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崇政殿内(2 / 2)

加入书签

哪来的兵?

自从前年洪承畴松锦之战失了十多万人马,去年孙传庭陕西失了十多万人马,崇祯何时又来了这么多精兵?”

豪格一甩自己脏兮兮的袍子,接着道:

“山海关下,我大清6万人马灰飞烟灭,锦州城外,7万骑兵不明不白投降了明国,崇祯何时有这么强大战力?种种迹象表明,阿济格早已经投降了明国!”

听了豪格的话,众人默默,是啊,明国这几十年来一败再败,内忧外患,两个月前更是被人攻破京师。

但是自山海关一战,大明士兵如天兵下凡一般神勇无敌,摧枯拉朽,一两个月内南征北战,不仅赶走了李自成10万兵,歼灭了大清6万兵、蒙古7万兵。

现在又闪电般拿下山西……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崇祯有这个能力,大清南征有5万多人马,会一个人都逃不回来?就是殿内这个驿卒都可以辗转千里而归……

再加上锦州的告示……

难道……

难道真是多尔衮兄弟与崇祯密谋了什么?

代善再次拿过密奏,又看了一遍,默默不语,重重叹了口气,道:

“如今之际,如何应对才好?”

大殿上,陷入沉寂。

众人不说话,并不是难以判定多尔衮的意图,也不是难以下决心对处死多尔衮,而是在考虑,大清还能撑几天。

良久,一道声音打破了沉静,“本王建议,立刻派兵,去往更北方,在今冬前,将深山野林里的族人拉回盛京。”豪格大声说。

所谓北方林里的族人,指的是生活在大兴安岭深处的野人女真。

建虏这些年来,时常北去抢掠,以补充人口,如今豪格提出来,也算合理。

济尔哈朗心道:如今大清国缺兵少丁,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人口危机,去北方拉人,倒也可行,他点点头道:“本王觉得此事可行。”

代善也同意,道:“本王建议派出大队人马北去入山,尽快带回林中族人。”

豪格见他二人同意,心里高兴,继续说道:“另外,速速派人去科尔沁册立新王,送去物资,稳住他们的同时,征调尽可能多的壮丁回盛京。”

大玉儿听了,道:“哀家同意。”

大清内部疲弱,拉来强援,自然是好的,众人也都同意。

洪承畴见没有一个人询问自己,便达成统一策略,心中有些凄凉。

皇太极病故,多尔衮倒台,自己,已经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步了吗。

洪承畴不愿意坐以待毙,看着朝堂意见一致,自己处于边缘地位,跪地,高声喊道:

“奴才请皇上封肃亲王为辅政王!执掌朝纲,重振大清!”

这一声,如同炸雷,惊得在场之人心中剧震。

“洪承畴要干什么?”

洪承畴见众人表情,不以为意,朗声道:

“肃亲王是先皇的长子,辅佐皇上顺理成章。”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