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1 / 2)

加入书签

生存永远是第一动力。

眼看着仓里的盐巴见了底,东胡三部强悍的斗志被彻底引爆。

他们当然比不了墨宗土木组的专业,但族人肯吃苦,服从命令,不吝惜气力,这些着实弥补了不少短板。

好在晒盐场也不需要太复杂的建筑工艺,最有技术含量的测绘也选址由宁矩子一手包办,余下众人只要听指挥便足以胜任。

根据血池附近的地形特点,宁非规划了三级阶梯式蒸发池和一个独立的结晶池,计划按照时间进度严格区分沉淀,确保结晶池出盐的品质稳定。

首选的位置自然是风口区。克腾山一年四季都刮西风,日出日落时分气流平稳,越到正午风力越大,非常符合晒盐的要求。

烈烈西风越过坨坨河谷地进入血池荒原,这个风向宁非之前造热气球的时候有亲自测量,只需要确定狭管效应的正位区,选址就顺利完成。

宁非选定的是血池东侧的一块高坡。

大约十亩的平缓区,规模不算大,但作为实验田已经足够运转。来不及打磨条石,图赫族人便用碎石片铺满蒸发池底,再用造房打桩用的滚木将池底反复推平,一个简陋的蒸发池就建成了。

有了第一个完成品,二级、三级池也很快完工。

为了节省导流的人力,三级池之间预留了一定的高度差,由南石的能工巧匠安装了闸口,并修筑了数个出水口,可以迅速将池中卤水提取出来,避免因为天气愿意造成结晶损失。

当然,防洪堤坝也必不可少。

血池附近是无人区,以前湖水怎么折腾都没人在意,可如今湖边修筑了晒盐田,血池涨水就不得不防了。

这种堤坝倒是不用太精细,只用石块、泥沙和竹编修出个小土坝,盐场附近再挖两条导流渠,确保暴涨的池水不会漫过堤坝,直接灌入蒸发池。

如此一来,东胡盐工只要打开堤坝上的闸口,将血池水引入一级蒸发池,在池中蒸发两日后,再通过中间闸口将已经浓稠卤水放入二级池,同时继续引湖水入一级,周而复始,反复数日,便可制出源源不断且品质均衡的盐卤水备用。

这个变化,在盐田工作的东胡盐工人人看在眼里。开始还一脸不信的壮汉,如今都心服口服,看向池子里的卤水都目光爱怜。

咸了,是真的比之前没晒过的湖水咸得太多,以前他们咋没想到晒水呢

可再怎么晒,也不是成型的盐巴。

正当盐工们以为这盐卤水会一直晒下去的时候,宁小先生忽然说,可以灌入结晶池了。

眼看着卤水流入最后一个石头池,宁非转头问南石族长罕图。

“你们还剩多少盐”

罕图一愣。

从开挖盐田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天有余。南城码头的盐仓被海丽妲和塞牧祸害得彻底,好在城里还有个小盐仓,多少还有点存货。

但造盐场是个体力活,丁壮的饭量大增,盐巴消耗得也非常快。纵然三家都有投入,但南石的底子无疑最薄,如今已经有些捉襟见肘。

不过宁小

先生既然问起,图罕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不多了,但百十斤还是有的。”

百十斤啊

宁锯子摸了摸下巴。

南石部族两三千人,就算省着吃这点盐也坚持不了几日。

“白克和图赫族呢能不能匀出一些盐巴来”

听他这样问,图罕微微一愣。

宁小先生不是说要造盐么为什么还要匀出盐巴来

“要做盐种。”

看出了他的疑惑,宁矩子笑着解释道。

“撒入原盐作为晶种,促进卤水不断结晶,可以提高产量。”

噢,这样。

图罕恍然。

但南石毕竟存盐不多,撒一点就少一点,他对做盐种这件事有些犹豫。

“那我们图赫出吧。”

一旁的大胡子族长拍了拍胸脯。

“宁小先生说能多收,我卜力二话没有,绝对相信”

他拍板拉来了两袋盐巴,在宁非的指导下,盐工将这些粗盐全部撒进了结晶池。

又等了两日,结晶池中逐渐出现了盐化。

宁矩子绕着池子走了两圈,重点观察了一下盐池底部的结晶板,然后摸了摸下巴。

“该耙盐了。”

宁非说的耙盐,就是用盐耙将结晶池底部板结的盐层破碎,形成一个个小颗粒。

这是个既需要力气,又需要技术的活计。用力小了盐层不破,用力大会刮到底层的石泥,十分考验对于力道的把控。

封恺试了试,很快就找到了诀窍。

他和赫兰一起耙盐,他那部分做的颗粒细腻却又没沾到杂质,赫兰就比较糙,一出手就把盐池一角耙成了泥汤。

“你恁地不小心这都是盐巴啊”

赫木达气的直跺脚。

他这个儿子把船是个好手,但干别的真心不走脑子,可是给他丢人现眼了

赫兰干笑一声,求救地看向宁非。

“小先生,这咋办啊”

宁非“也没啥别的办法,抅混吧。”

好在当初造结晶池的时候他就留了个心眼,将偌大的池子用石块分割成若干部分,每块都有独立的出水口。他让盐工向池内灌入一些清水,同时用木耙将池内混水推向出水口,很快解决了浑水的问题。

之后的几日都是重体力活,盐池内的盐粒逐渐析出,需要反复耙盐避免盐粒联结在一起。眼看着淡粉色的盐粒细密可爱,盐场里的盐工都卯足了力气,不知疲倦地在结晶池中来回推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