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章(2 / 2)

加入书签

穆王妃哧溜就跪下了“臣妇真没想到,一句话就引起了皇太后那么大的反应。

之后,皇太后下懿旨要臣妇据实禀奏。

臣妇不是有意,求皇后娘娘恕罪。”

皇太后也是遣散了左右召见穆王妃。

小花精除了从穆王妃这里打听,实在没有其他的途径。

小花精道“事情已经发生,后悔无益,据实禀奏吧。”

穆王妃磕着牙花子说了始末。

皇太后夸赞穆家满门忠烈。

穆王妃也是为了讨好皇太后,说了一句“太后谬赞,臣妇实不敢当。

要说节烈,大月朝谁家也比不上许家,老夫人的高风亮节”

这么一句话引起了皇太后的警觉。

威逼之下,穆王妃说了实情。

当初刑部衙役押送许家老少出了直隶的头一晚,就行了畜生行径,强逼许家孙小姐侍寝。

许家上下自然不能答应,与他们拼命。

许家满门文官,几乎人人受伤。

这边混战结束,徐老夫人与两个老妯娌,五个儿媳妇,三个孙媳妇,五个孙女儿,包括一个五岁的重孙女,齐齐挂在驿站的房梁上了。

当时恰逢旱灾,路上饥民遍地。

饥民看见吃食无疑土匪。

官差为了遮掩罪行,坐视灾民哄抢了许家的吃食,不仅抢夺食物,就连友人接济的膏药银票都被抢了。

许家余下十几个男丁,又伤又病又饿,一路走一路倒卧。

许老爷子的两个兄弟,还有大房的两个儿子受伤太重,最先倒下了。

一路上灾民骚扰,官员不敢伸手。

活下来的是一个十岁的小孙子。

一路上活着的许家人都扣下食物给他吃饱,打斗的时候也没受伤。

这般还是后来遇见了锦衣卫一个追踪案犯的卫小旗。

押差们才有所收敛。

这个卫小旗一直有意无意的出现在发配队伍左右。

许老爷子一家人才没再受饥民骚扰。

走到云南云泽,只剩下许老爷子与一个儿子,一个小孙子。

地方官倒是没有刻薄徐家,将他们安置到了云泽下面的大井镇。

大井镇距离云泽只有几十里,许老爷字把家安顿下来,精气神一松,当晚睡着去了。

次子伤痛过度追着老爷子去了。

许家虽然分了地,但是,许家的家资耗尽,十岁的小孙子全靠吃百家饭。

这个叫许绩的孙子后来娶得媳妇,就是当初他长大了做长工人家的姑娘。

姑娘姓周,家里三个女儿。

周招娣招赘了许绩,儿女都改姓了周。

全家惨死又绝了子嗣,皇太后不疯癫才奇怪。

小花精看着穆王妃心情很复杂。

怪她吧,也不是她做恶。

不怪她吧,心里又有些堵得慌。

这王妃,就是一朵后宅的白莲花。

嘉和帝指婚,肯定没想让穆王府壮大,指了一个破落宗亲家的傻白甜的嫡女。

估计是怎么傻白怎么指婚。

她还是豫亲王的族亲。

如今算是全家发配东省地开荒去了。

她原本战战兢兢,想着讨好太后,竟然把天戳了个窟窿。

小花精捏捏眉心,心里想着这样的婆婆也好,方便水清掌控穆王府。

小花精有心给水清做脸,挥手道“本宫知道了,你退下吧。”

小花精这边守着皇太后,替她治愈清心,让她身心轻松好好睡一觉。

穆王妃回去就病了。

小花精让胡娟去请脉,回来说是激怒攻心,惊吓过度,烧的嘴巴都起泡了。

小花精想着应该一半是病,一半装可怜,博同情。

穆良玉前来求见小花精,小花精推了两次。

第三次,水清前来探路,穆良玉跟着尾随进来,进门就跪下请罪。

小花精这才表态“这事儿不怪你母妃,本宫忙糊涂了。

清儿,把头里得的莲心茶冲泡,给穆王妃喂上三遍,心火泄了,人应该能清醒。”

穆王妃若是知机,应该尽快痊愈,前来照顾皇太后。

这才从容的脱身之策。

水清告退,穆良玉追着出去了。

小花精看着穆家母子心里叹息,怪得陛下欺负穆家。

这个小王爷,与其说玉树临风,不如说弱不禁风。

行走间拿着把扇子,雪白的袍子,腰里挂着许多的小饰物银三事儿,镂空的银质香薰球,身上还有一股甜腻的香味,荷包里竟然装着蜜饯话梅。

这是晕马车啊。

真是比闺女还养得精细,直追宝玉这个凤凰蛋了。

一个小王爷,手无缚鸡之力,又不能科举做官,可不得就做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呗。

小花精看过了,他脚下虚浮,太阳穴塌陷。

他是真的半点武功也不懂。

倒是一双玉白修长的手。

想来琴棋书画应该懂。

这个长相倒是俊美,水清嫁给他也不算亏。

水清跟穆良玉不会有多深刻的爱情。

驸马赏心悦目,有些小雅趣,水清一辈子也好混出头。

当初云南传回来的消息,说这个穆良玉也是喜欢跟女孩子玩耍,喜欢看戏看闲书,走狗斗鸡,不爱读书练功。

小花精以为是穆王府避世的噱头,不想竟真的把小王爷养成大小姐。

穆王府有个毛病,就是庶子庶女特别多。

老沐王爷不能参政,可着劲儿造孩子了。

水清这边情势大好,穆家母子把她当成仙女一样敬着捧着。

皇太后这里却不乐观。

凌晨时分,皇太后清醒了。

当初的疯癫没有了,却是一声声的噎气,默默落泪。

这事只能皇太后自己放开,别无他法。

小花精慢慢替太后顺气“媳妇已给十三弟送了信,也给我祖父送了信,让他们帮忙寻找当初的差役。

首先弄清楚是谁下黑手,然后,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皇太后狠狠一捶雕花床,喊道“杀父辱母之仇,不共戴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