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不知者无畏(1 / 2)

加入书签

明珠这话一出,张英几人都面面相觑,这话谁还敢搭啊。

康熙头疼的看着又准备引经据典开始辩论的两人,明明是很正常的问话,怎么两句话下来就变成了这样。

他叹口气叫了声梁九功,将桌上的两盘果冻指了指,对着索额图和明珠说道“这里点心不错,两位爱卿不妨多用一些。”

梁九功会意的将两个盘子放在索额图和明珠面前,两人瞬间恢复常态,淡定的起身谢恩,假装刚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太子看着眼前这一幕,侧身看了一眼大阿哥,心里淡淡的失落,以前皇阿玛听到这话至少会训斥明珠。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了维护大阿哥的面子,就变成一视同仁。

可他是太子啊,皇阿玛这样不就是默认了输赢还不一定这句话吗,这让在场这些大臣怎么看

曹祤摸了摸鼻子,忽然好像明白了九龙之争,最后会搞成那种场面的另一个因素,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康熙实际上对每个儿子都很宠爱。

可是这就是问题所在,每个人的宠爱差不多的时候,那那些阿哥凭什么心甘情愿的要对太子跪拜,凭那些本来就不多的兄弟情吗

康熙一面想着给太子树立权威,一面还想着兄友弟恭,想的真是太美好,顾忌了这个儿子的面子,那另一个就不委屈了吗。

而且他每个儿子都非常优秀,也正是因为差距只有一点,所以谁都会想着拼一把。

曹祤有些替太子不值,这种环境下后面长歪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康熙哪里是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储君啊,他是培养了一群,要是真能同心协力,恐怕整个后世都会被改写吧。

曹祤将桌子上一碟绿茶酥向着太子推了推,小声道“殿下,尝尝这个吧,味道很好的。”他带着几分关心,说完还笑了一下。

此时的太子不过也才十三四岁,却因为康熙的教育时时刻刻都是用储君的仪态要求自己,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给康熙丢脸。

见曹祤对他亲近,太子眼睛一下就亮了,还是他哥对他好啊,带着点满足他拿起一块放在嘴里。

大阿哥自曹祤进来包厢,就一直盯着地面,好像那里有什么好看的东西,完全没有在意明珠和索额图的话。

直到看到太子和曹祤的互动,他才面无表情的伸手,从太子面前的盘中也拿起一块曹祤说的点心。

吃进去的瞬间,不出意外的感受到了与宫中一样的味道,呵呵,大阿哥在心里冷笑两声。

要是太子是承祜的话,既长又嫡名正言顺,他不相信自己皇阿玛会放弃这个选择,所以曹祤身上一定还有些秘密。

既然不能查,那得想想办法弄清楚,带着一些疑惑,大阿哥再次看向曹祤,所以曹祤知不知道他的身份呢看来得想想办法套套话。

一炷香时间很快,曹祤暂时放下对康熙和太子等人的关注,视线转到一楼大厅站着的五人。不知道比赛的结局会不会像他安排好的那样,都是最后关头了,可千万不要出什么岔子。

棋社中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小,大家都在等着最后的结果,可直到炉中的最后一丝白烟消失,场中五人还是一动不动。

这是什么个情况全部弃权那算谁赢了

沈宥满意点点头,起身走进大厅,官场之中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就不要强出头,这是他想告诉五人的道理。

也是沈宥对徒弟的要求,他想教出的是能名留青史的官员,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状元,光会读书可不行。

李明礼见剩下几人也没有写,长舒了口气,攥紧的拳头也松开了,他真的是生生忍住了自己想随便写一首的冲动。

但这种赢法估计写出来了,那位颍川先生也看不上,拿第一还是坦诚自己不擅长,这个选择他权衡了好久。

沈宥当着众人宣布了这次比赛五人平局的时候,整个棋社就炸了锅,他们花钱来看比赛,最后五人站了一炷香,打了个平局这谁能接受啊。

立马就有人开始质疑说,那既然是平局,那说的收关门弟子怎么算还是说打算一次收五个

沈宥笑笑也没有在意说话人的语气,反而对五人开始提问,这些问题涉及到各个方面,有人文历史也有儒家经典还有策论。

在五人回答的同时,旁边质疑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反而都很用心的听几人的问答,沈宥在他们回答之后还针对他们的答案一一做了评价。

这时候棋社中坐着的人才恍然,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最后一场吧

其中也不乏有些聪明的,马上就想明白了,刚才这五人要是真的随便拼凑一首,拿下了第一名,怕那个第一名,现在已经没有机会答题了吧。

不过可惜了他们压在赌坊的银子,最后居然来了个平局,真的人算不如天算,可真的要是遇到五人之中有写诗的奇才,一炷香写出来了呢

曹祤当时与沈宥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沈宥也曾经问过他要是真的有人写的很好怎么办

曹祤一脸自信的来了一句,这五人都已经调查过,绝对没有那种写诗的天赋,要是真的写出来了也就两个可能,一是深藏不露,二是手眼通天。

他的原话是遇到这两个可能,就不要犹豫了收了再说,绝对不亏。

沈宥哭笑不得,但考虑之后还是答应曹祤用回文诗,来做棋社大赛最后一个题目。

最后一轮的问答着实是精彩,五人的回答各有妙处,围观的人也是看的激动。

沈宥讲解的时候,有些思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可以说算是给他们上了一堂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