳作和投入。别说一贫如洗的赤民,就是普通的地主富户,也是难以承担。”

朱慈烺听了微微点头,连黎启武也听得认真。

吴三辅很是自得,继续说道:“此外,百姓一年到头里都在地里忙活,很少能有放松的时刻。一年里,最多有几个月的农闲时间,可是还要服徭役呢。”

“徭役?”朱慈烺问。

“我大明徭役分为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农闲时间,百姓就得参加这些徭役,他们或者是参加修建运河和宫殿、城墙这些工作,或是诸如运输物、随军出征等事,一年下来根本没有时间开荒。”吴三辅道。

守着太子,他没敢多说,其实,明朝徭役对百姓的压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百姓不仅仅要出去没日没夜的做工,还要自备干粮,经常因为缺少粮食和繁重的劳作而倒下,饿死、累死在徭役时期。

同时有官员借着徭役的名头,让百姓给自己干私活,给自己开荒、盖房、挖水塘,疯狂的撸朝廷的羊毛。

吴三辅不敢多说这一类事情,将话题转回到开荒:“退一步来讲,即使有这个财力和人力,地主富户也不敢随意开荒。”

“这又是为何?”朱慈烺不解。

“我大明土地,要么是军屯,要么分给了勋贵,那些看上去无主的荒地,其实大都封赏了出去。属于私人财产。

平头百姓一旦随随便便去开垦,可能立刻就会惹上官司,辛劳白费,开垦的荒地也得不到,还得赔上一大笔官司钱,严重的甚至会闹得家破人亡。”

“原来如此。”朱慈烺点头,心道:“怪不得朝廷抵报上说,父皇抄没了罪官家产才能分给百姓。”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