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摧枯拉朽(2 / 2)

加入书签

鳌拜的人头掉落在地上,很快被淹没在人踩马踏中………

现在的镶黄旗护军统领,历史上的康熙朝四大辅政大臣,提前26年走完了人生之路。

发生的那么突然。

战斗不会因为某个将领的死亡结束,厮杀声依旧响彻大地。

木墙不断被明军砍倒,大批明军源源不断的闯入,建虏再也支持不住了。

汉镶蓝旗旗主李国翰,率先放弃抵抗,开始撤退,引得祖泽润等汉将纷纷逃窜。

蒙八旗的骑兵见到,也放弃了抵抗,他们高头大马,比汉八旗更快的逃向其他营门。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时间,建虏溃散,难以阻止。

多尔衮立身中军大帐,面如死灰。

但使汉八旗、蒙八旗用心抵抗,也不至于如此!

多尔衮拔出腰刀,立身中军帐前,大声疾呼,“不要退,顶住!”

“唰唰唰……”

又一阵弩箭射来,唬的一众白甲兵快速拦在多尔衮身前,将他紧紧护住。

建虏军营能住下6万人,占地辽阔,明军虽然已经冲进大营厮杀,但后方还不见明军踪迹。

所以飞龙军依旧在不停地倾泻箭雨。

“谁敢撤退!给我冲!”多尔衮依旧大吼。

白甲兵眼看败局已定,明军即将杀过来,二话不说,扛起多尔衮就跑。任凭多尔衮怎么挣扎,依旧裹挟着他快速撤走。

阿巴泰看着乱象,终于体会到了两年前明军的惶恐。他看着四散奔逃的建虏兵,遥想当年的明军。

“这现世报来的也太快了!”

败局已定,现在谁也组织不起来有效的对抗,建虏可谓是兵败如山倒。

没有办法,阿巴泰只能带着本部兵马,迅速撤离。

这时,一位建虏将领目光讪讪,但是依旧保持着理智。

他是汉八旗正白旗旗主,石廷柱。这次攻城,他的正白旗是主力,士卒死伤殆尽,已经没有了一战之力。

因而被多尔衮安排,带着仅存的几百士卒,看守和押运建虏财物。

此时的他保持着难得的理智,迅速将所有金银珠宝分给几百士卒,留下少量私吞以外,全部抛洒在明军必经之地。

几百士卒私自留下几个元宝,将其他财物一路抛洒,什么真金白银,这时候都不如保命重要。

这场景,真真的挥金如土。

建虏几乎没有人抵抗,明军一路上切瓜砍菜,砍着砍着,被地上金闪闪、银灿灿的物件吸引。

我的天呐,是元宝!是元宝!

杀敌是为了什么?封侯拜相是为了什么?

人生目标就在地上,捷径啊!

这可是战利品,搜集战利品,同样是军事任务,我下马去捡,不算违抗军令吧。

有第一个人开始捡金子,就有第一百个人去捡。

不多会,已经没人追击建虏了。

后续骑兵被阻挡,见到满地的财宝,都纷纷下马。

有些人没有捡到,开始争抢其他人的,一时间,乱成一团。

石廷柱出身关宁军,他对关宁军的尿性太了解了。这群苦哈哈的大头兵,一辈子也没见过金银元宝。

这种危急时刻,拿钱买命,最明智不过。

他手下的士卒,个个士气高昂,拼命的享受这种既能保命,又能私藏的活计,拼命的享受着挥金如土的快感。

这种事情,几辈子再也难以遇到。

抛洒完财宝,摸着怀里的金疙瘩,成就感、满足感爆棚,使命已经完成,怀揣财富的正白旗汉兵,比谁都想活下去。

虽然是步兵,逃起来比谁都快,一个个如同脱兔般,冲向美好的未来。

当吴三桂、黎玉田等将领赶到,看着混乱的明军,怒火攻心。

他们纵马上前,一刀一个,连着斩杀了二十几个被财迷心窍的士卒,才稳住大军。

嘶吼着重整人马,再次追了上去。

朱友健得知了混乱的原因,愤怒异常,虽然他十分清楚,这些往日的关宁骑兵,一直以来都是穷哈哈的,抢夺金银情有可原。

但是,此情此景,必须严惩。

随即,朱友健下令,所有参与过争抢金银的士卒,甚至只是捡过的,不论多少,一经查实,当场斩杀,绝不姑息!

军令一出,怀揣元宝的士兵明智的选择了保命。

在追击建虏溃兵的路上,随处可见被丢弃的金银,再也无人敢拾。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