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是可爱小学生(1 / 1)

加入书签

“等你回来,学都上不了呢!”李晓急得在电话里吼着。

“那你现在着急也没用啊。”牧野这慢吞吞的性格啊,总是不着急不着急。这边李晓都快被他气死了:“不跟你说了”。

李晓又给老板娘打了个电话,把事情经过说了,麻烦老板娘找找看,有没什么关系或者办法。老板娘答应,找朋友们问问看。

李晓想了片刻,又给学校打了个电话,找到x老师:“您好,老师,我牧浩宇妈妈。我想请问一下,如果我把牧浩宇的户口迁出主城,能在你们学校上学吗?”

电话那边的老师明显愣了一下,片刻后回答她:“迁户口出主城你们不划算啊,人家都是想方设法的把户口迁进来。”

“我是确实没办法了。”李晓顾不得那么多了,“我就想着只要孩子能有书读。我们的情况资料上也有,孩子的亲妈不会照看孩子,我又在渝中上班,孩子在户口所在地上不了学……”

“这样,家长你先别急。你等我一下,我找教委的老师说一下,看能不能特殊处理。”也许是老师被感动了,她安慰了李晓,提出了个办法。

“谢谢,谢谢您!”李晓似乎看到了希望。

过了几分钟,老师的电话就回了过来:“牧浩宇妈妈,我跟教委的老师沟通了,你的孩子可以在我们学校读小学,但是我不能保证你们以后能在渝中读中学。”李晓惊喜异常,连声说着“谢谢”。老师接着说:“你不要这么客气,以后配合好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就好了。那你30日来学校拿一下《入学通知书》。”

李晓这下是彻底放心了。她给老板娘去了个电话,把结果说了,就不用再帮忙托人了。接着又给牧野去了个电话,说了和学校的沟通结果。

又是周六的早上,李晓突然接到章小婧的电话,说来重庆了,约好下午见面。

见面后才知道原来是武卫辞职来重庆了,小婧是来接武卫的。

“这下你们就不用过牛郎织女的生活了,”李晓打趣着小婧,“现在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了。”

“乱说什么啊?”小婧有些不好意思,脸都红了。

“什么?”由于她们讲的重庆话,武卫没听明白。

“她开玩笑的,”章小婧侧过身去,温柔地笑着对武卫说,接着又问李晓:“武卫想买鞋子,去哪里比较好?”

“哪种类型的?”李晓问。

“运动休闲的。”章小婧倒是很了解武1的喜好,都不用问武卫,就说了出来。

“走这边吧。”李晓说着带他们走向左边的街道,“运动类的品牌店都在这边。”因为章小婧跟她说过,武卫对穿的很讲究,穿得都是品牌货,所以她也不多问,直接带他们进了大品牌的专门店。

结果武卫也避开了那些高价的,选了一双300多的试穿。在他试鞋的空隙,李晓拉着小婧说:“武1也没多挑啊,你说得他跟个富家公子似的。那些上千的他也没挑啊。”

“这不是他现在辞职了吗?”小婧拉着李晓退了两步,离武卫远点才说:“他还准备去参加考试,就考试费都要两万多。我们又没积蓄,就这钱都得刷信用卡。”

“什么考试这么贵?”李晓听了直咋舌,偷偷地问小婧。

小婧瞄了一眼武卫那边,许是刚试的鞋子不合意,他在重新挑,没注意她们,就轻轻地说:“就他那网络工程师,具体我也不懂。他说考上了工资翻倍。”

“那好啊,”李晓看小婧神色并不轻松,就鼓励她:“你倒是挑了个能干人。”

“你只看到表面,”小婧又斜了一眼武卫,仍旧轻声说:“这一年他都不会出去工作,说在家里学习,好好备考。他又要吃得好,又要穿得好,你说,就我那点工资怎么花?”

李晓也觉得这样一来小婧负担有点重,她们俩转到女鞋区,一边看鞋一边聊着。李晓又问了一个新问题:“那你们准备住重庆还是永川?”

“永川。”章小婧漫无目的地逛着:“重庆房租太贵了。永川住我姐那儿,节约一笔房租。”

“你姐不打算结婚吗?”李晓问。章小婧有一个姐姐,比她大两岁,是个小学老师。这些年一直没谈恋爱,单身。在永川买了套二手房住着。

“是吧。”章小婧又拉着李晓逛回男鞋区,见武卫还在试鞋,两个人就慢慢地走着聊:“反正她没跟我聊过这些。我和她回家后就各自呆在自己的房间,有事就在qq上说。”

“你们两姐妹也真是的。”李晓说着,刚要说点其他的。就见武卫在收银台那叫小婧,她们便走了过去。原来武卫刷了信用卡,手机上也提醒消费成功,而收银员那又没收到钱,叫武卫再刷一次,武卫跟她们理论不清,小婧也急了:“怎么可能再刷一次,银行都扣款了?”

李晓也在旁边帮腔:“别是你们设备有问题吧?在刷一次,等下你们收到两笔款,你退给我们吗?”

“老师你别吼,”收银小妹保持着她的职业笑容,“我们确实没收到款。”

“这样吧,”李晓出了个方案,“我们也不走,就在这等着,你们什么时候收到款了,我们再拿鞋走。”也不管店家同不同意,她就拉着小婧坐了下来。好在不一会儿,收银小妹就说钱已到账了。于是,在李晓的鼓鼓囊囊中,武卫提着鞋子牵着小婧的手走了出来。李晓跟在他们身后,就是一个超闪亮的大灯泡。

中午吃过饭,他们就回去了。

转眼就到8月31日了。李晓早早地叫醒牧浩宇,给他穿上新衣服,洗涑了吃了早餐去学校报道。在教学楼前就看到一张大大的红纸上写着一年级各班孩子的名字,穆浩宇分在一班。李晓带着孩子来到一班教室,看到讲台前站了两位老师,正巧就是报名那天和孩子沟通那两位老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